首页 >> 年度回眸 >> 2017
字体∶
当梦想照亮中国——写在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之际

年度回眸 (发表日期:2017-07-21 17:57:30 阅读人次:608 回复数:0)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当梦想照亮中国——写在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胡浩、施雨岑、史竞男

  
有这样一段经历,浸透着汗水,在记忆中深深铭刻,直至几十年后回首,仍能清楚记得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

  
有这样一个名词,见证过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梦想。

  
高考!高考!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梦想的时代,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梦想破土而出:1977,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1977年,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考场……

  
正在地质队担任物探操作员的黄大年白天上班,晚上在营营蚊雷中、昏昏油灯下刻苦攻读……最终,成为27万“幸运儿”中的一员,通过高考叩开了大学的校门,后来成为战略科学家,人生命运就此改变。

  
那个冬天,不仅是这些“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1977年8月初,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者纷纷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得到邓小平明确支持。从8月中旬开到9月下旬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激烈的争论后最终达成共识,改变“推荐上大学”的招生方法,恢复高考。

  
当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新生春季入学。

  
无数曾在迷茫与困顿中苦苦求索的青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新华书店的一名老员工忆起,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复习资料刚面世,就引发了全家出动连夜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印刷厂也是日夜赶印,但仍供不应求。“有的人拿着小板凳,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是半夜里来排队的。”

  
据统计,1977年和1978年两届考生共有1160万人。

  
对于当年高考的盛况,77级山东考生刘相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种空前绝后的场景,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夫妻携手同进一个考场,同挤‘独木桥’。我所在的那个小县城当时有90多万人口,参加考试的人非常多,但最终过了成绩、政审、体检关进入校门的还不到50人。”

  
“恢复高考前两年,省内招生计划不足2万人。由于中断了十多年,报考的人很多。这么多人考试,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纸张不够。”1977年担任山东省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的胡家俊回忆,试卷要用60克的书写纸,需要几十吨;装试卷的纸袋,要用100克以上含木浆的牛皮纸,需要十几吨。这些市场上根本买不到,是省里专门特批的纸张。

  
那是积聚了太久的渴望,那是压抑了太久的梦想,那是一个国家重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旗的序曲……

  
1978年,从部队复员仅仅两个月后,刘震云参加了高考,并以河南文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北大中文系。

  
“如果没有77年、78年高考,那我可能会像我表哥一样,在建筑工地搬砖。”刘震云说。

  
同样在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到西安进行全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招生。得知消息,张艺谋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跑到考场。彼时,他正在陕西农村插队,和农民一起下地干了三年,后来被招到咸阳棉纺织厂当搬运工,一干又是七年。后来,张艺谋如愿考上北影,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恢复高考就像“塌方隧道尽头突然射进来的那束光,让人们在快要闷得透不过气来时,看到的那个小孔的光亮”。在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的历史学者雷颐看来,中国人后来笃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印证着恢复高考后,知识被重新赋予了足够的尊严与价值。

  
改革为梦想披荆斩棘:四十年风雨变迁,高考点亮更多希望

  
“恢复高考是在‘两个凡是’还没有打破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意义远远超出教育本身,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

  
如果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奏响了改革开放交响曲的序曲,那么40年来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则是改革浪潮不断向前的有力见证。

  
从1983年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到1985年“双轨制”和“自费生”出现,再到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从早期理科7门、文科6门的考试科目,到1999年开始推行“3+X”的科目设置,再到2017年即将在上海、浙江试行的“3+3”考试科目……高考改革在人民群众的期待中摸索前行,在国家发展的需求中积极求解。

  
从2001年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到2014年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5.6万名学生在居住地参考;从2012年开始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到2015年对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做出明确规定……高考改革不断向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努力。

  
从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重点院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再到2014年底,教育部出台规定,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变得更加灵活多元。

  
2013年12月,决定放弃残疾人单独招考而参加普通人高考的45岁盲人李金生,来到河南省确山县教育局报名高考,却未能成功。对方告诉他,“目前高考还没有盲文考卷”。几番争取和沟通,李金生最终获得参加高考的机会。

  
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2014年3月底,教育部在年度招生工作文件中首次提出要为盲人考生参加考试提供便利。

