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集林 >> 2009
字体∶
陈 孜:活跃在灾区心理救援第一线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9-06-01 19:27:26 阅读人次:1358 回复数:0)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有来自国家的救助、各地的捐献、多方的关爱,但是灾区人民如何度过震后最艰难的岁月,非亲临其境者无以体会。尤其是巨大灾难发生以来,众多地震亲历者,尤其是孩子们的心灵如何得到调整和安慰,成为灾后救援的一个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从日本留学归国的临床心理研究人员陈孜发挥了独特作用。

  
陈孜1997年11月来到日本熊本留学,2007年毕业于熊本大学“脑病态学”博士课程。同年回国后,她在成都医学院从事精神和心理医学的临床诊治以及教学工作,后进入四川省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工作。在地震一周年后的今天,陈孜接受《中文导报》专访时,对当时震区的状况依然记忆犹新。

  
陈孜介绍说,她本人尽管在日本学习了“临床行动科学”,但只针对普通的人格障碍。地震发生后,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灾难,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对于可能大量发生的“创伤后应急障碍”(PTSP),全中国都缺乏精神医学和心理援助方面的准备,更没有日本那样完整的防灾对策。但是,即使一切从零开始,她和同伴们还是立刻投入了救援工作。

  
陈孜说,幸亏自己留学日本,懂日语,灾后马上上网查找日本方面的对应手册,从日本红十字会和相关医疗网站上获得了信息。自己是一边学,一边干,同时也把日本的心理救援方法教给大家。地震发生一周后,日本临床心理学会就派人员进入灾区,他们很确切地教给中方人员心理救援的具体方法、实用技术和注意事项,这对灾区现地的心理救治特别有用。

  
震后一年来,受灾人群的心理救援一直是个大问题。由于失去亲人的痛苦、超强的工作压力,还有各种环境因素,最近灾区出现了几起干部自杀事件,令人悲痛,不过,几天前刚才灾区回到成都的陈孜告诉《中文导报》记者,她感受到灾区人民的群体心理状况,特别是孩子们的心理反应,要比想象的乐观许多。

  
陈孜接触到许多青少年和孩子们,心理恢复得比较快。有一位14岁的孩子来自阿坝州,母亲是马尔康县副县长,父亲是教师,在地震抢险救援中都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成了孤儿。在灾后翻越大山的逃难路上,他还看到不断滚落的山石砸死同伴,还有缺乏药物救治而使受伤者死去的悲残景象。象他这样幼小的年纪,看到血淋淋的负面场景太多,用专业术语来描述就是“暴露强度”太强了,特别需要进行心理救援。但一年以来,这个孩子表现得很坚强,没有特别不良的心理反应。陈孜说,这应归功于老师的照顾、社会的关爱做得比较好。

  
但是,学校的老师,地方的工作人员等,本人也是受灾群众。他们除承受自己的家庭损失、丧亲之痛以外,还必须照顾孩子,救助灾民,工作压力特别大,几乎超出了本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对于外来救援人员来说,由于灾区人手不够,一个人都需承担许多工作,根本顾不上在日本比较受关注的“救援人员二次受伤”问题。陈孜说,不少工作人员在救援过程中不断累加负面情绪,却找不到释放和排遣的渠道。日本的惯例是,救援人员必须两个人一组一起行动,但中国尚无成熟的救援体制,人手不足,一人顶俩。地震一周年前后,陈孜又去了北川、绵阳、都江堰等地,见到仍然住在临时过渡房里的群众,还有那些孩子,心理很沉重。她看到所有的人都分身乏术,疲于奔命,自己的感觉也是身心俱疲。

  
据了解,在成都,从日本留学回国,从事心理学工作的有三位。除了陈孜毕业于熊本大学,搞临床心理治疗和研究以外,还有一位毕业于千叶大学,在华西病院从事护理心理工作,另一位毕业于神户大学,在四川师范大学从事教育心理的研究与教学。这三位来自日本的海归人士,在参加震后恢复的专家组工作会议时会经常碰头,交流信息。

  
陈孜留日期间,曾是东华教育财团的受奖者,可谓是日本华侨社会培养起来的优秀留学生。2008年,她曾作为日中青少年交流团四川灾区青年分团团长,带领灾区的孩子们来日访问,进行心理疗养。她现在正在研究这种异国疗养方式是否适合于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并从积极与消级两方面来探讨其心理影响力。

  
中文导报758期 2009。5。14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9
    谢华显:在日推广高级粤菜30年  
    吉田忠则:从看不见的邻人身上吸收活力  
    黄教聪:执着高格调友好文化交流  
    耿 忠:中国电影优秀推广人 
    森田实:建立和平、自立、和谐的日本 
    关志雄:China as Number One  
    冯学敏:江田议长、崔天凯大使出席作品展  
    森田实:建立在缩小志向上的民主党政权 
    桂由美:婚纱大师桂由美的中国情  
    朱 刚:气功瞑想的真缔  
    任书剑:《我的抒情时代》入围PFF大奖  
    陈玳珩:出任新侨会第四任会长  
    马 骁:水墨画创作直奔意境  
    李钢哲:民族政策的全球化新思考  
    黄俊利:三维气象云图背后的中国人  
    刘妈妈:百岁人瑞喜获中国新护照  
    彭秀敏:把二胡拉到音乐的故乡  
    陈 敏:展开二胡人生第二春  
    廖雅彦:东京华侨总会第七代会长 
    马景泉:推心置腹地做人治印  
    陈 孜:活跃在灾区心理救援第一线 
    张 栩:80后新生代创五冠王伟业 
    张春华:活跃在M&A世界的华人  
    苏 珊:激情演绎日本女性形象  
    尚长荣濮存昕畅谈艺术人生 
    周剑生:与世界遗产相伴一生  
    严 浩:十年证明总商会存在理由  
    罗伯健:大三国志展成功的意义 
    顾定珍:永远的修行者 
    吴一骐:现代水墨画2009  
    姚鸣京:梦里津渡 心象山水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