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 >> 2016
字体∶
草思堂前一剪梅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6-01-05 02:03:27 阅读人次:913 回复数:0)

  东京都西奥多摩地区,吉野街道隔着多摩川上游蜿蜒的溪谷,与青梅街道平行而走。那里有著名的梅乡,自然丰腴,民风醇厚,留下了很多文人的足迹。

  
吉野街道穿过了昭和风情浓郁的青梅市柚木町,从前叫做吉野村。昭和年代的“国民作家”吉川英治曾经在吉野村安居近10年,度过了战后休养生息、晴耕雨读的岁月,那也是生涯最长的一段蛰居时代。吉川故居“草思堂”坐落在吉野街道旁,1977年改建成吉川英治纪念馆,那是吉川英治故去15年之后的事了。

  
吉川英治旧邸“草思堂”,购自养蚕农家住宅,入手当时已是百年老屋了。母屋近侧的书斋,留存着明治时代洋馆建筑的遗风,透出近代气息。“草思堂”外是精致的自然庭院,有拾阶而上的散步道、日常汲水的井户、四季不谢的花木、树龄长达五、六百年的椎木巨树,还有后来设计建造的与环境完美融合的展示馆。吉川英治纪念馆,留存着昭和文人典型的生活趣味和创作样式,也是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完美栖息地。

  
吉川英治纪念馆选在最美的春秋两季开馆,固然是对应游客日渐稀少的现实,但也应和着春有梅香秋叶红的自然节奏。去年深秋时节,我有缘走进“草思堂”,瞻仰吉川遗风,探访日本人心灵的故乡。秋日踟躇,游人三五,红绿交映,文心相随。此时此景,正是缅怀吉川文学的绝佳时刻。是时,风来也晚,叶落无声,秋意正浓,红叶满襟。

  
我一直对日本人的大部头历史小说颇感敬畏,认为这是日本文学走出近代以来以自我为中心的私小说传统、展现波澜壮阔历史进程和社会场景的重要途径。在历史小说领域,日本也是人才辈出,吉川英治、井上靖、山冈庄八、山本周五郎、藤泽周平、司马辽太郎、还有一年前刚刚去世的陈舜臣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佼佼者。

  
日本的历史小说创作,大都以鸿篇巨制见长,这可能与新闻连载的创作体制有关。日本的历史小说可粗略分为日本历史、中国故事、武侠小说几大类,名家纷呈,各擅胜场。有关日本历史的“大河小说”,可举出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等人物系列,吉川英治的《新书太閤记》、《私本太平记》、《新平家物语》,司马辽太郎的《龙马风云录》、《坂上的云》等;有关中国历史的巨作,有井上靖的《敦煌》、司马辽太郎的《刘邦与项羽》、吉川英治的《三国志》和《新水浒传》、陈舜臣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有关武侠的“时代小说”,则有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富田常雄的《姿三四郎》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作。

  
其中,中国历史故事的日本式叙事,早在江户时代已经出现。近代以来,中岛敦、青木正儿、芥川龙之介都对重写中国古典传奇和文学故事充满兴趣,中国的文学和历史故事被日系写作赋予了新形态和新风格,成为“故事新编”。之后的井上靖、司马辽太郎、吉川英治更将日本文化中的人生浮沉、使命追求等信念和价值融入笔端,实现了小说创作中的“和魂汉才”。而生于神户、祖籍台湾、拥有中日双重身份的陈舜臣,一直以敬仰的心态和悲悯的眼光来关照中国,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更使他的小说充满亲近感,为日本读者传递了真实的、全景的中国历史。

  
在近代以来灿若星辰的日本文学和小说作家中,吉川英治是最接地气的大家之一,所谓“百万人的文学”能够经久不衰,唯夏目漱石堪与比肩。从以上分类来看,吉川英治是历史小说中的全能作者,无论是大河小说、时代小说,还是有关中国历史的故事新编,他都写得气势恢弘、栩栩如生。在日本,吉川英治就是“三国志”,就是“宫本武藏”,即使殁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光洗练,依然为人津津乐道,成为不朽的经典。

  
吉川英治少年经历了苦难,家道中落,小学中退,自学不辍,嗜读不倦,人生经历了三次转机,终于在30岁时进入新闻社,获得新闻小说连载的机会。他在关东大地震之后决意专注文学,当起了专业作家。1925年,讲谈社创刊新杂志《KING》,吉川英治应邀撰写连载小说《剑难女难》大获成功,这部小说的实际意义更在于为刚刚起步的昭和年代确立了“吉川英治”这个代表性笔名。

