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间物语 >> 2011
字体∶
东日本大地震考验日本底力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1-06-21 22:53:06 阅读人次:1721 回复数: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海域突发里氏8.8级特大地震,后修正为9.0级,重创东北四县,并延及关东地区,创下日本有观察记录以来的历史之最。强震引发空前大海啸,瞬间吞噬了宫城、岩手、福岛等东北三县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造成世纪性大灾难。受到海啸冲击,福岛第一核电站制冷系统失灵,引发核泄漏重大危机。

  
如果说好莱坞灾难片中的冲击性场景大都出自CG影像合成技术,那么这次千年一遇的强震和海啸却让人们无比深切地体验到灾难就在身边。地震、海啸、核泄漏,构成了史无前例的复合型灾难。对于习惯于地震袭来和防灾要务的日本人来说,这一回不只是讨论问题,而是真正面对 “狼来了”。

  
一、东日本大地震破坏空前、堪称国难

  
地震大国日本坐落在全球最著名的火山和地震带上,经历过许多巨大的地震灾害,比如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2004年新泻中越地震等,但3.11东日本大地震和大海啸还是创下灾难史之最,堪称“国难”。灾难已发生两月有余,但灾害惨相让人不忍回首,受害现实超过了世人的想象和语言能够描述的范围。日本遭受的损失更是难以计数,粗略估计可能超过20兆日元。

  
据日本警察厅确认,截止5月10日,在地震海啸中死亡的人数为13,949人,另有13,678人下落不明,全国因疏散而住进避难所的人数约为13.6万。灾难发生后,日本北部有14万户家庭断电,9个县内有至少22万户家庭中断了自来水供应。在基础建设方面,统计显示至少有61494栋建筑全毁,另有3564条道路、71座桥、26条地铁线路毁坏。

  
在核泄漏出现后,日本政府一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人员疏散范围定为半径20公里,域内原有居民超过7万人;政府同时要求距离核电站半径20-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留在室内,区域内有13.6万名民众。该核电站位于东京以北约240公里。

  
日本政府估计,仅仅地震和海啸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是迄今全球损失最惨重的天灾。此项预估尚不包括断电造成的经济活动损失、福岛核电厂毁坏导致的费用,以及金融市场和企业信心震荡带来的影响。经济专家估计,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随之修改,将从2011年度的1.5%向下修正0.4个百分点,为1.1%。

  
二、日本人面对灾难,表现出从容不屈的国民素质

  
大震当前,国难临头。对于深陷政治危局和经济停滞的日本来说,重灾可能具有两种效应。一方面,东北受灾地区遭受毁灭性打击,再加上核泄漏危机,为国民心理蒙上严重阴影,给国家经济带来消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日本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沉稳、淡定和秩序感令世人钦佩;日本政府在减灾、救灾方面表现出的体制积累和对应成果示人信心;日本社会面对灾难而跨越分歧共济国难、日本民族面对灾难而焕发能量重新奋起的历史让全世界记忆犹新,不可小觑。

  
3.11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也是关东大地震以来,东京经受震感最强烈、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地震。地震当天,持续数分钟以上的剧烈晃动,让公司里的上班族仓皇出走,接二连三的余震更使马路上人满为患,这在对地震司空见惯的日本是前所未有的场景。许多日本人表示这是迄今为止经历过的最恐怖的地震体验,过去各地发生强烈地震,对自己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经历了3.11才对地震的恐怖有了直感。

  
强震过后,余震不断。震后,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家人和孩子的安危。由于电信联络困难,东京都内公共交通几乎瘫痪,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接近黄昏时分,马路上的车队已成长龙,出租汽车更是一车难求,但没有出现明显的混乱。不少日本人选择步行回家,步行4、5小时,甚至7、8小时的大有人在。国际大都市东京的街头出现了蔚为壮观的百万人流,没有惊慌,没有混乱,只有忍耐、只有秩序。当然,也有不少人困守公司,度过了大地震后第一个不安的周末。