  
2015年6月7日上午,在志愿者的搀扶下,盲人姑娘王香君走进为她单独设置的“盲人考场001”,触摸到从北京专门为她制作和运来的盲文试卷。曾在黑暗中蛰伏的梦想终于化茧成蝶,王香君以超过安徽省艺术类本科线10分的成绩被天津音乐学院录取。

  
一场可以称为“私人订制”的考试,正是这项世界规模最大的考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生动注解。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

  
“回想40年前,我国还在强调‘两基攻坚’,即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那时,高等教育尚处在精英教育阶段。”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现在,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普及化的阶段迈进。”

  
高考制度的改革,印证着时代的进步;而高考内容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脚步。

  
1978年夏天,已是大一新生的甘福保去高招办买了一份当年的试卷。从那以后,他就像上瘾一般,每年都收藏一份。如今,他已经连续收藏了39份高考试卷。

  
这位家住江西南昌蓼洲街社区的70岁老人,已成为高考风雨变迁40年的见证者。

  
甘福保喜欢研究这些试卷,喜欢琢磨每份试卷烙上的时代印记:从1977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毁树容易种树难”,再到二十一世纪之后的“隐形的翅膀”“袁隆平的获奖感言”,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逐渐取代宏大的政治命题。高考作文对多样化视角与个性化表达的日益重视,彰显了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让这位古稀老人感慨万千。

  
梦想为未来凝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高考制度恢复这40年,是中国教育事业取得显著进展的40年,也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40年:

  
40年来,以高考为入口的高等教育硕果累累。“十二五”期间,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计输送近2000万专业人才,为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职业教育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各类培训达到上亿人次。2016年,全国共有118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72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7.8%,再创历史新高。

  
“高考虽然表面上看仅仅是教育考试,但能否选拔出合适的人才进入大学深造,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刘海峰指出,恢复高考前三年,有90多万人才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批人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成为重要推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中国30多年来经济起飞和高考制度有着重要的关系”。

  
已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的孙丕恕,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前行的目标。

  
“我是恢复高考后第二批大学生,怀着报效国家的理想和抱负,很有干劲。”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孙丕恕来到浪潮集团的前身山东电子设备厂工作。尽管当时“下海潮”盛行,孙丕恕仍专心科研,致力报国。10年后,他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奠定了事业的根基。而现在,浪潮集团为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IT产品和服务,重大项目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一半的国家。

  
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教育和科学事业的春天。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考制度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经历三次高考,俞敏洪实现了自己走出乡村、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通过创业兴办教育,他又让教育的梦想照进更多人的生活。

  
“恢复高考开放了一片天地,不仅让每个人自由挥洒能力,也成就了一个英雄时代……”俞敏洪说。

  
“从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考运与国运紧紧相连,与社会进步紧紧相连。考试制度改革是时代的反映。”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认为,“我们的考试制度改革不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明天。”

  
近年来,在人民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高考改革也在探索新路径、新手段中不断向纵深推进。

  
2017年,是新高考改革落地元年,以上海、浙江为代表推进的改革试点正在探索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考方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为“不拘一格选人才”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认为,除了选拔功能,高考因其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主渠道的特殊地位,对于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教学,客观上还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为此,高考的功能定位、内容改革及命题实施,也应为推动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入实施发挥关键的导向作用。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语文科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设为必考内容,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等科删掉了部分选考内容,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

  
正在北京某中学高中一年级就读的杨芳芳一期不落地看完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的全部内容。原本对古文并不太感兴趣的她之所以捧起诗词,起初便是因为高考加强了对这方面的要求。

  
“确实,高考考纲的修改逼着我多读古文,但真正读下去以后,才发现其中的乐趣。我打算后年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后争取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老师。”杨芳芳说。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着这样一个把国家与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考试制度。

  
40年前,高考曾让亿万个梦想重新放飞。而今,我们从未离梦想如此之近——经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时代格局、新的人才观对考试招生制度和人才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姜钢认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0载光阴荏苒,岁月将一段段轰轰烈烈的往事定格成一幕幕全民的集体记忆,历久弥新。

