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4
字体∶
2014中日关系摸索重建“新常态”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4-12-19 19:50:50 阅读人次:921 回复数:0)

  2012年,日本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使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40周来最低谷;2013年,中日政治外交危机全面升级、海空对抗走到擦枪走火边缘,外媒评论“中国和日本已走过不归点”。为了避免正面冲突、降低危险系数,2014年的中日关系在对抗中寻求缓和机遇,在危机中协商管控机制,在新形势中摸索重建“新常态”的可能性。

  
所谓“新常态”,原指世界再也无法回到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前的正常状态,“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成为新常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今年初指出,世界经济陷入“新平庸”,是走向复苏还是面临新危机,具有相当不确定性。2014年,世界迎来新平庸,美国进入复苏期,中国进入新常态。显然,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是适应“新常态”之年;对于中日关系来说,则是重建“新常态”之年。

  
2014年,尽管中日对立依然严重,但相比于2013年的喧嚣与骚动,已经显出几分沉静与理性。以实现中日首脑会谈为目标,双方开始了谨慎的接触,启动了多层面交流。最终,中日首脑在11月的北京APEC期间握手会晤,“习安会”解冻中日关系,而此前达成的四项原则共识,为首脑会谈铺路,为改善关系护航。对于“习安会”,有媒体解读其还停留在形式与礼仪层面,但这个“看得见的形式”无比重要,有助于中日关系进一步缓和对立、充实内涵,达成新平衡,进入新常态。

  
如果说,2012年日本“购岛”的破坏性堪比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么重建“新常态”也意味着中日关系再也回不到2012年“购岛”以前的“旧常态”,而是面对新冲突、对应新局面,需要新设计,建立新平衡。在2014年,中日达成四项原则共识、习安会解冻中日关系、年末大选助推安倍获得长期政权,为中日关系继续摸索进入“新常态”创造了有利环境。

  
以2014年为起点,中日关系正在迈入“新常态”时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钓岛新常态:2012年以前的状态是日本对钓鱼岛实效支配,中国船只不进入钓鱼岛12海里区域,中日在双方人员不登岛方面形成默契;但日本“购岛”以后,旧的默契和平衡被打破,中国海警船突破了12海里警戒线,主权巡航常态化,中国还划设了东海防空识别圈,铸成了新的既成事实。尽管中日以各自表述的方式形成了事实搁置,但钓鱼岛海域的中日攻防态势与“购岛”之前不可同年而语,日方除了习惯并接受这种新常态,别无选择。

  
2、政治新常态: 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关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以“中日友好”为主旋律,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日走出了蜜月期。特别经过近两年的对峙,中日需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反思教训接受现实,“战略互惠”将成未来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中日不会再为了追求友好而友好,因为“友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另一方面,中日也不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剑拔弩张的对立状态,因为“合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两国将在利益博弈的基础上,进入正常的国家关系行列,是为新常态。

  
3、经济新常态: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实力稳步上升,中日两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出现翻转,中国经济规模在2013年接近日本的两倍,今后只会日益拉开差距。经济规模和实力对比是国家关系的基础,中日两国在贸易、投资、观光、交流、国家软实力各方面正在出现升降式的地壳变动,双方都需要调整国民心态和国家定位,去适应经济上的新常态。

  
4、历史新常态:千年以来,中国曾是亚洲唯一大国,历史地位超群,广受尊敬和推崇;明治维新以后,中国衰败,日本赶超,崛起为亚洲强国。过去150年里,中日一弱一强,日本雄踞亚洲唯一发达国家地位。但21世纪以来,亚洲迎来了中日两强时代,两国关系出现了摇摆和不平衡。今后,中国不仅重回亚洲强国,也会成为世界强国,中日的强弱关系和历史地位发生逆转,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新常态。

  
5、关系新常态:中日关系在过去数年以政治挂帅,经历了斗而不破的历练,遍尝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冷经凉文温”之苦。事实表明,中日关系应该拥有“政冷经热”的胆气、“政冷文热”的血脉,无论什么情况,让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成为关系新常态,这是大多数人的愿望。2014年,将近250万中国人访问日本,创造历史新纪录,也成为促进中日缓和不可或缺的一股强大暖流。中日互相增进理解,缺少不了媒体报道,更需要落实“用脚丈量、用眼观察、用心体验“的关系新常态。

  
从中日大历史的视野出发,2014年的“习安会”开启了中日关系迈向新常态的第一步。厉以宁解释什么是“新常态”时说,新常态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借以描述中日关系新常态,就是顺应历史潮流办事,是怎么样就怎么办,不拧巴,不粉饰,不敌视,不对抗,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这就是中日关系新常态;中日关系进入常规发展轨道,通过互利合作、携手发展来贡献地区和世界和平,这就是中日关系新常态。

  
中文导报 第1028期 2014.12.25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4
    2014中日关系摸索重建“新常态” 
    安倍长期政权或展露政治灵活性 
    日本大选:安倍自民党一石三鸟 
    国民党惨败让台湾面临新变局 
    高仓健的硬汉形象依然是男性标杆 
    安倍提前选举只为收割政治红利 
    APEC成为改善中日关系重要契机 
    日银再放水:背水之阵还是饮鸩止渴 
    中国外交深耕欧洲具战略眼光 
    诺贝尔奖的中国机遇在哪里 
    勿忘友好纪念日中日需要正能量 
    中日首脑会谈聚众望期待有所归 
    阿里巴巴的成功究竟是谁的胜利 
    期待朝日继续点亮自由派言论火种 
    细解安倍改造内阁的五个数字依据 
    民间交往用脚投票破解中日僵持 
    与极端主义斗争是全世界的责任 
    安倍须以行动为首脑会谈开启大门 
    中国“打虎记”最终指向依法治国 
    安倍邯郸学步:竞逐影响力何时休 
    金砖银行为打破战后金融秩序扬帆 
    让价值判断成为文化理解的基本取向 
    中韩蜜月重塑东北亚区域格局 
    中日关系需要走出“失去的十年” 
    重新检证“河野谈话”能改变什么? 
    巴西世界杯:热闹不只是他们的 
    胜又拓哉杀人案暴外国人政策盲点 
    亚太安全形势正走到十字路口 
    中文导报千期纪念:春华秋实风物常在 
    日本自我解套甘当新冷战急先锋 
    中国走进非洲50年:打造合作升级版 
    全世界都看懂了奥巴马外交困局 
    “岁月号”沉船灾难暴露现代化短板 
    三大共同体勾勒亚洲发展路线图 
    从佐村河内到小保方:一伪万事休 
    欧洲成中国远交近攻最重要选项 
    中国外交重获关键第三方从容地位 
    两会促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珍惜你的眼泪那是生者的飨宴 
    昆明暴力恐怖袭击引起人神共愤 
    “安倍经济学”响起了警钟 
    张王会开启两岸“府议”先导 
    把体育还给冬奥会让政治走开 
    从食品恐怖主义看日本安全崩溃 
    海外华人成推动春节国际化主力 
    让反腐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 
    中国的目标不在身边在远方 
    今天的风不在昨天的方向上吹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