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21
字体∶
从真锅获诺奖看日本50年30个奖的底气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21-10-10 22:42:26 阅读人次:238 回复数:0)

  2021年诺贝尔奖揭晓,给日本又传来一个捷报。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员,90岁的真锅淑郎凭其对地球温暖化的出色研究和预言,并开发出数理模型预测地球气候变化的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28位摘取诺奖的日本人。

  
今年诺贝尔奖颁发之际,适值日本的岸田文雄新政权起航。岸田首相在施政纲领中提出了“实现科技立国”的目标,欲对人工智能(AI)、量子等尖端科学技术的研发大胆投资,落实“数码田园都市国家构想”,推动从地方(乡村)做起的数码化,以缩短城乡差距。真锅淑郎获得诺奖,无形中为“科技立国”的重要性背书,提振了日本人的自信心,也鼓舞着年轻人。岸田首相热烈祝贺真锅获奖,称他是“日本国民的骄傲”。

  
早在2001年3月,日本政府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雄心勃勃地提出“日本要在50年里拿下30个诺贝尔奖”。该计划发布后引发不少争议,国外主流媒体以“日本政府口出狂言”来质疑诺奖计划的可行性,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当时也批评政府“没有头脑”、纯属“狂妄之言”,不过他本人在2001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如今回头看,从2000年至今的22年中,有20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井喷式的摘奖态势,表明“50年30个诺贝尔奖”不是豪言,也不是戏言,政府正在胸有成竹地切实推进中。

  
真锅淑郎获奖的气象预报和地球物理,是物理学的偏门,却因为地球温暖化加剧而成为全球关注的显学。预测气象的“数值预报”概念,100多年前已经提出。随着计算模型的精确化和计算机的升级换代,如今可以预测几小时后的局部地区天气情况和数十年后的气候变化。真锅淑郎在1960年代开发的数理模型,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1970~1980年代,日立制作所、NEC及富士通的超级计算机投入使用;如今世界最快的日本超算“富岳”也用于大气研究,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

  
真锅淑郎,1931年出生于日本爱媛县,1953年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球物理学科毕业,1958年在东大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在美国气象局的总循环研究部门(即现在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工作。1997年到2001年,他回到日本,在全球变化前沿研究系统中担任全球变暖研究部主任。2002年,他重回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高级气象学家。

  
作为一名职业地球物理学家,真锅淑郎毕生研究和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超级电脑)的气象模拟,建立了综合模型而使预测全球暖化成为可能。1989年,他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结合“大气流动”和“海洋环流”的气象模型(现称为“真锅模型”)。他用电脑模拟了地球,以科学证据表明,人类的活动正在导致平均气温升高。

  
真锅淑郎是气象预测数理模型的先驱,也是地球物理学领域真正的大咖,现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日本学士院客座会员(院士)。之前,他几乎拿遍了所有专业奖项,包括:藤原赏(1966年,日本气象学会)、Clarence Leroy Meisinger奖(1967年,美国气象学会)、美国商务部Glod Medal(1970年)、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1992年)、Roger Revelle Medal(1993年,美国地球物理联盟)、朝日奖(1995年)、William Bowie Medal(2010年,美国地球物理联盟)、富兰克林奖章(2015年)、克拉福德奖(2018年)。以真锅这样的咖位,成为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实为水到渠成之举。

  
自1901年迄2021年的诺贝尔奖颁发历史中,日本和以色列囊括了大部分亚洲的诺贝尔奖得主。最早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日本人,是北里柴三郎和野口英世,但1901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忽视了日本学者。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是1949年获颁物理学奖的汤川秀树,他鼓舞了战后日本国民的自信心。2002年,大学毕业的民间企业技术员田中耕一获得化学奖,引起了世界性话题。2021年真锅淑郎获得物理学奖,不仅成为气象学(应用物理学的分支)获奖的首例,同时以90岁高龄刷新了南部阳一郎(87岁)与赤崎勇(85岁)此前的纪录。

  
目前,日本是欧美之外获奖最多的国家,已有28人,包括物理学奖12人、化学奖8人、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文学奖2人、和平奖1人。其中3人获奖时已经移籍,即南部阳一郎、中村修二、真锅淑郎均取得美国籍。不过,他们三人都在日本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分别在东京大学、德岛大学、东京大学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即他们都是日本教育的产物,所以一般都被归入日本人获奖者名单。

