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 >> 2013
字体∶
日本为什么是“长寿企业”王国?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3-02-22 23:59:47 阅读人次:1738 回复数:0)

  作者:日本经济新闻 编集委员 后藤康浩

  
译者:杨文凯

  
在日本,创业超过100年的长寿企业是世界上最多的。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位居世界首位一样,日本企业的长寿在世界上也非常突出。1990年代以来,以IT和生物科技等领域为中心,出现了从风险企业快速成长为大企业的例子,而企业间的买收并购也急速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质疑企业只是长期存在下去是否有意义的声音。然而,就像长寿的人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样,长寿企业一定也拥有良好的“组织习惯”。对此做出分析,可以获得使企业变更为更好的组织结构、更接近于作为企业根本意义的“持续经营”的方针和借鉴。这也是研究长寿企业的意义所在。

  
根据东京商工会议所调查部门的调查结果,截至2011年末,在日本创业100年以上的企业有2万1666家,创业超过200年的企业也有3146家。2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在德国有837家、在法国有196家,在欧洲不算少,但在数量上还是日本占压倒性多数,据说全世界“200年企业”的40%以上都是日本企业。

  
世界上最长寿的企业,是本社在大阪的建筑会社金刚组。据传是由圣德太子在公元578年从百济(现在的韩国)招聘宫殿建筑师中的一位金刚重光创设的。金刚组会社的历史已经超过1430年。虽说从建造四天王寺开始,金刚组在神社佛阁等建筑方面拥有成套的独特技术,一直维持着技术准入的高门槛,但除了技术以外,企业的连绵和继承也可以说是超长寿的重要原因。同样从宫殿等传统建筑起步、迄今已经发展为日本代表性建筑业企业的竹中工务店,也拥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其创始者是织田信长的家臣竹中兵卫正高,于1610年在尾张国创设的。

  
此外,长寿企业比较多的还有吴服、佛坛、金箔、日本酒、味噌、酱油、和菓子等需要传统技术的领域,以及传统食品加工产业。如今拥有三井物产、三井化学、东丽等大企业的三井企业集团,其基础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的伊势商人三井高利于1673年开设的吴服店越后屋。越后屋的直接后继者就是三越百货店(现在是三越伊势丹),其创业时代的事业是吴服商。

  
金箔是佛坛、屏风、吴服等传统工艺品不可缺少的材料。京都的福田金属箔粉在1700年,也就是江户文化鼎盛的元禄年间开始了金银箔粉的交易,一直持续到今天。在京都和金泽等地,象这样以传统工艺为发端的长寿企业有很多。日本酒,如伏见(京都)、滩(兵库)、西条(广岛)等,在各地的长寿企业也很多:在西条生产“贺茂鹤”的贺茂鹤酒造的前身酒造业在1623年创业,伏见“月桂冠”的制造商大仓酒造在1637年创业,滩的“白鹿”的制造商辰马本家在1662年创业,可见日本酒的长寿企业一应俱全,都齐了。因生产“神州一味噌”而让人熟知的宫坂酿造是日本全国唯一同时生产日本酒和味噌、酱油的企业,也是1662年在信州上諏訪从酿造酒开始的。味噌、酱油等虽是后来发展的事业,也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日本的衣食住伴随着明治维新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服转变为洋装,和食转变为洋食等,但是在成人式、结婚式等重要场合还是留存着长袖的和服文化,在饮食方面也是以酱油为基本的调味品,人们依然喜欢吃味噌、纳豆等发酵食品。虽说是和洋折中,但日本人没有丧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特性,这为各种行业产生长寿企业提供了巨大的传统和文化土壤,助力甚大。

  
美国建国不足240年,所以长寿企业比较少,而在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生产高级奢侈品以及食品、机械等的长寿企业很多。在高档品牌中脱颖而出的的法国的“爱马仕”Hermes于1837年作为马具商而创业,此后进入箱包、装饰品、服装等各种领域,目前正在面向创业200年而继续成长。西班牙的代表性品牌“罗意威”Loewe是1846年在马德里创业的皮革制品品牌,“罗意威”的名称源于在工坊里学习的德国人工匠。在欧洲区域内,当时的工匠们为了学习追求更高技术,经常往来移动、互相切磋,这成为长寿品牌遍及欧洲各地的历史背景。

  
世界的钟表品牌以瑞士为中心,其中广为人知的超高级手表、可称为名门中的名门的“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于1839年在日内瓦创业。在日本曾经作为瑞士手表代名词的“欧米茄”Omega在1848年创业。在精密机械产业领域,创业超过150年的企业为数不少,令人倍感惊异。

