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1
字体∶
领事馆置地受阻成社会心理风向标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1-01-17 19:41:22 阅读人次:1592 回复数:0)

  

  
最近,中国驻新潟、名古屋总领事馆在日购置土地建造永久性馆舍计划,在民间压力下受阻,成为衡量日本人对中社会心理的风向标。

  
中日撞船事件发生后,受到重创的是国民感情、是两国人民的亲近感。日本内阁府去年12月公布有关外交政策的国民舆论调查显示,对中国“有亲近感”的日本人仅占20.0%,比上一年下降了18.5个百分点,创下1978年实施该调查以来的新低;对中国“没有亲近感”者高达77.8%,增加19.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这成为中国驻新潟、名古屋总领事馆置地建馆计划受阻的重要社会背景。

  
其实,中国总领馆置地建馆受阻不是孤立事件。去年,在日中国人在东京池袋拟建新中华街遭反对;近来,日本对中国人投资日本的土地、山林等怀有警戒心,都是基于同样的社会心理,即中国迅速崛起引起了日本人不安,而且这种不安持续扩散后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日本社会的闭塞感使得普通国民对近在身边的“中国”的到来表现出惊惧,也让中国人在日本做任何事不仅要面对市场的标杆,还要面对政治的壁障、社会的压力。

  
日本右翼确实很嚣张,经常发表一些非理性言论,如自诩为右翼代言人的樱井良子最近又信口雌黄称 “中国人留学生可能成为反日工作员”,除了污蔑就是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近反对中国在日购地的联署名单中、在反华抗议的游行队伍里,不仅有激进的右翼分子,也出现了普通的公司职员、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家庭主妇、老年人等,这说明对中国失去亲近感乃至产生反感的日本人的社会圈在扩大、基础层在加厚,这是一个危险的动向。

  
自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来30多年,中日关系经历了“蜜月期”、“磨合期”、“冷战期”,迄今跌至关系最冷阶段。中国在日置地建造总领馆不是第一次,完全有前例可以参照,是合理合规的商业行为。但在政府关系和民间感情全面冷却的时期,正常的商业行为会受到民族主义的审视和政治意识的拖累,日本的行政系统会在民意面前止步不前,日本人的大众心理则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有益论”之间再次摆向前者。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小泉原首相屡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中国经济崛起国力增强,中日国民感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宕荡起伏,总体走势是日渐低迷。2001年开始小泉连续六年参拜靖国神社、2005年中国民众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2007年中国有毒饺子输日引骚动、2010年中日发生钓鱼岛撞船事件,中日国民感情在接二连三的不测事件中遭受打击,成为无奈的受害者。日本人对中亲近感日益低下、警戒感不断上升,成为令人心痛的现实。

  
事实上,这种狭隘的反中、嫌中的警戒感,对于中日互惠交流是一种阻碍,对于日本呼唤“平成开国”以重建国民意识的努力更是一种伤害。老龄少子化对于日本来说已经不是趋势,而是现实。要改变这种现实,惟有实现开国,包括吸引外来人口、吸收外来资金。吸引人口,即开放旅游,开放劳动力市场;吸收外来资金,则涉及政策关乎胸怀。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日本吸纳外资数额极少。以2006年数据来看,投资日本的外资金额只占当年日本GDP总额的2.6%,而当年韩国的外资比例达到18%,英国更是高达40%。可见,日本在吸收外资方面还有很大潜力。但是,外资之所以难进日本,除了行政条规方面的限制外,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有社会心理上的拒斥感。比如,外资兼并日本企业往往被夸大为“买收”日本,中国人购置日本土地则被解读为“侵吞”日本。如果这样的大众心理得不到释怀、这样的媒体报道方式不被打破、这样的行政指导不被消解,菅直人首相倡导的“平成开国”或许只能成为口号。

  
回到中国总领事馆置地建馆受阻问题,这里面显示了日本的社会心理,也隐含了现时的政治气氛,但这种状态不是永久性的。中日关系会转暖,民间心理会改善,一切都是事在人为。总领馆终究要建,其前提是把民间的“反对”化为“赞成”,中方向当地居民做出沟通说明和寻求理解必不可少。总领事馆是国际交流基地,会带来人流和人气,对活跃社区交流、繁荣地域经济都是百利无害的。如果日本的地方民众能够放大胸怀、放宽眼界,平心静气地考虑一下,或许问题不难迎刃而解。

  
中文导报 第839期 2011.1.20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1
    中日关系向复交40周年平稳过渡 
    中国入世十年历风雨现彩虹 
    今天,你微博了没有? 
    奥姆审判之外的社会责任何以终结 
    东亚峰会真正成为全球舞台 
    日本投身TPP谈判搅动亚洲格局 
    欧洲模式能否跨过主权债务这道坎? 
    魏巍死刑并未终结福冈惨案 
    培养自我觉悟 应对增税挑战 
    世间已无史蒂夫·乔布斯 
    天宫一号勇为人类航天事业接棒 
    华文传媒面临全媒体和大联合时代 
    SMAP唱响中日邻里情亚洲一家亲 
    震后半年祭:灾后复兴前路漫漫 
    911十年祭:世界依然伤不起 
    政坛野百合野田佳彦迎来春天 
    日元汇率创新高难成全球避风港 
    日本防卫白皮书表露危险信号 
    动车脱轨之于中国的隐喻意义 
    关帝镇座150年成华人精神护身符 
    日本足球让中国羡慕嫉妒恨吗? 
    航天事业应是全人类共同的承担 
    京沪高铁时代展示中国速度 
    超级计算机:旭日重新升起 
    中国面对南海风云需要展示肌肉 
    日本震后百日 纠结挣扎依旧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中田庆雄和属于他的时代 
    温家宝访日雪中送炭传递信心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拉登之死:庆父既亡 鲁难何已? 
    旅日华人成为人道援助生力军 
    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凸显中国自信 
    让社会信心成为灾后复兴牵引力 
    爱心无国界 救援有世界 
    灾后复兴从克服风评被害开始 
    不屈的日本将从灾难中崛起 
    跨越一切分歧 互助救灾当头 
    让“幸福”成为中国人的终极关怀 
    最大撤侨行动考验中国的决心和能力 
    日本政局风云急国家危机深 
    中日携手是孙中山百年未竟之梦 
    春节消费成中日良性回复起爆剂 
    春节的力量凝聚民族感染世界 
    日本面对中国跃进需改变心态 
    领事馆置地受阻成社会心理风向标 
    盼中日关系实质改善低开高走 
    在日华人发展空间与时俱广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