  
40载岁月如歌,已是“不惑”之年的高考,依然继续着选拔人才、服务国家的神圣使命。

  
今年,近千万考生将走进考场。虽然,一张张考卷早已不是决定个人前途命运的唯一凭证,更不是成长成才的唯一钥匙,但它依然寄托着莘莘学子不负青春的誓言,寄托着国家和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参与采写:魏梦佳、周畅、颜之宏、娄辰、陈毓珊、郑天虹)

  


  
编者按

  
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一根“指挥棒”改变了中国。40年来,高考伴随着民族的记忆,记载了整个社会的变革,数以亿计的青年学生通过高考走进了另一种人生。

  
1977-2017,高考来到四十不惑。在这40年间,改革的步伐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论是技术方面的改进,还是制度方面的革新,高考正展现出新的面貌和未来。

  


  
高考改变命运到房价改变命运: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

  
《李光斗品牌商学院》实战MBA品牌课

  
199元听喜马拉雅FM全年课程

  
(限‍6月5日18:00—6月7日24:00五折优惠)

  
文/李光斗

  
今又高考。转眼恢复高考已经四十年了,对于现在的80后90后来说,无法想象中国当代史上还有不用考试的十年。十年前,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年,无数名流大腕真诚地说出“知识改变命运”的心声。如今,年轻人已经不大相信这一套了。他们遭遇的是“房价改变命运”。

  


  
此前有新闻报道:清华毕业生因买不起学区房被迫离开北京。以至网友议论纷纷:父母倾家荡产买学区房就是为了孩子上清华北大;但即便上了清华北大仍买不起学区房,那买学区房还有啥用?

  
国人历来以实用主义的心态看待一切:为何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读书最大的功用是“学成文武事,货与帝王家”。如今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商业化,大学生早就不是“天之骄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大学生培养已经流水化一条龙作业,供过于求导致卖方市场崩盘。

  
科举曾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开科选士”为皇朝的社会流动打开了一条通道,避免了阶层固化。科举制度是中国各朝各代维护统治稳定的有力工具。民国废了科举,我们也曾废了“高考”达十年之久。但时至今日,我们才发现,四十年来,高考已然成为中国当下社会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遴选制度。读书虽然已无法改变命运,但至少在形式上给青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前展示了最后一次“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机会。

  
当知识改变不了命运,而房价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中国会重陷“读书无用论”么?

  
有个很励志的段子:“一对情侣打车到清华,一路上俩人聊得都是哪个同学几年前就买了房,真是人生赢家。开车的的哥默默听了很久后说:我家在二环内拆迁分了好几套房。但这又有何用?我就是一开出租车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你们清华北大毕业后,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北京买套房,而不是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那这个国家真的就没希望了。”

  
这是多么满满的正能量。但据说这个段子还有另一个版本的结尾:听完出租车司机的教诲,男生若有所思默默无语;临别的时候,女生悄悄对的哥说:大哥,我们加个微信吧……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恢复高考四十周年。

  


  
邓小平:如果来不及就换人做

  
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复出后主管科技、教育工作。8月4日,他亲自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期间,高校代表就文革时期“大学推荐制”造成的恶果进行了陈述。这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响应。会议当场决定,当年恢复高考。但当时教育部的主管官员提出时间太急,恐怕来不及准备。邓小平说道:“如果来不及就换人做”。

  
10月21日,中国各大媒体发布了一条令无数青年振奋的消息——恢复高考。因为之前10年的积压,据说全国1160万人报考,570多万考生走进考场。数量巨大的考生使当时的考试组织、经费等都出现问题。尤其缺乏印考卷的纸张。于是经中央特批,每个考生只收取0.5元的考试费用,其余部分由国家承担;同时调用原本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印刷考卷。

  
因为时间原因,那一年的高考被安排在冬天举行。最终27.3万人被录取。77级学生78年春天入学,78级学生秋天入学。这可能是中国教育史上唯一一次奇观。从组织推荐到考试选拔,电光火石的瞬间,几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张艺谋:知识改变命运

  
1978年,28岁的张艺谋因为超龄(当时高考报名年龄上限是22岁)抱着放手一搏的心态,托各种关系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和一封《求学信》转交到了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黄镇手中。张艺谋是幸运的,领导特批,这个陕西第八棉纺织厂的普通职工因为才华出众,最终被北京电影学院破格录取。这个后来大名鼎鼎的“国师”在回忆那段经历时说:“知识改变命运”。