  
包含了发展中国家在内,如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速溶咖啡和巧克力品牌“雀巢咖啡”Nescafe,源于瑞士药剂师安利奈斯里在1866年开发的婴儿食品,此后为了生产的规模化而创业了。雀巢的营业额几乎都来自本国以外,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的同时,它也是欧洲资格最老的、最长寿的食品品牌。可见,欧洲与日本一样,在衣食住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拥有长寿企业。但是,从现存企业数量来看,日本的长寿企业还是压倒性的。

  
在日本,为什么长寿企业这么多?为了寻找答案,我们不妨逆向思考,从探寻企业为什么会倒产乃至消灭着手,可能更容易了解。企业消失的原因,首先是经营不振,这其中有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的内部要因。

  
外部因素的代表例子,有“环境恶化”和“市场变化”。从1920年代末直到30年代,日本和世界都遭受了“大恐慌”的袭击。在日本,1927年发生了金融恐慌,引起了交易动荡,许多银行被迫破产。当时,日本代表性大商社之一的铃木商店倒产了。铃木商店是从事樟脑、砂糖贸易而成长起来的,并涉及制粉、钢铁、烟草等多样化经营的综合商社。在全世界,从1929年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开始了大恐慌。受到大恐慌影响,许多传统型企业倒闭了。银行停止了借贷,并向融资的对象企业要求资金返还,那些依存于银行贷款的负债率高的企业,换一种说法即通过“杠杆作用”来展开经营的企业相继被迫倒产了。在信用收缩时期,那些没有贷款的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得以生存下来。在20世纪多次市场恐慌和恶化的经济危机中成功闯过来的企业,不是为了追求高度成长而使用杠杆经营的企业,而是那些即使成长缓慢却总是保持健全财务状况的企业,这是企业得以长寿的秘密之一。

  
让我们从实例来看一看。刚才提及三井集团创业基础的越后屋没有从事当时作为吴服店经营常识的“赊账经营”,也就是提前向大名和武家等提供商品,事后再统一结算的做法,而是面向一般平民百姓实施没有折扣的现金交易。创始人三井高利严格警惕由于赊账膨胀而造成财务体制的恶化,以及大量提供折扣造成营业额虚假上升的情况。许多长寿企业都具有安定成长的志向,都把企业的永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个基盘就在于财务,即使现在许多拥有长久历史的企业也把设备投资压缩在现金流量许可的范围内,顾及到财务健全性的企业依然很多。

  
但是,长寿企业为什么会把永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展示,可以举出相当于现在滋贺县地域的近江国诞生的近江商人崇尚的座右铭“三方好合”。这就是指“卖家满意”、“买家满意”、“世间满意”,换用现代语言来解读,即意味着要考虑并照顾到利益相关者全员的幸福和利益。如果企业破产了,会给企业的从业员、股东,当然还有交易对象、顾客、地域各方面造成多样广泛的麻烦。尽量避免这种事态的发生,是企业经营者的责任。这种想法,可以称为江户时代版的CSR(企业社会责任)毫不为过。这也是不把企业作为追求利益和利益最大化工具的原因所在。近江商人由此成为伊藤忠商事、丸红、东丽、高岛屋、武田药品工业、日本生命等众多大企业的发源。正是绝不忽视“三方好合”精神的做法,促使诞生了许多这样的长寿大企业。

  
据称在世界上拥有最长历史的财阀,是住友集团。住友事业的发轫,源于1590年在京都开始“吹铜屋”业务。在掌握精炼铜技术之后,住友进入大阪,而且在1691年参与在爱媛县开发了别子铜山,从而建构起从采矿到冶炼的“一条龙”铜业体制。别子铜矿直到1973年为止持续生产了282年,成为住友财阀收入的支柱。在矿山和事业两方面都非常长寿,这是住友的特点,而支持着这家长寿企业的是13条住友家训。我们试着举出几条让人感兴趣的内容。

  
“予州(爱媛县)别子铜山的矿业是我们一家累代的财富之本,其事业的深远实际上关系到我们一家的盛衰。请在撤废旧事业的同时也要衡量未来的利益,务必使之发扬盛大。”这条家训在指出重视本业、不脱离传统经营手法的同时,也表达了积极对应未来发展的意思。还有“投机一时,贪图眼前利益,是危险的行为”,明言禁止做投机生意;“经营应该是顺应时势变迁、衡量理财得失的张弛兴废之举,但不能轻率地看重眼前浮利”,指出了不为眼前的利益沉浮所动摇,从市场的实际需要中获取利益的经营方针。从投机中获得利益的做法会腐蚀企业的创业精神,其结果会威胁到企业的存续,这在其他商家的实例中看得很清楚。

