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日关系 >> 2013
字体∶
“知日派”王毅有望出任外交部长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3-03-04 18:01:36 阅读人次:975 回复数:0)

  


  
在时事通信社、《产经新闻》等日本多家传媒发自北京消息,率先报道现任国台办主任王毅有望接替杨洁篪出任外交部长后,多家海外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形成了言之确凿的新一轮舆论热潮。

  
消息称,如果不出意外,现任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将接替戴秉国出任国务委员;而著名的知日派职业外交官、日本和朝鲜问题专家、国台办主任王毅将接任外交部长。不过,国台办暂时拒绝回应。

  
王毅的提名可能已在中共第18届2中全会上做出确定,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 据日媒消息称,王毅内定出任外交部长的传言,来自多个政府部门,这是3月卸任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导的人事安排。由于钓鱼岛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恶化,北京希望在日本政界、财经界拥有有良好关系的王毅担任外长,以此恢复与安倍政府的关系。中国启用王毅,被解读为北京希望改善对日关系的一着明棋。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主要官员”栏目显示,驻美大使张业遂卸任后已复任外交部副部长,排名在外交部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张志军之后,在崔天凯等其他6位副部长之前。目前,外交部领导层呈现“一正八副四助理”结构:杨洁篪部长,张志军、张业遂、崔天凯、傅莹、宋涛、翟隽、程国平、谢杭生8位副部长,张昆生、张明、马朝旭、乐玉成4位部长助理。

  
此前,外界推测下届外交部长候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一直都是热门人选。不过进入1月以后,推荐王毅的呼声变得高涨,理由是“在与日本因领土问题对立的同时,也应该维持中国一直推动的睦邻友好外交”。中共最高层同意这项人事安排,主要是避免党内外对强硬路线的指责,而不意味着会马上修正对日政策。

  
王毅,北京人,1953年10月生,出身北京普通家庭,文革期间在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当过北大荒知青。文革结束后,自学考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从基层做起。王毅长期在外交系统任职,历任驻日大使馆参赞,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部长助理等职,2001年升任外交部副部长,2004年任驻日大使,2007年复任副外长,2008年升任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与国台办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主任。2012年11月,王毅与现任外交部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张志军等一起当选为十八届中央委员。

  
王毅的外交生涯卓有成果。其一是针对朝鲜发展核武问题,负责主持“六方会谈”,展现灵活外交手腕,在国际打响知名度。其二是在中日关系严重恶化的2004年临危受命,担任驻日大使三年期间,一方面牵制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另一方面又促成安倍晋三首次访问北京,为中日关系回暖立下功劳,他被媒体成为“破冰专家”。

  
台湾王毅接掌国台办主任后,台湾媒体称他善于整合包装对台优惠政策,让台资企业感受到台办系统的用心。他对台湾人民塑造亲和力形象时“当软则软”,但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当硬则硬”,对台工作同样表现优异。

  
王毅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曾担任朝核六方会谈中方代表团团长。他熟悉亚洲事务,在日本人脉广泛,深受关注。路透社引用消息人士的话说,“王毅像周恩来,谦谦君子,有学者风范。他会保持克制,他理性而且睿智。”如果启用王毅任外长,中国要传递的信号是“中日关系是重中之重。”不过也有意见指出:“日本首先必须承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争议领土。如果日本坚持不存在争议,那还有什么可谈的?”

  
王毅这位知日派“破冰专家”,能否以柔软的外交手段解决箭拔弩张的钓鱼岛争端,将是他接任外长后面对的重大考验。

  
中文导报 第941期 2013.3.7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3
    联合国非遗名录:中日韩争奇斗艳 
    第九届北京—东京论坛发表《北京共识》 
    广东省吸引投资继续看好日本 
    丹羽宇一郎建议中日“中断”领土争议 
    中国重返“JATA世界旅游博览会” 
    中日对立长期化:企业何去何从? 
    中日共同舆论调查:关系恶化好感最低 
    安倍首相可能回避8.15靖国参拜 
    安倍政权获高分评价面临选后课题 
    维持日中航线:鹿儿岛千人公费研修引争议 
    丸红与香港卫视战略合作:向大中华地区提供高品质农产品 
    韩志强:抹黑中国不符合日本国益 
    中日竞逐烽火延及亚行总裁职位 
    “知日派”王毅有望出任外交部长 
    导报调查:中日开战只能是两败俱伤 
    日本对中旅游业走进“冬眠” 
    杨文凯:2012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