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年度回眸 >> 2008
字体∶
全球华报高层共商报业发展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8-12-08 22:20:36 阅读人次:1526 回复数:0)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成立40周年

  
全球华报高层共商报业发展

  
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成立40周年之际,来自中国两岸三地、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欧洲等地区的百余名重要华文报业和媒体负责人,于11月18日汇聚台北,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协会第41届年会。本次年会,由台北报业公会承办,由台湾联合报系属下金传媒集团负责行政运营。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上一次在台湾召开年会是在1995年,迄今已有13年之久。《中文导报》作为日本中文报业代表,参加了这次全球中文报业的年度盛事,与各地华报的先进和同仁展开了有益的交流,也传递出日本中文报业的信息。

  
本届年会的主题设立为“新形势下华文报业的发展”及“世界性通货膨胀下报纸经营之应对策略”等。台湾总统马英九出席了18日上午举行的年会开幕式,并致辞。台湾行政院长刘兆玄在当晚宴请了与会各地嘉宾。马英九在开幕致辞中说,今年是台湾开放报禁20年。自1995年以来,台湾经历了四次总统选举,三次政权轮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早年在美国留学时也经常看中文报纸,感觉到“中文报就是中文报,味道就是不一样”。今天,台湾正在华人世界中进行着史无前例的自由民主的大实验,报纸在引导舆论、设立议题方面的能力,仍然远胜其他器媒体。马英九指出,报纸不仅启迪民智,为民喉舌,更可让执政者警惕,帮助执政者改进,这些都是报业不可逃避的责任。当前,报业因电子媒体崛起而面临强大挑战,有些报纸会慢慢进入历史,但报纸在引导舆论、设定议题方面,仍是其他媒体远远不及的。他同时也重申了捍卫新闻自由的立场。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会长,丹斯里拿督张晓卿发言表示:全球中文报业的发展,首先需融化当前的地理疆界,打破地域的限制,不要被传统的地理分布习惯所局限。形成心理上画地为牢的心态,而要迎向互联网上没有边界的世界。中文报业的新使命,是让互联网成为凝聚全球华人智慧的最新载体,在报业经营的最新模式中,体现整个行业的最新价值。

  
本届年会,邀请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泓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教授讲解了新形势下的大陆与香港报业的发展,邀请了台湾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教授苏蘅、台湾爱克发总经理林殿振等主讲了世界性通货膨胀下的报纸经营策略。作为年会的重要主题,也请出联合报系总管理处总经理王文杉讲解了“数位汇流如何改变新闻传播业”。与会者反映,年会演讲内容紧扣世界最新潮流,产学互通有无,打造了一个传媒的资讯交流平台,让世界各地中文报业负责人及代表了解到全球媒体状况及华报的未来发展趋势,足资经营参考。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成立于1968年11月18日,由当时台湾联合报系董事长王惕吾、香港星岛日报董事长胡仙,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美洲等世界各地中文报业代表于香港发起组织。该协会旨在促进中文报业交流、提升新闻品质与新闻自由、维护中文传统及肩负社会责任,近年来更吸收了大陆有实力的报业集团加入协会,状大了声势与力量。《中文导报》是协会中的日本华报代表,展示着日本中文报刊的发展水平。

  
附录:

  
超越纸张 报纸载体多元化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会长丹斯里拿督张晓卿讲词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41届年会,再一次圆满如期的举行。我要至诚感谢海内外媒体代表的出席和台湾记者协会为了筹备这次年会所付出的一切辛劳和努力。

  
全球中文报业正面对一个历史转弯的时刻。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传统报业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年轻一代,不再买报纸:他们习惯在网上获得新闻信息,也习惯在网上彼此的讨论;视频和互动式的交流,成为一种生活的时尚。立体的信息网,逐渐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生活方式,也在呼唤新的报业概念与实践。报业不再是等于报纸。报业应该拥有更大的范畴,可以涵盖网里网外的一切。它应该是一个信息内容的供给者,一个提供核心内容的“中央厨房”,让不同的载体,都能够尝到不同的新闻美味。

  
这些新闻的美味,包括了适时的报道、博客(部落格)深入的评论和反思,以及历史悠久的报馆所拥有的庞大的档案和资料库。

  
关键就是载体的多元化。传统的纸媒,或者说“平面媒体”,仅仅是一个开始,又或者是一个面向。在新的媒体生态中,报业要有超越纸张的能力,进入一个新世界的实践。这包括新闻的视频,论坛的密切讨论,现场的互动,以及强大的搜索引擎。