  
事实上,让住友集团所属各家企业重新感受到住友家训真实份量的事件发生在1996年。集团主要企业之一的住友商事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平台上做铜的期货交易,损失了2800亿日元。当时的担当部长为了隐瞒一时损失,擅自破坏了公司内部规定,独断决定扩大交易量,使得损失额度不断膨胀所致。因为从事投机、追逐浮利,导致了巨大损失。所幸这次损失尚未动摇住友商事和集团的经营根干,却成为证明先祖遗训足以成为企业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的故事。

  
积极对应“市场变化”,也是长寿企业不可缺少的要素。如果生产马车和马具品牌的企业只是执着于与马相关的业务,那么面对汽车的普及,任何经营者的存续都是困难的。爱马仕从马具转向了箱包、装饰品等业务,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兴盛。但是,伴随着市场变化而转换事业又是非常困难的。最近的事例,有20世纪胶片摄影时代的世界巨人美国的柯达公司,受到数码相机普及的影响,无法抗衡胶片消费急剧减退的时代大潮,于2012年1月申请了联邦破产法第11条,事实上走向了经营破产。柯达着力发展了业务用的印刷机事业,也收购了日本的照相机中坚企业以强化数码相机的生产,虽然拼命对应了市场发生的变化,但结果却无法填补因水银胶片消费的大幅下滑而造成的巨大经营黑洞,最终走向破产。柯达是1880年创业、存在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而且是优良企业的典型,但因为安于市场占有率、对变化缺乏对应力而突然倒下了。

  
许多长寿企业的主力事业实际上都发生了转化。从传统工艺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转换成功的实例也为数不少。其一就是金箔。过去,金箔用于佛坛和屏风的装贴是主要的需要,但从90年代初开始,金的薄膜用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集成回路基板和半导体回路及接点的连接线的需要急速膨胀。前述京都的福田金属箔粉金箔发现了这个电子领域的新市场,实现了持续成长。虽然面临着吴服、佛坛等传统市场的缩小,但全国性销售网络扩大、品牌效应得到提升,新的客户群被发掘出来,一部分成长企业也出现了。这表明,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需要从别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既有事业,从而发现合乎时代的发展新萌芽。准确地说,体现出“不易流行”特点的企业才能成为长寿企业。

  
许多长寿企业在坚守传统的另一面,也在不断革新传统。企业在规模小的时候,这些传统技术可以通过“一子相传”的方式传给后来人,但企业规模扩大、成为近代组织以后,企业就需要新型的组织体系和内部控制的机制了。事实上,可以说日本企业许多都实行着相通的“家族主义经营”,即最高经营者就像家里的父亲、社员们都是家族成员这样的组织体系。如果是这样,技术按照“一子相传”的方式只能传给社内的年轻世代,而且是在不流传到外部的无言默契的基础上继承下去。曾经是日本式神话的“制造能力”、“专业技巧”等只在大型制造业内传承,为家族主义经营提供了背书。

  
家族主义与长寿企业在经营的继承这一点上又结成了更紧密的联系。长寿企业经常会面临由创业者的愚昧儿子来继承企业可能带来的危机。日本的长寿企业大部分都会在愚昧的继承人出现时予以废除,然后寻找有才能的后继者,或在女婿或家族旁系中寻找能人接班,这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默契。在这种时候,真正发挥巨大影响力的是作为一族长老、位居实际业务中心的主要管理人。如此回避后继者危险的做法,也是让企业得以长寿的一种隐秘的诀窍。

  
此外,社内从业员会积蓄很多不满,但为了不发生罢工和破坏行为,有的长寿企业也导入了各种各样的厚生福利制度。善意的“独立支援”(暖帘分户)就是非常典型的制度。虽然近代的劳动组合(工会)作为促进日本形成健全劳资关系的组织仍在发挥作用,但许多长寿企业甚至连组合都没有的情况也不少。在形成组合之前的从业员的不满和要求,因经营上制定出新规则而得到了改善。

  
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一直在持续,过去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日本企业也持续陷入经营不振而难以自拔。被称为日本产业双轮的电子产业和汽车业,受到了韩国、台湾、中国等地企业的追赶,并出现了被完全赶超的部分,形式非常严峻。日本制造业的重生是当务之急,在这种时候,日本长寿企业所持有的经营哲学至今依然可以提供警示和参考。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3
    史努比的世界 
    百年之“驿”东京站 
    近江商人与三方好合 
    德川家康与江户遗产 
    为安倍经济学把把脉 
    日本人的座右铭 
    2020东京奥运考验成熟都市的真正价值 
    村田奈津惠舍生救人展人性光辉 
    富士山登录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将实行“国民番号”统一管理 
    留学生翻番 国立大先行 
    日本为什么是“长寿企业”王国?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