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集林 >> 2008
字体∶
吴宪生:立意第一造型第二笔墨第三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8-07-14 21:33:30 阅读人次:1645 回复数:0)

  立意第一造型第二笔墨第三

  
——吴宪生在日谈水墨人物画创作规律

  
中国美术学院(前浙江美院)国画系教授、被誉为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人物的吴宪生先生,最近来日访问讲学,同时考察了中日绘画的异同。吴宪生旅日期间,拔冗接受了《中文导报》记者专访,介绍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教学体系和创作方法等,非常富有启发性。

  
吴宪生1975年进入浙江美院学习,迄今33年一直置身学院环境,是名副其实的学院派。1978年,吴宪生受方增先先生指名留校任教,跟随方先生指导的研究生班进修两年,并一直担任方先生的助教直到1984年。这期间,吴宪生完整地了解并接受了方增先的人物画创作和教学思路,在人物画基础造型研究方面用功不菲。吴宪生按照方增先开创的教学体系,长期担任国画学科基础教学,于1989年写作出版了《素描教学新论》一书,获教育部颁发“霍英东青年教师二等奖”。至今,该书仍然成为美术专业考研的必备教材。在前辈开创的基础上,吴宪生提出了建立中国式人物画造型基础教学体系的理念,强调理解人物结构比注重光影变化更重要。

  
1992-1993年,吴宪生赴欧洲游学,萌发了创作的想法,欲把基础性东西转化为专业性东西。1996-1999年,吴宪生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付出了大量心力。2000年以后,吴宪生重归国画系,专心从事创作,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思路和理念体现在水墨人物画中,终于成为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人物。

  
吴宪生多年研究人物画、创作人物画,对水墨人物画认识深刻。他指出,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在历史上持续创造高峰,而人物画自唐宋以降不断走下坡路。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来是坏事,但又给后代人物画家的创造和发挥留出了空间。近百年来,中国的人物画有了快速、大步发展,其参与画家之多、创作作品之多,均创历史之最。人物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辉煌得多。

  
中国人物画,一要继承传统,二要表现当代,这是当代人物画家的责任。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遵循中西结合之路,既吸收西方科学的理性化内容,又用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去表现,这成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基本面貌。其中,有些人偏欧洲,有些人偏前苏联,有些人偏日本,但都是在碰撞中找火花、谋创新。

  
吴宪生长年教授基础素描课,他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在创作中得到了发挥。吴宪生强调,素描在近代人物画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以前,中国人物画对人体本身研究不够,画家的造型能力弱,不能把握人物造型,光靠笔墨的生动和诙谐是不够的。学院式教学和训练,有利于弥补这个不足。为此,写实人物画既需要强化造型技艺,在创作中不断提高造型能力,又需要对水墨画的艺术语言有深刻了解——这两方面都需花费相当的时间和功夫,过关不易。过不了关的人,可能会选择重归传统,或走变形夸张之路。

  
吴宪生对水墨人物画的评价标准是,立意第一、造型第二、笔墨第三。立意浅,不能动人;造型差,不能服人;笔墨弱,不能悦人。中国当代人物画,往往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找到好的突破点。目前,“造型+笔墨”在人物画中已成为共识,目的是中国区别于西方,当代区别于传统。

  
吴宪生非常敬仰前辈大师,谈起蒋兆和、黄胄、方增先等人的作品,如数家珍。吴宪生指出,蒋兆和的人物画用笔墨表达出扎实的素描关系,其作品象碑石一样厚重;黄胄善于从生活中吸收营养、师造化,重场面,作品有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笔墨常带一股气势,这就是个人风格;方增生则把扎实的造型基础与传统花鸟画笔墨技巧融合起来,水墨淋漓,充分发挥笔墨语言的艺术风格,他还善于捕捉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神态刻画精彩异常。

  
由于从小接受人文主义影响,吴宪生的创作在刻画形象之余,更注重表现人物命运,以小见大,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在创作中,有的画家追求形式本身,有些画家关注形象本身——吴宪生明显属于后者。吴宪生创作人物画,塑造具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重点在画“人”,而不是画出一个简单的“躯体”。

  
来到日本后,吴宪生参观了许多美术馆,看到了大量日本画。他觉得日本画家更注重艺术形式本身的创新,艺术的形式语言更加纯化,在处理上更多发挥了主观性,尤其是日本画在颜色的处理上值得研究和借鉴。

  
吴宪生非常赞同,“艺术创作需要闲散状态”、“创造需有孤独性”等观点,他认为在潮流发展中,艺术家个人要有主见,走自己的道路很重要。艺术创作的原则应该是“多样发展、自主选择”。

  
中文导报719期 2008。7。17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8
    熊 峰:华人开曲水流觞文化宴 
    陈建中:在日中国文物展一次革命 
    宫里启晖:金融危机考验投资信念 
    刘洪友:“和平友好樱花园”南京开园  
    关志雄: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汪 良:一个广播人的书艺追求  
    冯学敏:震后的四川依然美丽 
    耿 忠:还原郑苹如历史原型 
    王传峰:“鱼水情”纪念中日和约缔结30周年  
    吴宪生:立意第一造型第二笔墨第三 
    林海钟:传统是个好东西  
    沈 强:开心做人趣味做事 
    冯学敏:把中国带到长崎 
    钟清汉:在日台湾人相信用脚投票  
    黄 炜:《赐浴华清池》艺术再现历史  
    祁 斌:资本改变中国 中国影响世界 
    王子江:推出水墨作品群 
    王子江:让作品记录时代振奋人心 
    冯学敏:“故乡的诗”传递文化自豪 
    唐亚明:把旷世奇书介绍给日本 
    上治丈太郎:美津浓的中国奥运战略 
    关志雄:林毅夫凸现比较优势 
    彭秀敏:二胡游弦迎新春 
    宫里启晖:2008华人投资有望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