  
这也开启了一个不确定的新世界,报纸可以抓住年轻读者的心,但是否也可以抓住他们的荷包?而利润的来源,是否就是靠网上的收入?从西方的经验,可以看到这是一种新的趋势。美国《华尔街日报》的网上收入,已经超过了网外的收入。从《纽约时报》到《华盛顿邮报》,也在不断拓展这方面的业务。

  
网上的收入有不同的来源和模式。《华尔街日报》还是有网上的收费订户,但很可能也会步上《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后尘,全面免费,大面积地扩大网上读者群,挟超高的点击率,拓展网上的广告。

  
网上收入的另一个来源,是拓展搜索引擎,让那些要追溯历史的用户,都要付费。这也是《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刊物的盈利方式。

  
但是,英文世界的网上经营模式,是否可以“横的移植”到全球华人社会?

  
这就牵涉到市场规模的问题。《纽约时报》的网上读者,早已不再局限于纽约的读者,甚至不再局限于美国的读者,而是扩及全球的英文读者。只要能上网,就可以每天阅读它的明星记者和专栏作家,甚至和他们互动,看与他们有关的视频。进入了网上的世界后,《纽约时报》成为了一份更具全球性的报章,拥有更多的读者,也可以售卖更多的广告,发挥更多的国际影响力,让报纸成为一种多媒体的行业,涵盖视频和博客(部落格),也涵盖一个全新的市场。

  
但是,中文报章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相对地缓慢。长期以来,由于政治的割裂,中文媒体的网上世界,也是割裂的,各说各话,而有形的政治防火墙和无形的心理围墙,都使中文报业的发行,具有局限性,形成某种市场板块,各自不相往来,不能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

  
所以,全球中文报业的发展,首先要融化当前的地理疆界,打破地域的限制,不要被传统的地理分布习惯所局限,形成心理上画地为牢的心态,而要迎向互联网上没有边界的世界。

  
没有边界的世界,也是全球华人社会的最新发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是平的”,从贸易到资讯,都要打破过去壁垒分明的格局。事实上,最近台海两岸签订的协议,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开始,加强双方的金融和人员的交流,而从台北到上海,截弯取直,今天只要八十分钟,加强了两岸人民的关系,也因此呼唤一个不一样的信息结构。

  
因为两岸民间的深层交流,就必须避免两岸人民信息结构的不对称,让老百姓可以发现一些他们过去所不熟悉的新闻,对于对岸社会的发展有一种“同理心”。让大陆的读者,也可以知道台湾民众对电影《海角七号》,为什么这样狂热;让台湾的读者,也可以知道大陆老百姓对川震和奥运的真挚感受。从两岸扩大到全球华人社会,其实,也开启了全球中文报章的新视角,以一个超越地方的视角去报道每一个华人社会的特色。

  
这也带来中文报业的新使命,让互联网成为凝聚全球华人智慧的最新载体,在报业经营的最新模式中,体现整个行业的最新价值。

  
这个价值就是一种文化创意的自我期许。报业不仅是一种商品的生产链;它每天的生产意义,不但改变了人心,也改变了未来的历史。一个全球华人没有边界的新闻生态,也可以开创一个更有可能的空间,等待更有意义的未来。奥巴马在美国总统的选举中,强调了“改变”和“希望”,而今日的报业,也面对着改变和希望的时刻。

  
但是,一切的改变和希望,都要从“心”开始。报业超越纸张的发展,需要跨出心理上的一大步。对一些报业经营者来说,新闻的“网化”,是一种威胁,这代表了一种传统秩序的崩坏,让报业走向一个它所不熟悉的水域,暗流汹涌,忧心很可能就遭灭顶之灾。但是,这是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危机也是转机,报业必须勇敢地投身互联网的海洋中,发现它的最新浪潮,摸索它的最新风向,让报业的船只,可以乘风破浪,这需要全球华人社会的全新共识,了解网上媒体的最新生态,调整报业的发展策略,摸索新的操作模式。在网上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借力打力,航向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如何面对严峻的挑战,合作共谱共创媒体的变革和创新,应是我们每一位媒体人共同的使命。

  
中文导报736期 2008。11。27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8
    森鷗外もりおうがい生涯 
    全球华报高层共商报业发展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