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日关系 >> 2012
字体∶
中日使领馆建设纠纷浮出水面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2-01-30 20:04:23 阅读人次:1165 回复数:0)

  

  
围绕着日本驻华大使馆希望迁入在北京兴建的新馆一事,日中两国正在暗中展开激烈较量。由此,中国驻新潟、名古屋总领馆欲在日购置土地建造永久性馆舍计划受阻问题,也再次受到关注。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中日重视改善关系的重要一年。不过,中日在使领馆建设问题上发生纠纷,为两国关系值得纪念的40周年平添了不和谐音。

  
据BBC报道,日本驻北京大使馆新馆于去年7月竣工,但中方认定这是“违章建筑”,不予批准正式启用。日方的搬迁计划至今没有着落,中方也不准备在交涉取得成果前给新馆通水电。日本大使馆官员最近在搬迁交涉中表达了不满,连珠炮般地发声斥责。日方甚至表示“就算没有煤气、没有水、没有电,我们也要搬。没办法(就是要搬)。”有分析认为,这一问题的背景原因是中国驻日公馆的搬迁计划毫无进展,中方正在展开针锋相对的措施。

  
事件源于日方的一个基础性失误。日本政府从2006年起投入了约7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建造了一座地上六层、地下一层的新大使馆,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日方把原来的通顶设计擅自改建为楼层走廊,把图纸上原来设计为高楼层的空间部分改为楼层地板,使得总面积超过了原设计几个百分点。日方事先没有提交设计改动申请,中方表示“不能视而不见这个超标问题”,认为有违章建筑之嫌,不同意日本大使馆搬迁。

  
无独有偶,在2010年9月发生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的反华情绪一度高涨。当时,位于东京的中国驻日大使公邸、中国驻新潟市及名古屋市的总领事馆等,因建筑老化有意搬迁的计划,遭到了当地议会方面的反对。日本外务政务官滨田和幸等人激烈批评中方“正在抢购土地”,开展了反对搬迁的活动。《中文导报》曾经报道,日本各地强烈反对出售土地给中国总领事馆建造新馆,中国驻新潟、名古屋总领馆欲购置土地建造永久性馆舍的计划受阻。

  
据了解,中国在东京的驻日大使馆外,已在日本全国设立了六个总领事馆,分别在大阪、福冈、札幌、长崎、新潟、名古屋。其中,近年开设的名古屋、新潟两处总领馆租赁民间屋舍办公,但随着各项工作和领事业务的不断扩大,考虑到今后的业务发展和馆员生活,需要建造独立的永久性馆舍。两处总领馆购地建馆计划提出了很长一段时间,有关土地的物色和询价也渐进展开。但在撞船事件后,日本民间的反中情绪激增,当地居民出现了反对买地给中国总领馆的声浪。中国驻新潟、名古屋两处总领馆在2010年下半年,先后遭遇了购地受挫的情况,实际的建馆进程受阻。

  
其实,早在2010年8月,中国驻新潟总领馆已就购入市内中央区新潟车站附近约1.5万平方米的小学旧址以建设新的总领馆,与新潟市政府达成了基本共识。市政府曾表示“若领事馆建成,可以繁荣整条商店街”,计划于2010年内签订合同。但撞船事件发生后,市政府收到上千个反对的电话和邮件。当地市民团体发动了反对出让土地的署名活动,2005年曾阻止“仙台中华街构想”的前仙台市市长梅原克彦也专程赶过来声援。在巨大的民间压力下,新潟市政府在11月向中方表示“得不到市民的理解就无法出售土地”,将冻结此前基本确定的售地计划。市长筱田昭表示“现在不是向居民举行售地说明会的时机”,似乎毫无良策。

  
在名古屋,情况如出一辙。东海财务局原计划出售位于名古屋市北区的一块约31000平方米的公务员宿舍土地,其中10000平方米将出让给中方建总领馆,但当地居民举行游行并征集反对签名。名古屋市绿区63岁的公司职员林玲子发起了联署活动,向财务省提交了1万人的签名,宣称出售国有地给中国的做法让人“无法理解”。日本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反对”呼声。财务省连续接到“抗议”,最多时一天会收到30通以上的电话及邮件,甚至还接到“晚上走路时当心点”的威胁电话。为此,东海财务局不得不决定无期限延期审查,事实上冻结了售地计划。

  
与此同时,民主党众院议员松原仁、自民党参院议员山谷惠理子等各党派议员约20人在国会内举办了学习会,为反对售地给中方制造舆论。当时的日本外相前原诚司称:“获得超过实际所需(土地的做法)是否恰当?应该作为是否出售土地的判断依据加以考虑。”对此,日中关系专家认为日本市民需“冷静对待”,中日双方需要时间去“相互理解”。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指出:“领事馆购地建馆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与领土争议和历史问题毫无关系。日本因民间发对而冻结计划,毫无理由。”

  
据称,中已方就北京日本大使馆新馆建筑违章问题展开谈判,希望两国努力就驻外公馆的搬迁和兴建事宜达成相互提供方便的协议。但日方以“国会不会批准这种协议”为由予以拒绝。不过为打破僵局,日方也提出了妥协方案,即不使用需要签字的协议文件,而是采用确认外交事宜实际情况和表示抗议时使用的不签字备忘录的方式。中日政府在去年12月基本达成了共识,日方以春节为目标而推进搬迁准备工作。但中方此后看到日方提出备忘录内容仅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一般性原则,并非切实承诺给中方提供方便,态度发生变化。尽管日方目前没有在中国兴建驻外公馆的新计划,但中方也不会让步。对此,日方反复重申“正在进行最后协调”。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双方必须重视改善关系的一年。虽然中日已非正式地就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达成了共识,但目前尚无解决的眉目。据透露,两国政府将把此事“限定于事务性层面,不会让其发展为政治性问题”。

  
中文导报 第889期 2012.2.2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2
    日本流通业继续看好中国找出路 
    抵制日货走向沉静 止损成当务之急 
    朱炎:中日经济对抗能持续多久? 
    日本经济“脱中国”悄然启动 
    钓鱼岛纠纷对立:中日文化交流搁浅多 
    日本购岛闹剧:在日华人零赞成 
    避免钓鱼岛事态升级是当务之急 
    舆论调查:领土问题压倒历史认识成中日障碍 
    孔子学院:《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实践者 
    “活力日本”揭幕中日国民交流年 
    青木玲二:中日观光交流带来成长动力 
    野田政权百日检证:丧失正统性 
    中日使领馆建设纠纷浮出水面 
    白西绅一郎:中日关系仍需求大同存小异 
    中文导报:2011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