  
吉川英治原名“吉川英次”。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后,先后用过“朝山李四”、“中条仙太郎”、“望月十三七”等笔名。《KING》是讲谈社倾力打造的新型杂志,编辑希望吉川不用笔名而用真名一决胜负,遂以“吉川英次”发表《剑难女难》。没想到出版广告出现误植,把“吉川英次”误为“吉川英治”,吉川于是将错就错,把“吉川英治”用作了笔名。当《KING》成为日本首部发行量超过百万的畅销杂志后,“吉川英治”的笔名得到广泛认可,从此“英次”消失、“英治”行世,日本的新闻连载史和历史小说界迎来了屈指可数的大家吉川英治。

  
1926年,吉川英治为《大阪每日新闻》连载《鸣门秘帖》,一跃成为人气作家,而动则百万的销量更为吉川英治赢得了“国民作家”的称号。在日本,“国民”即意味着 “大众”,“国民作家”就是“大众文学”写作者,诸如“国民歌手”、“国民偶像”、“国民美少女”,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角色,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吉川英治不是以纯文学写作为荣的精英作家,相反却对大众文学充满了激情和创作欲。吉川英治拥抱了大众、拥抱了时代,他用文笔追求众生幸福的热情和理想获得万众支持,自身也成为昭和“国民文学”的一大代表。

  
我注意到纪念馆前言在不多的篇幅中,专门提到了吉川英治贯彻一生的座右铭是“大众即大知识”、“吾以外皆我师”,集中概括了从小学中退后没有学历的作者海纳百川式的人生观。吉川英治在《新书太閤记》的“大阪筑城”中写道:丰臣秀吉生于卑贱,长于逆境,成长期没有机会习得学问、过上有教养的生活,为此他与人接触时一定不忘学习某一长处,养成了习惯。所以,他学习的对象并不只有织田信长一人。无论多么平凡低下、多么无趣的个人,他一定会从其身上看出胜过自己之处,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 “吾以外皆我师”,也是吉川英治待人处事的夫子自道。

  
吉川英治倾心于大众文学,还有另一佐证。吉川英治纪念馆又名“草思堂”,并非建筑物名,而是吉川自用雅号,比如他很早把随笔集题名为《草思堂随笔》。据称,“草思堂”原本记录为“草纸堂”。日本文学中的“草纸”,即为江户时代刊发的绘本或是带有插图的小说本的总称,属于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大众文学。吉川英治以“草纸堂”作为雅号,表达了自己是“大众文学写作者”的明确意愿和身份定位。直到昭和10年开始执笔巨作《宫本武藏》,吉川才把雅号改为“草思堂”。

  
《宫本武藏》是吉川英治耗时近20年以笔修练的小说之道,是吉川小说代表作之一,是日本武侠小说扛鼎之作,也是日本文学奉献给世界的“剑禅合一”的东方宝典。吉川以广阔的人文角度编织了历史人物的全真面貌,写透了宫本武藏这位天下第一剑侠至真至性的的内心世界和剑禅合一的求道过程。这部小说把大和民族的社会道德、处世哲学、东方价值、人生美学表达无遗,而全书的结构布局更暗合了西方中世纪骑士故事的罗曼史表现手法,情节相扣,引人入胜。

  
哈佛大学日本通赖世和教授认为,这是一本日本版的《飘》(《乱世佳人》)。星云大师评价吉川英治的作品,像是一坛坛的陈年好酒,历时愈久,愈见醇香。他说,在所有著作中,《宫本武藏》几乎花去了吉川近二十年的心血,绝对是您不能不读的小说——它使逆境中的人读来有一种归宿感,也使颐境中的人阅后洗却心灵尘埃。

  
《宫本武藏》问世后,从1936年到1973年的37年间,被改变拍摄了30部以上电影,成就了日本文坛的记录。著名影星如三船敏郎、鹤田浩二、仲代达矢、高仓健等,都为出演过宫本武藏而引以为荣。《宫本武藏》的巨大成功,为吉川英治赢得了“国民作家”地位,也使吉川的创作之旅迈入另一个层次。之后,吉川开始摆脱“武侠小说作家”的局限,陆续写出《三国英雄传》、《新书太阁记》、《新平家物语》、《私本太平记》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历史小说,备受推崇。

  
1944年3月,为了战时疏散,吉川英治携家人从东京都心移居吉野村草思堂,一直住到1953年8月,长达九年半。对于生涯70年、搬家30回的吉川英治来说,吉野村的居留长得出奇,是人生最长的一次停留。其实,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吉川就在当地购置家屋以备移住之用,用心可谓良苦。在吉野村草思堂,吉川英治经历了日本败战后的困难和消沉时期,并以此为契机中断了所有创作,度过了两年晴耕雨读的闲散生活。吉川英治融入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他们交流,指导俳句创作,为公民馆建设而奔走呼吁。在青梅丰饶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人情中,大作家吉川英治获得了治愈。1950年,吉川经过3年的反复构思,重新执笔开写毕生大作《新平家物语》,历时七年才完篇。