  
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追溯历史,高考的前身是古代王朝的科举选拔。从隋炀帝的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在中国社会大约存在了1300年。其中前后产生了700多位状元,近11万名进士和数百万位举人。读书人就此和考试结下不解之缘。

  
相比之前的世袭、举荐和九品中正的用人体系,科举以相对客观公正的方式,帮助政府从民间选拔人才。这有效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继而保证了社会的道统和稳定。唐太宗豪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后人评论:“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李光斗品牌商学院》在喜马拉雅开课啦!

  


  
知识改变中国(人民时评)——写在恢复高考40周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7日05 版)

  
在现实与历史交汇中,我们从高考的轴度,读懂一个民族依靠教育开辟未来的信念,见证一个国家深化改革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

  
又是一年高考时。将时针倒拨40年,1977年的中国,中断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570万考生从农村、工厂、部队走进考场,推开希望之门。恢复高考连同一系列改革措施,让中国社会迎来了科学和知识大放光彩的春天。

  
对于恢复高考深远意义的探究,40年来始终未曾停止。人们纪念这一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中国回归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轨而庆幸,为人才向上流动的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为重新确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而长舒一口气。更重要的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在经历曲折之后,再次按下了快进键。

  
改革是一场接续不断的深刻革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如今迎来落地的关键时刻。着眼科学选才、培养人才,守护教育公平的底线;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素质教育润泽学生全面成长;聚焦考生和家长的感受,提升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在现实与历史交汇中,我们从高考的轴度,读懂一个民族依靠教育开辟未来的信念,见证一个国家深化改革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

  
在过去40年里,我国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我们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提高到11.9年,人均GDP则从186美元增长到8866美元。如果把镜头拉得更近些,我们还会发现,40年前有考生在试卷中把四大发明答成“长矛、大刀、火箭、原子弹”;而到今天,当北京大学的保安们都旁听课程、考上大学,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目共睹。高考的完善、教育的改革,同经济社会进步之间的紧密关联,恐怕任何人都难以否定。

  
我们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更多的不是为了回忆昨天,而是为了面向明天。40年前,邓小平同志果断拍板,就在当年而不是等到下一年再恢复高考,因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如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审议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决策的起点和重点虽然不同,但认识与思路一脉相承。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此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40年来,高考制度从恢复、巩固到完善、变革,几乎从未停止调整的脚步。从报考资格的调整到报考年龄的放宽,从自主招生开始试点到异地高考渐次推开,正是得益于改革,高考作为较为公平的量能取才渠道,托举起无数渴望改变的梦想。深化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改革……今天中国所经历的,是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涉及链条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考试制度改革。踢好改革的“临门一脚”,我们才能呵护好万千家庭的切身利益,稳立起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人才倚柱。

  
应该承认,在某种程度上,高考被寄予了过高过重的期待。我们很难说,高考的一次改革,就能够彻底革除所谓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毕竟它本身也是一场考试。我们也很难说,高考方式进行了某种变革,教育观念就会马上变得更加现代,教育质量就会随之立竿见影地提高,人力资源就会迅速得到合理配置。前者与后者,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人才甄别、选拔和培养的问题上,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它注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正处身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交织之中。高考的完善、教育的改革,其分量不言而喻。将分量重的东西托举起来是不容易的,而一旦真的托举起来,这个社会就可能向前迈出大大的一步。

  
今天起,940万学子在考场上挥洒才智,绘就自己的梦想答卷。不论是个人的奋斗,还是社会的进步,一次考试不是全部。“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只要肯学习、能吃苦,各行各业都能成才,人生出彩之路总会越走越宽。

  


  
新华社评论员:书写更加精彩的梦想答卷——纪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书写更加精彩的梦想答卷——纪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新华社评论员

  
芒种时节,我们迎来了2017年高考。对全国近千万考生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重要节点。如果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历史,今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回首来时路,一部高考编年史,刻印下一代代人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曲折历程,带给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与启示。