  
地震发生时,有正在仙台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外国代表震惊不已,却发现东北大学的学生与工作人员们早已站在广场上避难。震前,东北大学就能听到校园广播:“即将发生大地震,10秒、9秒、8秒、7秒……”在10秒钟的倒计数中,建筑物内的人员往下疏散,工作人员穿好代表各区域颜色的外套,戴好安全帽,娴熟地指挥人员避难。

  
强震发生后,政府通过广播、电视和卫星数据传输系统及时播发地震警报。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约1000个地震计组成的网络覆盖全日本,使数百万人在地震发生前约1分钟就得知了消息,获得了足够时间进行疏散和掩护。NHK从2007年开始运用这个系统,迄今发出17次警告,系统覆盖了整个日本。

  
日本的防灾应急教育非常到位,防震知识和逃生演练是学校的必修课程。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期都要举行学校和地区举办的防灾训练,12年来至少训练过30多次,以保证学生面对地震来临时知道该怎么应付。

  
普通日本人家,都有“灾害避难场所”地图;日本人在家里和汽车里也会放上“急救包”,棉手套、应急食品、水、蜡烛及火柴、保温雨衣、强力尼龙包,还有收音机、哨子、维生素片、保温毯、手机等,一应俱全。日本的“公众预案”很翔实,公寓住宅等煤气安全阀在地震发生后会自动关闭,不用担心引起火灾。如此等等,使日本人在大地震面前能够从容沉稳,有惊无险。

  
天灾是无情的,但生命是珍贵而有尊严的。在海啸席卷过的东北四县和震后大地,不幸死亡和失踪的人员每天都在增加。但是,日本人没有痛哭,而是把悲伤留在心里,同时表现出一贯的沉稳、淡定、秩序和礼仪。

  
寄宿在避难所里的日本人依然互相问候,亲切有礼,仿若日常生活;一个饭团先让给老人和孩子,转了一圈又回到手里,谁也不肯占为己有;便利店前的长长队伍无声而有序,没有人会找理由插队,或情急喧哗;几百万人在国际性大都会从深夜走到凌晨,只为回家,没有混乱。在灾难面前,日本人极限忍受的心态、自我克制的能力、互相支持的形象、彼此共助的精神再一次定格,让世界惊叹和感动,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尊严和力量。

  
三、佐藤充舍身救下中国研修生,体现人性光辉

  
在日本地震及海啸中,出现了很多感人故事。比如,有年轻女播音员在地区广播中持续播送海啸避难警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警察官坚守岗位指挥交通,引导无数行驶中的车辆脱险而自己最终被海啸卷走;受灾地区的地方官员不顾家属和亲人下落不明,始终坚守救灾第一线,等等。对中国人来说,日本人佐藤充不顾自身安危,优先引导20名中国研修生逃生而自己不幸丧生的事迹最为感人,影响广泛。佐藤充,已被中国媒体誉为“地震海啸中一面人性的旗帜”。

  
宫城县南三陆町被10米高海啸夷为平地,多数民众得以及时避难,多亏了广播灾情的工作人员们,25岁的南三陆町危机管理科工作人员远藤未希就是其中之一。

  
在海啸巨浪即将侵袭南三陆町之际,远藤未希不顾自己生死而坚守广播站通知全县居民紧急撤离,直至自己被巨浪卷走。幸存者称,在地震发生30分钟后,10米高的巨浪汹涌袭来,坚守广播大楼的工作人员只有10人死里逃生,但远藤未希未能幸免于难。母亲哭泣着说:“女儿尽了最大努力来把消息广播出去,同事告诉我看到她被海啸卷走了。”

  
女川町约一万人口,一半左右下落不明。在这座受灾惨烈的小镇,近百名中国研修生却无一遇难,很多人能够逃生是因为获得了日本人的帮助。

  
佐藤兄弟经营着佐藤水产株式会社,哥哥佐藤仁是社长,弟弟佐藤充任专务,佐藤公司接纳了20名中国研修生。地震发生后,中国研修生们先逃到宿舍附近地势较高处,公司专务佐藤充跑过来高喊“海啸来了”,随后带着她们跑到更高处的神社避难。佐藤充随后冲回宿舍楼试图找寻妻女,但宿舍楼很快被海啸淹没,佐藤充被卷走。

