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6
字体∶
动荡的中东迎来了合作发展的中国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6-01-24 23:39:52 阅读人次:800 回复数:0)

  

  
新年伊始,东亚两大热点地区朝鲜半岛和台湾岛出现异动,给人以变生肘腋之感。1月6日,朝鲜宣布首次氢弹试爆成功,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向中国示硬、向美国扬威之举震惊世界;1月16日,台湾领导人大选,民进党大胜引发蓝绿变天,蔡英文即将上台执政为两岸关系带来挑战。

  
然而,即使面对如此压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却丝毫不受影响,新年首次外访便走进中东,相继访问了沙特、埃及、伊朗三个重要国家,更在阿拉伯联盟总部发表演讲,表明中国愿意向整个阿拉伯世界伸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橄榄枝。

  
1月19—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中国领导人大规模走进中东,将有力提升中国同上述三国以及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务实合作,有助于塑造中国在中东事务中的新角色。当然,舆论看好中国担任调停人角色,希望缓解中东紧张局势,但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首要是确保石油来源,同时看重经贸关系,谋求合作共赢,关键在于确保“一带一路”沿边局势稳定。

  
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足迹遍布除中东以外的所有地区,这次中东之行则实现了中国整体外交布局的最后一环——这是习近平第一次对中东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也是西亚北非地区爆发“阿拉伯之春”动荡五年来首次迎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访问。

  
中国领导人访问中东,以点带面,波及全局。习近平先后访问了中东地区的区域大国沙特、埃及、伊朗,并在出访前后的多个场合,分别谈到了中国与沙特的新五年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新行政首都建设,以及伊朗经济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等战略和愿景的对接等,将彼此发展联系在一起,也让彼此在产能、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实现对接,优势互补。

  
值得关注的是,1月16日伊朗落实伊核协议、正式摆脱国际制裁;1月23日伊朗就迎来了第一位外国首脑习近平,中国领导人时隔14年再访伊朗。中伊两国一直保持良好关系,随着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得以执行,中伊经济合作将进入新阶段。西方观察家分析称,习近平访问伊朗意味着北京已在德黑兰占得“先手”。在国际制裁解除之后,即将对外全面开放的伊朗或成为全球疲软的经济大势中最大的潜力股,习近平在关键时刻率先抵达德黑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东位于亚欧非三大陆之间,为三洲五海之地,在历史上扮演着沟通者、联结者的角色。但中东地区长期受困于宗教问题和民族纠纷,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还有多种外国势力的渗透影响,都使得中东沦为乱局和泥沼的代名词,也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本次习近平出访中东,除了分别同三个地区大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合作项目以外,他在阿拉伯联盟总部的演讲,被视作中国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立场宣讲和政策总揽,引人关注。

  
习近平的阿盟演讲,充满了中阿智慧和务实举措:一是提出了中东和平问题的中国主张,以发展建设点题破局,入情入理;二是提出了四点建议共建“一带一路”,投入真金白银,追求互利共赢;三是提出“百千万”工程促民心交融,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

  
针对中东问题最突出的“巴以和平进程”和“叙利亚危机和平解决进程”,习近平呼吁停火和政治对话,还代表中国向巴方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并向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利比亚、也门人民提供2.3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国在中东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谋求填补真空”,得到了饱受动荡的中东国家强烈共鸣。

  
中国将向中东地区提供150亿美元专项贷款,提供100亿美元的商业贷款,以促进中国和中东地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习还表示,中国将与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共同设立2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

  
为实现中东和平进程,中国提出了切实举措:建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组织100名宗教界知名人士互访,加强中阿网络安全合作,提供3亿美元援助用于执法合作、警察培训等项目,帮助地区国家加强维护稳定能力建设。

  
习近平还提出了增进友好的“百千万”工程,包括开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译、邀请100名专家学者互访、提供1000个阿拉伯青年领袖培训名额、邀请1500名阿拉伯政党领导人来华考察、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培训名额、落实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等。

  
中东占据地缘优势,更蕴含丰富的地质资源。储量巨大的石油关系着全球经济运行命脉,提升了中东的政治分量,但地区国家之争和外部力量插手,又加剧了中东的安全隐患。这一次,中东迎来了以合作发展为关键词的中国,可能揭开历史新篇。中国与中东经济互补性高,更强调互利共赢的发展方式;中国尊重所在国的传统价值、文化形态和制度模式,习近平中东三国行被定位为“和平之旅、合作之旅、文明互鉴之旅”,可见一斑。

  
当然,在中东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中国一贯追求平衡而不站队的外交目标,绝非轻而易举,也会面临暗礁。此前,由于担忧陷入中东乱局,中国对于大多数地区冲突都恪守谨慎保守态度,因此失去了市场。习近平中东之行施放大手笔,一举砸下550亿美元,意味着北京的中东政策转向大胆积极,势必也将面对风险和摩擦。迄今,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从未达成过意识形态、国家性质、地缘政治阵营方面的一致,中国对中东放手投入效果几何,将接受时间的检验。

  
中文导报 第1080期 2016.1.28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6
    2016国际大变局深刻影响中日关系 
    华裔少年世青赛夺冠带来几多启示 
    朴槿惠一声叹息韩国政治一地鸡毛 
    中日不可错过重建互惠关系新契机 
    APEC应该成为RCEP和TPP的融通平台  
    特朗普总统值得美国和世界期待吗? 
    朴槿惠走不出韩国总统的政治魔咒 
    杜特尔特的反美亲日和华能够走多远 
    从诺奖看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从日本人频获诺奖再看中国人机会 
    中国欢度国庆日本开启喜迎模式 
    如何看待中日共同舆论调查结果 
    莲舫当选党首:拼颜值还是靠才华 
    911事件十五年以来的世界与中国 
    G20峰会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三国外长会议为缓和关系做铺垫 
    为里约奥运会喝彩相约东京再见  
    巴西里约打造自由快乐奥运典范 
    改变日本就从东京都知事选举开始 
    “独狼式”恐袭蔓延世界不容小觑 
    南海仲裁案证明和谈是唯一出路 
    执政党跨门槛日本修宪之门洞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展中国外交雄心 
    英国公投脱欧给出的现代启示录 
    睿智儒雅正直:世间已无吴建民 
    为华裔二代唱响中文歌点赞喝彩  
    大和君走失拷问教育的边界何在  
    奥巴马首访广岛给出什么政治示范 
    不承认政治基础何以摘两岸成果 
    一个小人物之死何以引爆舆论场 
    日本的外交机会主义还能走多远 
    在日华人驰援熊本透露重要社会信息 
    举国为熊本守望 救灾让干扰走开 
    4.8新政终结海淘避税推动行业洗牌 
    安倍经济学临危履薄正在走向终结 
    民进党成立:日本政界再编揭新章 
    从朱镕基悼宫崎勇看中日互学之道 
    震灾5周年:灾后复兴任重道远 
    中国两会报告关注民生提振信心 
    从全球化高度认识鸿海收购夏普 
    朝鲜半岛战云下的中国应对之策 
    日本股汇双煞 安倍经济学危矣 
    春节走向世界展现新民俗新时尚 
    2016中国节尽显华人气魄和力量 
    动荡的中东迎来了合作发展的中国 
    台湾“三无大选”动了谁的奶酪 
    核武朝鲜是中国的挡箭牌还是负担 
    岁月有情逐梦想 星光引路照前程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