  
梦想一旦燃烧起来,将会怎样震撼世界?40年前,历史的一幕已经给出了答案。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亲自过问和大力支持下,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关闭已久的高考之门再次打开,举国上下为之欢腾,一个新时代随之开启。对当时数以百万计的青年来说,这是一个“冬天里的春天”。当他们从农村、从工厂、从牧区、从学校、从营房,从一切梦想之火被点燃的地方涌向考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已经来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新成为社会共识,通过努力奋斗、公平竞争改变个体命运成为新的希望。40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事实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考试时间从7月改为6月,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考试科目从“文6理7”到“3+2”“3+X”“3+3”……40年来,高考制度尽管有待不断完善,但始终与时代发展息息相通,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正在深刻转型,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在迈向世界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时代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让现代版“抡才大典”更加成熟完善,事关莘莘学子、千家万户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

  
“惟公则生明”,让高考制度更加公平合理,是人们的共同期盼,也是制度的公信力所在。40年前,一张考卷打破了阶级出身等限制,提供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竞争舞台,追求公平成为高考与生俱来的基因。从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到实施“异地高考”,再到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多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凸显促进公平的价值取向。在利益日益多元、教育发展尚不均衡的今天,更好发挥高考作为教育公平“压舱石”的作用,更加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革除积弊、消除壁垒,通过统筹协调兼顾各方利益,从而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大地,点亮更多人的梦想。

  
“不拘一格降人才”,让高考制度更加科学有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制度的生命力所在。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决定学子们的努力方向,关乎识才选才育才的根本大计。从较为单一的知识考察到逐渐增加的能力测试,从“一考定终身”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以更具科学性的考试内容和招录方式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为高校输送更多“好苗子”,始终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面向未来,只有立足实际、遵循规律、敢闯敢试,才能更好发挥高考作为人才选拔“风向标”的作用,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优秀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光阴荏苒,四十不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过去、凝望现在、展望未来,当年千军万马相争的“独木桥”正变成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配置,让我们能以平常心来看待高考、理解高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高考如何变革,中国人对知识的尊崇、对梦想的追求从未改变。在这张永无止境的答卷上,每一代人都面临着各自的考题,都应当也必将作出精彩的解答。

  


  


  
英国BBC:中国高考40周年 发生了哪些改变?

  


  
【大纪元2017年06月08日讯】共有940万名考生参加的中国2017年高考在6月7日、8日举行。这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40周年,BBC中文网回顾40年来高考变化。

  
中国高考人数在2008年达到史上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遽下降,至2014年开始,人数增减平稳。

  
周三上午登场的是语文科目考试,一如往年,各省的作文题目引发讨论。今年北京卷的题目为“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全国卷一的题目为“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四川等西南省份的题目为“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命题中提及“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而1977年高考的北京卷,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内蒙古是“在红旗下”或“谈实事求是”,湖南省的题目是“心中有话对党说”。

  
40年前的高考是什么样子?

  
40年前,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决定恢复因文化大革命中断11年的高考。10月恢复高考正式宣布,12月,570多万名从农村、工厂、部队走出来的考生参加考试。获得录取的27万多人在第二年春天进了大学。

  
为了让1966年、1967年毕业,因为文革中断升学机会的“老学生”有入学资格,1977年、1978年的招生放宽标准,将招生年龄放宽到30岁,不限已婚未婚,并取消文革时期以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审查。

  
1977、1978年参加高考上大学的名人有中国总理李克强、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人。

  
1977年高考录取率为5%,录取率逐年上升,根据《2017高招调查报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跨过40%。

  
王娜娜再次应考

  
14年前被冒名顶替大学录取名额的河南省民王娜娜,今年再次挑战高考。34岁育有两子的王娜娜表示,她参加高考是为了“弥补遗憾”。

  
2003年,王娜娜考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她的位置被一名叫张莹莹的女子冒名顶替,张莹莹伪造王娜娜的身份入学,之后将本名也改成王娜娜。改名后的张莹莹毕业后考取中学教师,真正的王娜娜当年以为自己落榜,就离家往南方的工厂打工。

  
广场舞大妈为高考暂停?