  
女研修生回顾说,“我们看到他被逼得无路,在房顶上左跑右跑,最后还是被卷到水里”。研修生张军燕用相机拍摄下了整个过程,女孩们尖叫着、哭喊着“快跑啊”,却只能看着救命恩人佐藤充被海啸无情吞噬。佐藤充的妻女也下落不明。

  
灾难发生当晚,大雪严寒。哥哥佐藤仁社长找山上的朋友借房子,暂时把研修生们安置进去。平时负责佐藤水产研修生管理的杜华说:“灾害发生第二天,佐藤仁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杜华,20个人一个都没少!”

  
日本人佐藤充舍身救助中国女研修生脱险的事迹,引起了强烈反响。媒体广泛报道传颂,更将其誉为“地震海啸中一面人性的旗帜”。中国有评论称:人性面前,没有政治,也没有国界,甚至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佐藤充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一个人性至上的大善大爱者,一个不在乎国界也不在乎自己生命安危者。在真正千钧一发的生死存亡时刻,佐藤充的选择,不仅超越了国界,也超越了人性,到了一种至纯至善之境。

  
为了向逝去的佐藤充表达感激之情,中国大连劳务派遣公司的5名职员于4月26日拜访了女川町。派遣公司负责人说,“地震发生时,女川町的54名中国人全部获救,在此特别向佐藤先生以及全町居民表示由衷感谢。”他们还向佐藤仁以及接收研修生的该町九家水产公司亲手递交了捐款。5月5日,女川町为佐藤充举办了追悼仪式,中国研修生们通过视频隔海参加追悼,寄托了哀思。

  
四、国际人道救援不断,中华两岸三地一马当先

  
日本遭受空前的地震、海啸、核电泄露事故重创,来自全世界的支援网络不断扩展。迄今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39个国际机构向日本提出了支援申请,人道主义援助更是源源不断。

  
4月1日晚,香港演艺人协会率先发起举办了《爱心无国界 311烛光晚会》,香港百位艺人和中日韩明星到场为东日本大地震灾区现场募捐。 “烛光晚会”募得各界善款1859万港币,约合2亿日元。晚会主题标明“爱心无国界”,表达了患难真情、大爱无疆的博爱情怀,不仅鼓励着日本民众,也激励着香港、中国乃至全世界有爱心的人们为奉献而感到自豪。震后,来自台湾社会的震灾捐款高达14亿日元,成为本次对日捐助钱款最多地区。

  
在最棘手的核电事故处理方面,核能大国法国和美国表现出积极姿态。法国总统萨科齐作为今年G8和G20的轮值主席亲自访日,法国原子能企业CEO同行来日,同意派遣专家、提供原子炉解体的知识和作业机器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专家与日本政府一起组成了4个事故对应小组,美军派遣防辐射专门部队参与工作。此外,中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都表明提供相关器材和物资,帮助日本共同抗核。

  
地震发生后,有20个国家和地区、3个国际机构向日本派遣了救援队和专家。在2008年经历过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中国、今年2月刚刚遭受地震袭击的新西兰等,都以最快速度派遣了救援队。俄罗斯救援队超过150人,以色列医疗支援队在宫城县南三陆町的避难所内开设了诊疗所。其中,美国摆出最强救援体制。美军出动2万人、20艘舰船、160架飞机,启动了代号“为朋友作战”的大型计划,为灾区输送了救援人员和物资;美军还全力参与了多次死难者遗体的大规模搜救活动。此外,日本政府已经接受了29个国家、地区和机构提供的人道物资支援。

  
大地震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日本明仁天皇,并亲自前往日本驻华大使馆吊唁;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向日本表示慰问和哀悼,并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愿向日方提供必要帮助。