  
《新平家物语》发表于二战之后,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小说,更是一部励志宝典、一部具有深意的败者的文学。吉川英治对于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残杀做了反思,认为诸行无常,个人也罢,家族也罢,荣华不过是风前的尘芥。吉川以悲痛的心情正视历史、现实和自己,思考着人应该怎样生活。其结论是“应该在世上找出某种价值”,在无常的人世中找出常住的东西,不断创造下去。有论者指出: 《新平家物语》贯穿了两种特质:一是古语与现代文相融合,形成了高格调的吉川文体——流畅、华丽、精巧,能强烈地吸引住读者;二是吉川先生的人品——亲切温暖随和,大众般的大智慧,敬爱先师和民众,与民同在。

  
可以说,吉野村草思堂的青梅之居,是帮助吉川英治跨越战后的精神挫折和生活困难,使他作为一名国民作家获得重生的“再生之地”。1962年,吉川英治因病离世,享年70,留下了连载中的未完成稿《新水浒传》。根据吉川英治遗志,1967年创立了“吉川英治文学赏”,每年颁奖,现已成为日本大众文学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司马辽太郎、渡边淳一、林真理子等知名作家都以历史题材的作品获得过该奖,成为文坛新人的登龙门。1977年3月,吉野村草思堂的“吉川英治纪念馆”建成开馆,日本人又多了一处心灵的故乡。

  
吉川英治一生乐观豁达,对人生抱有深刻理解。他说过:登山的目标当然是山顶。但是,人生的趣处却不在山顶,而是在逆境中的半山腰里。他认为:人生就是旅行,是一次单程票的旅行,总是有去无回。在人生的旅程中碰到各种人,会成为不同的伴侣。要与这些人快乐而顺畅地一路同行,手握人生的旅券很重要。他还说过:晴日爱晴,雨天爱雨,在有快乐的地方享受快乐,在没有快乐的地方寻找快乐——这些充满智慧的心灵鸡汤,在任何时代都足以感染大众,也让吉川英治在小说名家之上叠加了人生导师的形象,跨越时代,深入人心。

  
吉川英治性喜自然,一生爱花,熟解花语。吉川爱梅,情有独钟,置身梅乡,如鱼得水。草思堂庭院原本多梅,吉川入住后更亲手植梅数十,为庭院内留下了80多株梅树。吉川特别喜爱其中的红梅和白梅,曾以夫妇为喻写诗咏梅:“白梅倚红梅/红梅添白梅/双照、双映/渐白、渐红”。吉川英治曾在《剑的四君子》序言中以“花姿”喻“剑相”,称“秋菊高雅的芬芳、春兰悬崖的优雅、梅花凌雪的芳烈、水仙虚怀的冷彻”,无不与剑道的精进一脉相通。吉川的爱花之心,好梅之情,可见一斑。惜乎2013年,病毒肆虐吉野梅乡,草思堂庭院内有24株梅树受到病毒感染,被迫砍伐,令人遗憾。

  
昭和作家多高产,吉川英治堪为代表之一,他一生创作长、短篇240部。讲谈社在1984年出齐《吉川英治全集》,汇集计58卷,浩瀚如海。人们说起“吉川文学”,自然而然称之为“国民文学”。吉川英治的文学,在各个年代受到各种世代喜爱,给予不同的阶层以生存力量,更是男子汉的文学。吉野村草思堂吉川英治纪念馆,收集了2万多种图书资料,不乏手稿、初版等珍贵藏品,是吉川文学的大河源泉,也是大众文学的精神圣地。走过深秋红叶季,一枝梅花窥春色。小寒刚过,草思堂前的寒梅又要绽放,恰以永恒的高洁来纪念伟大的“国民作家”。

  
中文导报 第1078期 2016.1.14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6
    “你的名字”为什么这样红 
    如何理解天皇“生前退位”意愿 
    日本的“年度社长”什么样 
    东京马拉松魅力何在? 
    草思堂前一剪梅 
    “廉价卡西欧”重获青睐续写传奇 
    日本领衔世界最先进的医疗 
    筑地市场搬迁倒计时 
    为你探索“酷日本”的源流 
    日本活用犯罪余款发福利奖学金 
    不仅限于和食的日本人气食品 
    日本获得113号元素命名权 亚洲首例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