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集林 >> 2009
字体∶
张春华:活跃在M&A世界的华人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9-04-27 13:54:40 阅读人次:1870 回复数:0)

  

  
活跃在M&A世界的华人张春华

  
过去几年里,在日华人张春华与拥有100亿日元资金的日本中小企业私募基金——株式会社JBF Partner's合作,对拥有65年生产史、却陷入民事再生困境的日本包装机械生产厂商“田边机械”,实施了收购和再生。整个收购过程从2004年着手,到2007年1月完成入股,历时两年多。目前 ,张春华担任株式会社田边国际的代表取缔役社长,企业已经重上发展轨道。但是,他在2007年刚到工厂时,却是从一个人默默地打扫工厂卫生开始的。

  
“田边国际”是张春华在过去十年里直接参与并购(M&A)的第三家日本制造业中坚企业。此前两家企业,分别是张春华作为上海电气集团(SEC)在日机构人员在2002年完成收购的“秋山机械”,和2004年10月实现入股的“池贝铁工”。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资金开始向海外涌动的21世纪初,张春华凭借着其在日本的经营实践,以及沉稳扎实的管理风格,参与了中资企业在日本展开M&A的精典案例。“秋山机械”是拥有70年历史的印刷机械生产商,“池贝铁工”更是拥有120年历史的日本机床生产的鼻祖。张春华耗十年之功,牢牢盯住日本传统机械制造行业,成为活跃在M&A世界中的在日华人。

  
出身上海的张春华1989年来日留学,毕业于法政大学社会学部应用经济专业。1998年,张春华参与筹备上海电气集团(SEC)日本分公司,并于1999年成立株式会社SEC JAPAN。十年来,张春华一直担任SEC JAPAN的CEO,在企业并购和再生的舞台上辛勤耕耘,创出了一条日益宽广的道路。

  
日前在JBF东京事务所,张春华接受《中文导报》专访,讲述了投身M&A世界的甘苦体验。张春华说,M&A是非常专业的工作,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是不够的,所以要与日本的专业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成功。企业并购,资金很重要,但有了钱以后,怎样去运营更重要;企业并购,瞬间的成功很灿烂,令人炫目,但完成并购之后,如何管理企业 、实现企业再生更重要。中国人在日本经营企业,应当重视日本文化,适应日本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汽车、TCL收购法国汤姆逊电器,成功入股后却遭遇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上的挫折,这说明每天的生产和经营中都会有文化冲突,必须先理解,后适应。

  
张春华指出,有些投资基金把企业当作可以买卖的物品,但他和他的合作伙伴却相信人不是机器,钱不能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把人与人连结在一起的,是价值观———他们坚持并购那些包括产业机械在内的历史悠久,有技术、有品牌的传统中小企业,坚持价值投资,走实体经济之路,因为这是日本的产业优势和强项。

  
2001年,上海电气这样的国资企业集团想走出去,而日本正处于企业倒产高潮中。恰遇陷入企业民事再生手续的“秋山机械”,在2002年上海电气投入再生资金,从“秋山机械”转让所有的经营资源,由此“秋山机械”成为了中国企业在日并购第一案,蜚声中日两国。“秋山机械”并购再生案,早于“三九胃泰”入股日本东亚制药、无锡尚德收购日本最大光伏企业MSK公司,成为M&A的精典案例 。2002年,张春华又参与入股日本工作母机生产老铺“池贝铁工”,至2004年10月完成收购,在日本的制造行业再下一城。至今,张春华兼任“秋山国际”的社长助理,也是“池贝工业”的代表取缔役财务总监 (CFO)。“池贝”正在准备重新复牌上市。

  
张春华说,投身M&A世界的人,首先要有自己清晰的理念及价值观。他认准日本的强项是制造业,日本民族最适合做产品,日本中小企业缺少的不是技术与经验,而是适应市场的管理方法和商业模式,这正是华人可以补强和发挥之处。做M&A,一定要做自己懂行的企业,象液晶、太阳能等关联生产企业都是好东西,但自己不懂行,绝对不会涉足。

  
在M&A的过程中,张春华把看自己定位成“执行者”的角色。他说:无论是中国系资金,还是日本的各种私募基金,能够找到到我,是出于人际信赖关系,他们看重我以前的业绩,相信我把事情办成,把企业做好的热诚。所以对员工和股东及各利益相关方一定要认真负责,把企业做好做强,来回报他们。

  
张春华接手企业后,首先想的是自己对企业能够做什么。他到“田边机械”的第一天,什么都不了解,什么都不懂,怎么办?首先要做的是奉献。于是,他单人只手,在企业员工冷漠的眼光下,开始默默地清扫厂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张春华表示,明确的商业计划固然重要,但企业再生的第一步,首先是同各利益相关方建立信赖关系特别是员工,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不能认为被收购的企业是自己的东西,切忌以占领者的心态,为所欲为;只有做好了第一阶段的工作,才能实施企业再生的第二步,按最初制定的商业计划,对企业进行改造。从事企业再生,一定要有耐心、花时间,通过精心打磨,使那些被历史掩盖、被市场淹没的企业重新焕发出价值光彩。

  
为此,张春华在上述案例的基础上,下一步的计划是从用户及市场的立场出发,锁定同一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实施并购、谋求企业的发展。张春华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团队精神,以母亲的教诲“感激”为座右铭,强调勤奋努力,知识与智慧并重。张春华在日本从事M&A十年,还自认为尚未成熟,刚到入门阶段。他把打造产业链的“产业再编”计划看成是对自己真正的挑战,下一个并购的对象已经进入了视野。

  
中文导报757期 2009。5。1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9
    谢华显:在日推广高级粤菜30年  
    吉田忠则:从看不见的邻人身上吸收活力  
    黄教聪:执着高格调友好文化交流  
    耿 忠:中国电影优秀推广人 
    森田实:建立和平、自立、和谐的日本 
    关志雄:China as Number One  
    冯学敏:江田议长、崔天凯大使出席作品展  
    森田实:建立在缩小志向上的民主党政权 
    桂由美:婚纱大师桂由美的中国情  
    朱 刚:气功瞑想的真缔  
    任书剑:《我的抒情时代》入围PFF大奖  
    陈玳珩:出任新侨会第四任会长  
    马 骁:水墨画创作直奔意境  
    李钢哲:民族政策的全球化新思考  
    黄俊利:三维气象云图背后的中国人  
    刘妈妈:百岁人瑞喜获中国新护照  
    彭秀敏:把二胡拉到音乐的故乡  
    陈 敏:展开二胡人生第二春  
    廖雅彦:东京华侨总会第七代会长 
    马景泉:推心置腹地做人治印  
    陈 孜:活跃在灾区心理救援第一线 
    张 栩:80后新生代创五冠王伟业 
    张春华:活跃在M&A世界的华人  
    苏 珊:激情演绎日本女性形象  
    尚长荣濮存昕畅谈艺术人生 
    周剑生:与世界遗产相伴一生  
    严 浩:十年证明总商会存在理由  
    罗伯健:大三国志展成功的意义 
    顾定珍:永远的修行者 
    吴一骐:现代水墨画2009  
    姚鸣京:梦里津渡 心象山水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