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 >> 2013
字体∶
为安倍经济学把把脉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3-03-06 14:52:44 阅读人次:1168 回复数:0)

  

  
安倍晋三重新上台执政以来,以诱导日元汇率走低、设定通胀率目标为手段,欲推动日本走出漫长的通货紧缩隧道,是为“安倍经济学”。新经济政策甫出手三个月,日元汇率下跌,日本股市劲升,以富裕层为对象的市场高消费开始回暖,“安倍经济学”赢得了一片喝彩之声,安倍内阁支持率飙升至70%。

  
在安倍内阁提出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胆的成长战略“三支箭”之后,市场形势立竿见影,让日本人体验到了久违的景气感觉。但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引导下是否已经一马平川呢?经济专家和市场分析人士对此抱有不同看法。比如,美国耶鲁大学名誉教授滨田宏一是“安倍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智囊之一,而著名的趋势学者大前研一则认为当前的市场繁荣是假象,日本不解决根本的结构性矛盾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复活。

  
迄今为止,日本走过了“十年通缩”,更经历了“失去的20年”。从客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12年的22年间,在发达国家行列中,只有日本的消费者指数下滑超过一成,成为唯一的名副其实的通缩国家,而其他国家的通胀率都达到1.2-2.4倍;在GDP成长方面,只有日本没有变化近乎零成长,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都增长了1.5-4倍。这意味着日本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处于原地踏步状态。

  
回顾日本的政权更替过程,除了民主党执政三年,再加上细川护熙、羽田孜等短期政权以外,22年中80%的时间都由自民党政权当道。所以,指责民主党政权是通缩元凶缺乏说服力,更多责任还是在自民党身上。那么,经过了在野党三年蛰伏期的自民党重新执政后,是否有所改变呢?从正在风生水起的“安倍经济学”来看,三支箭中的财政出动和金融缓和,依然是自民党最擅长的家艺怀刀,只要政府想做就能做到,而真正引导实体经济发生变化的则是成长战略——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对于试图重振旗鼓的自民党来说也是难关中的难关。

  
事实上,拖累日本经济实施成长战略的重要因素是日本已经率先成为全球“高龄发达国家”的先行指标国。虽然美国和欧洲都存在老龄化问题,但美国设定了每年接受67万5000人的外来移民框架,而欧盟27国则为成员国提供了巨大的统一市场,这些都延缓了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和问题的表面化。然而,相对封闭的日本完全不同。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间,日本人工薪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10%左右,而欧洲人的购买力却上升1.4倍,美国人的购买力更上升近1.8倍。日本经济通缩倾向的严重程度令人惊异。安倍将日本银行保守的货币政策视为引发通缩的原因,但大前研一认为问题的根源却在于日本民间企业的内向型走向。

  
过去20年来,高喊全球化的企业经营者不在少数,但真正实现了全球化的日本企业几乎没有,对照之下,在美国没有全球化的企业却为数很少。大前研一指出,日本的企业经营者需要重温IBM前董事长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提出的著名的“五个疑问”:1、在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国籍是否还有意义?2、在创业者引退后,企业为了永续发展需要做些什么?3、企业作为组织,遇到反面因素时应该如何行动?4、企业如何对应商品化大潮?5、作为企业领袖,如何保持长期发展眼光、贯彻长期发展战略?其中,第一个问题最具有时代挑战性。彭明盛认为:“企业应该对应各国、各地区的市场需要,创造出新的价值才是成功。市场不是被参与的对象,而是创造的产物。”的确,IBM以整个地球为对象,积极对应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其总公司员工来自世界各国,也可以派往世界各地。象彭明盛这样不问企业国籍而大胆展开事业的全球化经营者,在日本有吗?过去20年来,相对于日本人口明显减少的国内市场,新兴经济体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但许多日本企业即使走向海外,却因经营者在精神上无法脱离日本而最终出现了“回归祖国”的现象。

  
目前,安倍首相通过政策施压诱导日元汇率下跌,让汇聚着较多外向型大企业的经团联喜出望外,但是现在的日本在出口和进口上差不多是同等金额,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汇率中立国”了。从日本经济整体着眼,日元汇率无论是冲高还是下跌,产生的损失或收益都会被对冲掉。从消费者的立场来看,日元下跌会导致汽油、电力、服装、食品、海外旅行等纷纷涨价,其实是负面损失更大一些。政府推动金融缓和大量印钞,对于几乎没有资金需要的日本来说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庞大的公共债务更会带来巨额利息,使得国家财政进一步恶化——这些潜在的陷阱,安倍内阁看到了吗?

  
据指出,日本的金融体系是封闭性经济的最大象征。超过1500兆的个人金融资产被留滞在银行、邮政储蓄、生命保险,而没有投入市场。银行被誉为经济的心脏,资金则是经济的血液,担负着循环的功能。但日本国民存入银行的大量资金,都被银行借给日银用于购买国债,事实上形成虚假的“运营”。日本原首相小泉纯一郎虽然推行了邮政改革,但日本邮政的社长依然由原大藏省出身的事务次官把持,因为他们深知“如果邮政储蓄被放出到市场,那么国债就没有购买者了”。日本大量民间资金持续购买国债,实际用于国家的“生命维持装置”,却未能进入市场,也发挥不了促进经济循环以创造新价值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推动巨量的金融资产进入投资市场,无论是金融缓和还是财政出动,效果都是有限的。

  
日本的封闭性经济,当然还体现在农业等利益集团掌控的领域依然没有开放,他们也是反对TPP的主要势力。相对于日本经济整体而言,利益集团把控的大米等领域正变得越来越小。过去在日美贸易摩擦中成为众矢之的的牛肉、橙子、樱桃等品种,即使市场开放了,日本的农业和畜牧业也没有受到致命的威胁。由此可见,20多年来,日本在制度缓和方面缺乏进展,也没有彻底摆脱封闭性经济的桎梏,这才有了持续低迷。如果安倍首相和自民党不反思20年来的执政失误,不解决根本的结构问题,那么“安倍经济学”可能难逃陷阱,经济的真正复活尚难预期。

  
中文导报 第941期 2013.3.7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3
    史努比的世界 
    百年之“驿”东京站 
    近江商人与三方好合 
    德川家康与江户遗产 
    为安倍经济学把把脉 
    日本人的座右铭 
    2020东京奥运考验成熟都市的真正价值 
    村田奈津惠舍生救人展人性光辉 
    富士山登录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将实行“国民番号”统一管理 
    留学生翻番 国立大先行 
    日本为什么是“长寿企业”王国?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