  
进入21世纪后,日本人的获奖次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1年间已有20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分析这些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可知,超过2/3人出生在二战结束之前;超过九成人在战后接受了高等教育;百分百都在在日本国内读完大学本科,接受了完整的基础和高等教育;超过八成的奠基性成果诞生于上世纪最后三十年,即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年代。已有研究指出,日本在诺贝尔奖中的高得奖率揭示了几个要因:

  
1、日本战后的教育改革为完善基础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高等教育机构的自由而民主的学风则助推了知识创新的风气;2、全社会对知识泰斗和科学巨匠表达最大敬仰,对诺贝尔奖得主给予崇高的社会地位;3、诺奖得主们在求学期间深受老师们精神气质的影响,为了迅速恢复日本的科技竞争力,他们攀登科学高峰、抢占技术制高点的愿望强烈;4、日本的创新成果辈出,得益于国家倡导“科学技术立国”政策的鼓励,也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研发经费的持续投入;5、日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得益于频繁而流畅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独辟蹊径;6、在大部分尖端科学和前沿课题中都活跃着日本人研究者的身影,广种薄收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实力……

  
由于诺贝尔奖的颁发不是立竿见影,越来越倾向于有一个沉淀过程和滞后期,所以日本在过去数十年里诞生的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和知识创新依然有很多获奖的机会。日本在诺奖上实现“50年30个奖”的目标颇具现实性,至少在21世纪上半期的全球科技竞争中,日本不会退出诺贝尔奖的舞台,依然是一个值得敬畏的重量级选手。

  


  
中文导报 第1355期 2021.10.14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21
    金字当头奥运牵手:中日迎来复交50周年 
    儿童补助金:一本好经为什么又念歪了 
    日本支持北京冬奥会是复交纪念试金石 
    疫情风声又紧了,日本守得住防疫成果吗 
    从扩大引进到开放居留:日本需要移民了 
    日本式“躺赢”能否阻止第六波疫情回潮? 
    疫情缓解谨慎开放:后新冠日本机会何在 
    日本政治进入“岸田时代”直面四大考验 
    避免安倍三泡茶是岸田自民党胜选秘笈 
    从真锅获诺奖看日本50年30个奖的底气 
    岸田内阁起航:宏池会政治血脉揭新篇 
    孟晚舟获释回国:中美博弈何时峰回路转 
    总裁选胜利方程式:小泉模式VS安倍模式 
    911恐袭20周年:无休止的战争并未终结 
    菅义伟提前弃选:为数不多的明智选择 
    岸田文雄对决菅义伟:总裁选赢面几何 
    疫苗依赖成日本走出疫情困境的杀手锏 
    东京奥运会闭幕:日本成功传递接力棒 
    避免超级传播是东京奥运会成功的标志 
    打开东京奥运会的正确姿势:前瞻与守望 
    伤痕累累的东京奥运会值得一声祝福吗 
    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东京奥运会的坚守 
    热海爆泥石流灭顶之灾:防灾是门必修课 
    风雨如磐初心不改 服务人民复兴民族 
    拜登欧洲行步步进逼 中国航天梦招招实锤 
    G7大舞台:多国政要争相抢镜各取所需 
    自民党3A再集结:安倍能否东山再起? 
    痛悼陈焜旺老会长:其志永续昊天长存 
    悼念缅怀逝者:理解真正的“人间值得” 
    狼来了:七普调查敲响人口增长拐点警钟 
    中美出动向:全球疫苗博弈进入新阶段 
    日本三度施放 “紧宣”杀手锏会有效吗 
    追随美国围堵中国 日本真是勉为其难 
    从东奥到冬奥:反对奥运政治化的国际杂音 
    从紧宣到蔓防:日本抗疫陷同义反复怪圈 
    圣火传递开启一场“不完全”奥运旅程 
    中美2+2交锋:展示东升西降诠释平视外交 
    美日印澳四方首脑会谈为何备受关注? 
    东日本大震灾十周年:一道永难愈合的伤口 
    日本解禁紧急事态后必须聚焦三件事 
    东京奥运会誓为女性平权树立新典范 
    森喜朗为失言引咎 望继任为东奥担责 
    严防疫情不懈怠:过快乐平安的春节 
    期待东京奥运会成为战胜疫情的奇迹 
    拜登的美国能给世界带来新可能性吗? 
    新冠一周年:世界永失我爱人类唯有自救 
    日本重启紧急事态:亡羊还能补牢吗? 
    跨越新冠历史分水岭:辛丑金牛揭新篇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