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1
字体∶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1-06-06 18:51:56 阅读人次:1516 回复数:0)

  

  
中国金花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势如破竹,横扫千军,一举登顶,如愿折桂。这是李娜个人、中国网球,乃至整个亚洲夺取的首个大满贯单打冠军,意义非凡。

  
以澳网、法网、温网、美网四大公开赛为巅峰代表的网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运动,是带有贵族化气息的非大众运动,是象征着新潮和时尚的运动,更是美和力量完美结合的运动。鉴于网球大满贯赛事的个人化程度、全球影响力、吸引观众的层次、以及冠军头衔的国际认可度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国内外舆论都认为,中国选手在网球上取得大满贯赛事单打冠军甚至亚军,其含金量超出奥运会冠军。而且,李娜本次夺冠,是职业网球运动开始一个半世纪以来,在这项源起西方,并被西方垄断的运动中首次有亚洲人攀上巅峰,其创造历史的辉煌战绩将开启新时代。

  
在法网夺冠的李娜已是29岁“高龄”的老运动员,但她的运动成绩却与日俱进,同年龄形成对照,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网球 “放单飞”之后更是突飞猛进。李娜在2006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创造了中国首个大满贯赛事八强; 2011年悉尼网球精英赛,李娜夺得中国网球首个WTA顶级巡回赛单打冠军; 2011年澳网公开赛,李娜成为第一个闯入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选手。在本次2011年法网公开赛上,李娜先成为四大满贯赛均闯入八强的唯一一名中国人;其后击败阿扎伦卡挺进四强,追平亚洲选手参加法网的最好成绩;半决赛击败莎拉波娃后,她在半年内两次杀入大满贯决赛;最后,李娜在决赛中一气呵成,以2-0击败卫冕冠军、意大利名将斯齐亚沃尼,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赛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也书写了中国网球灿烂的辉煌时刻。凭借本场胜利,李娜的世界排名将升至世界第四,追平日本选手伊达公子保持的亚洲选手纪录。

  
李娜折桂法网,获得了无上的个人荣誉,实现了中国人的大满贯梦想,也为经济快速发展、实力迅速提升的中国的体育事业桂冠镶嵌了一颗梦寐以求的、与国力相符合的、充满含金量的明珠。过去十余年来,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体坛的崛起和突破,不仅改写了运动历史,也改变着中国形象。有分析指出,“从年初进入澳网决赛,李娜已经成为中国体育新名片、甚至是中国的新名片,一个开放的、自信的、强大的中国的新名片。继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丁俊晖的准度后,李娜代表了中国的力度!鉴于网球在世界上的地位,尤其在欧美发达地区,李娜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上述中国明星。”可以肯定,跃升为国际性明星的李娜,正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新旗帜。

  
全世界每年的赛事成千上万,中国运动员参赛者层出不穷,摘取一、两个冠军已是日常饭菜寻常事。但是,那些有历史意义的夺冠却完全不同,其所满足的期待感、开创的时代性始终让人热血沸腾,欢呼不止。这样的胜利,比如神枪手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摘取中国重返奥运后的第一金;棋圣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一夫当关,连续五届夺魁;中国女排实现黄金五连冠;姚明进军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成为MBA中心人物;刘翔在被西方垄断的田径场上刮起黄色旋风,在110米跨栏上夺奥运冠军、再破世界纪录,等等。这些胜利的意义不仅在于成绩和奖牌,更在于打破成见,向世界证明欧美人行,中国人也行、亚洲人也行、黄种人也能行。李娜法网折桂,就是一次这样的胜利,是一次让半个地球刮目、让半个地球骄傲的胜利。

  
伴随着经济高速成长,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是高歌猛进。以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并夺得金牌和奖牌第一为标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但是,中国长年实施的举国体制还是受到诟病,并显示出不可能包治百病包练百样的缺陷。特别在一些个人化项目、市场化项目上,举国体制的局限很明显,甚至成为发掘个人能力和提升项目水平的障碍。在纯粹以个人能力决胜负的网球方面,中国职业网球发展尚不成熟,国家化培训体制遭遇瓶颈,反倒是放飞之后让人焕发出生机。李娜、郑洁、彭帅等人近年获得“单飞”后屡创佳绩,尤其是李娜获得中国首座大满贯赛冠军,势必加快中国网球的发展进程。

  
李娜法网折桂,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她表示明年还会来,目标当然是卫冕。李娜获得大满贯奖杯,是一个镌刻历史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体育在获得技术和力量优势之后,正在寻求智慧和美感上的突破,并通过团队协作而实现综合性的整体提升。一名伟大运动员是如何诞生的?首先必须有一项伟大的运动提供施展平台,接着是个性、能力、训练、管理,当然还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包括国家实力、竞技水平、运动环境等。李娜生逢其时,她开创历史纪录、承载国家荣誉的挑战仍在继续。

  
中文导报 第858期 2011.6.9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1
    中日关系向复交40周年平稳过渡 
    中国入世十年历风雨现彩虹 
    今天,你微博了没有? 
    奥姆审判之外的社会责任何以终结 
    东亚峰会真正成为全球舞台 
    日本投身TPP谈判搅动亚洲格局 
    欧洲模式能否跨过主权债务这道坎? 
    魏巍死刑并未终结福冈惨案 
    培养自我觉悟 应对增税挑战 
    世间已无史蒂夫·乔布斯 
    天宫一号勇为人类航天事业接棒 
    华文传媒面临全媒体和大联合时代 
    SMAP唱响中日邻里情亚洲一家亲 
    震后半年祭:灾后复兴前路漫漫 
    911十年祭:世界依然伤不起 
    政坛野百合野田佳彦迎来春天 
    日元汇率创新高难成全球避风港 
    日本防卫白皮书表露危险信号 
    动车脱轨之于中国的隐喻意义 
    关帝镇座150年成华人精神护身符 
    日本足球让中国羡慕嫉妒恨吗? 
    航天事业应是全人类共同的承担 
    京沪高铁时代展示中国速度 
    超级计算机:旭日重新升起 
    中国面对南海风云需要展示肌肉 
    日本震后百日 纠结挣扎依旧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中田庆雄和属于他的时代 
    温家宝访日雪中送炭传递信心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拉登之死:庆父既亡 鲁难何已? 
    旅日华人成为人道援助生力军 
    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凸显中国自信 
    让社会信心成为灾后复兴牵引力 
    爱心无国界 救援有世界 
    灾后复兴从克服风评被害开始 
    不屈的日本将从灾难中崛起 
    跨越一切分歧 互助救灾当头 
    让“幸福”成为中国人的终极关怀 
    最大撤侨行动考验中国的决心和能力 
    日本政局风云急国家危机深 
    中日携手是孙中山百年未竟之梦 
    春节消费成中日良性回复起爆剂 
    春节的力量凝聚民族感染世界 
    日本面对中国跃进需改变心态 
    领事馆置地受阻成社会心理风向标 
    盼中日关系实质改善低开高走 
    在日华人发展空间与时俱广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