  
中国政府在震后第二天宣布提供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3月16日又应日方要求追加了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价值1亿5000万元人民币。中国政府首批援日物资3月14日抵日,第二批救援物资3月28日晚运抵,第三批援助物资3月31日下午运抵。无偿援助的两万吨燃油,也于4月2日上午运至广岛县江田岛储油基地码头。中方希望这些援助物资能够高效顺畅地送达灾民手中,助灾区早日恢复。

  
在物资救援以外,中国红十字会先后三次向日本捐款,总计2600万元人民币。企业救援行动也是紧锣密鼓。中国三一重工免费提供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重型泵车,用于福岛核电站注水降温作业。旅日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等,纷纷为灾区募捐送饭,令人感动。在捐款捐物和无偿援助方面,中国出发最早走在最前,表达了中日一衣带水的友好情谊,也诠释了“爱心无国界”的真实涵义。

  
在中国,百名中国学者联名倡议援助日本,希望日本人民了解到全世界都在声援、关注他们,分担他们的痛苦,希望日本人民尽快战胜灾难。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超常关注、超强出击,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强强联手、紧密互动,成为灾情报道和信息传播的主战场。面对大灾大难,善良的中华道德传统显示为主流,同情关怀和悲天悯人占据了上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爱心无国界 救援有世界。

  
对此,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后的4月11日发信,感谢世界各国向日本地震灾区提供援助。菅直人再首相官邸网站发表了题为“纽带”的感谢信,同时也在中国等多个国家的主流媒体上刊登了感谢广告。信中说,大地震后一个月,对日本来说是极其艰难的时期,日本感到与世界同在,并衷心感谢援助。菅直人表示,日本将以向国际社会作贡献的方式,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深情支援予以报恩。

  
五、不屈的日本将从灾难中崛起

  
9.0级世纪强震、千年一遇疯狂海啸、核电泄露引发空前恐慌,让美丽祥和的日本在一瞬间沦为“人间地狱”。无疑,日本经历了二战以后最大的自然灾难和国家危机。

  
不过,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作为拥有巨大产业能力的强国,作为与灾难相伴一路走来的不死鸟,日本在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的新生能力从来不会受到怀疑。日本国民具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念和能力,日本的不屈形象在世界上深入人心,“3.11”是一次试练,更会是一次证明。

  
外界舆论对日本的重灾有着各种忧虑,所谓“失去的20年”已经让日本从一流国家沦落成二流国家,而本次世纪性灾害,尤其是核威胁带来“安全神话”的破灭将沉重打击日本的出口业和观光业,促使日本加快从二流国家滑向三流国家。但是,克服核危机难关后,日本从灾难中恢复和崛起的速度不可小觑。

  
灾难从天而降,国之不幸,个人阵痛。但既然灾难已经发生了,就要从正面去接受。从美国的“9.11”人祸到日本的“3.11”天灾,历史走过了21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而言,新的一页往往由灾难揭开,这在历史上屡试不爽。

  
日本经历了太长的平稳发展时期,一切都已按部就班,无须应急应变。“3.11”大震灾是人力无法控制的大灾难,带来了打击和破坏,也带来了刺激和激励。如果日本政府能够被灾难震醒,迅速制定复兴方案、提出发展愿景;如果日本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面对国家惨烈的悲剧场景而奋起,那么日本的灾后复兴就不是遥远的希望,而是看得见的现实。不屈的日本会终将从灾难中崛起,需要所有生活在日本的人们齐心投入、共同努力。

  
目前,日本政府的工作重心和社会整体的关注焦点已经转向了灾后重建和复兴。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而言,灾后的复兴离不开物资支援和心理重建两大层面,走出灾难性恐慌的心理重建就是重要的第一步。

  
2011.5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1
    无国籍华人李文彪17年后重获中国国籍 
    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两周年记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颜 安:舞者•商者•仁者 
    动车追尾引叹息 在日华人促深思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旅日侨胞提全球倡议 
    苏宁增资控股 Laox进军中国 
    中田庆雄:日中贸易守望第一人 
    东日本大地震考验日本底力 
    三一重工“大长颈鹿”驰援福岛感动日本 
    华人主导东京中央春拍成交近10亿 
    无国籍华人李文彪:一个人的生存战争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