  
湖南宁远县城区范围内近5000名“广场舞大妈”配合高考“静音护考”行动,在高考期间主动停跳广场舞10天。

  
高考的重要性更在社会各方面显现,各地工地、装修暂停以减低噪音,让考生有好的学习、考试环境,公安部门做好试卷运送与校门保安,交警部门负责交通疏导等等。

  
“高考商机”也受到关注,有业者声称能透过做法事、看风水来帮助考生取得更好成绩。网路商店中找到许多高考相关的商品──文具、保健品,以及声称“无磁,无金属,方便过安检且穿着舒适,有助于考生减压”的“高考内衣”。

  
高科技防作弊

  
高考对考生及考生全家人都有深远的影响力,因此防作弊也成为高考重点。随着科技进步,防作弊装置也不断升级。

  
金属探测器、人脸识别加指纹验证系统、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来做身份辨识、无人机、无线隐形耳机探测仪、手机信号屏蔽器、无线电信号侦测车都纷纷出动。

  


  
恢复高考,个体迎来全面发展的40年

  
又是一年高考时。

  
2017年,是一个特殊的节点——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

  
对于众多中国人而言,高考是一种关乎个体命运走向的制度安排,承载着他们人生中最为厚重的经历之一。犹如一首经典老歌,“高考”的声音每每响起,那些沉睡着的、颜色各异的大众记忆,往往也随之被唤醒。

  
不同于今日之高考生,忆往昔,40年前的那批“老考生”们,即便同样情绪万种,但心里恐怕会多出一份庆幸——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拍板下,因“文革”而关闭了十年的高考闸门得以再度开启。从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到已婚已育的中年,从田间地头到街边巷尾,人们满怀希望,奔走相告,以前所有未有的饥渴与热情,投入到了学习备考之中。那年冬天,一支570万人组成的高考大军,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幅宏伟图景。

  
光阴荏苒,故人何在?1977年的考生们,如今都散落何方?有迹可循的是,当年脱颖而出的27万多考生中,不少人后来都走上了各领域里的重要岗位。当然,现实也有残酷的一面。高考向来被看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1977年高考的录取率更是不足5%。失利,是当时绝大多数考生必须面对的挫折。至于他们后来的人生走向与境遇,恐怕只能等待有心人去辛勤“打捞”一番了。

  
无论如何,无需唏嘘。毕竟,有竞争的地方,就有欢喜与落寞。而且,相较于“比赛结果”,“参赛资格”与“比赛规则”是否公正往往更加重要。在一个公正的“社会考场”里,条条大路通罗马,东边不亮西边亮。不因一时成败而一蹶不振,希望的火焰就永远不会熄灭。

  
如果将个体的上升流动视作一场全民性的“比赛”,那么,1977年恢复高考标志性、导向性的意义就在于,启动了对“参赛资格”与“比赛规则”的公正性重建:它打破了“成分”对个人的桎梏,让曾经低人一等的“黑五类”,从此也能坐在包括高考考场在内的众多“人生考场”之中;它遏制了靠“关系”和“后门”完成人生转变的歪风,以分数为客观标准,一视同仁地给予了所有参考者考取大学的机会,让公众呼吸到了“凭借个人努力也能改变命运”的“新空气”。

  
一个向着公正不断靠拢的国家,必然不会缺乏充满活力的个体。而这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个体,反过来又构成了国家繁荣的有力支撑。

  
以恢复高考为前奏、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社会公正的恢弘篇章。作为“总设计师”,邓小平极其重视社会公正问题,他曾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在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改革新阶段的出发点。与此对应而有目共睹的是,这一路,这40年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深层次的原因正在于对个体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宽。翻看改革进程中的标志性片段与场景:恢复高考,让人们拥有了改变命运的选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将土地的经营权还给了农民;党的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为民营经济松了绑……可以说,拓宽个体发展空间,实际上写满了整部改革史。

  
以2014年为元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其实也在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行。“简政放权”对权力之手进行了限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眼下火热的“一带一路”,不也是以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为主要目标么?

  
恢复高考40年,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40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拂去岁月的尘土,还原以恢复高考为前奏的这场伟大改革的宏貌与核心,重申它的价值与意义,有利于我们明确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方向,坚定我们砥砺前行的脚步。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7
    2017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2017在日华人十大新闻 
    当梦想照亮中国——写在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之际  
    “一带一路”为日本华媒带来新机遇 
    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施政方案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