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09
字体∶
新中国60年的复兴与承担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9-10-12 19:43:49 阅读人次:1336 回复数: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经历曲折磨炼,也获得成长发展。当年,诗人胡风满怀激情地豪迈讴歌“时间开始了”;今天,中国人昂首挺胸,充满自信地迎来辉煌时刻,不仅可以自豪地为国家进步打分,沐浴来自世界的赞许目光,更坦然接受历史的检阅——今天的中国开始展现出强国的姿态、盛世的模样,正在走向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60年前,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其内涵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时代的考验得到不断深化,迄今变得异常清晰而明确。中国人民站起来,包括经济翻身、国家崛起、民族复兴、文明承担。

  
就在新中国喜庆60华诞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胡锦涛在四大国际峰会上阐述了中国的立场,成为讨论和解决全球性危机不可缺少的重要声音。新中国60年的发展规模,尤其是近30年的建设成就,气吞山河、惊艳世界,为强化中国立场提供了底气和能力;新中国建国60周年大庆之际,又遭遇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全球金融秩序重组、气候变异、核扩散威胁等重大问题,充满挑战,也面对机遇。

  
作为一个经济实体,60华诞的新中国实力强劲,发展势头锐不可挡。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坐三望二,并在多种经济领域上升为世界第一。日本在40年前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一度想冲击“世界第一”宝座,但功败垂成,一蹶不振,如今不得不把接力捧交给后发优势明显、增长势头迅猛的中国。中国晋升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然尚需时日,但中国人在经济上大翻身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过程还将延续下去,因为中国人认定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中国依然自我定位成“发展中国家”,但显然不再甘当“第三世界”代表。中国正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谋求更多的话语权、定价权,还有规则制定权。中国已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并被忽悠成“中美共治世界”的Chimerica概念的构成部分。这个直观性概念,表面描述了“中美经济共生体”的经济现实,背后却不乏想象和暗示的政治寓意。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但是中国持有的价值观是否有说服力,中国实行的政治体制是否有示范性,这都是中国成为真正的全球性政治大国不可缺少的前提。60年来,新中国探索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遭遇过挫折,也取得过成功,这份努力已在经济发展上获得回报,能否在政治上结出硕果、影响世界,将是今后的课题。

  
作为一个文明实体,中国是“轴心时代”的四大文明发源地区之一,经历了数千年兴盛和沉沦的轮回,却血脉永续,如今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发展和复兴,对于全世界来说,其意义不仅提供经济引擎和政治力量,更在于承担起东方文明创造性发展的历史责任。中华文明将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价值、制度文明和工商业成果,让和平、理性、包容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一起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底板。相对于经济体的实力、政治体的示范效应而言,文明实体更需要魅力和感召力。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只是在文明承担之路上迈出了一小步,此去道路漫长而险阻,但天降大任于斯人,中国已具备了“舍我其谁”的气概和使命感。

  
建国60周年大庆,确是一个重要的时刻。立足当今,回望1949年,中国人拥有足够的理由和情怀来体验梦想成真的喜悦;不过若是奉高追远,展望下一个30年或60年,中国人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只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通过点”,生活永远在别处,目标永远在远方。

  
中文导报776期 2009。9。30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9
    全球减排为何知易行难  
    关注年末中国外交三人行 
    削减留学生事业预算应该缓行  
    中国式减排探索发展新路 
    林同春留下战后世代精神遗产  
    奥巴马东亚行与中美日未来  
    从中日并购再论日本价值  
    华商向上提升汇聚成长动力 
    打造华人高尚社交新平台 
    为世界提供日本式向往  
    诺贝尔奖离中国人又近一步  
    让北京时间和中国步伐成为世界尺度  
    新中国60年的复兴与承担  
    重新认识日本的价值  
    期待民主党治国理想改变日本 
    日本大选:历史转换的瞬间 
    救灾政治学笼罩台湾风灾  
    华人在选举中提升参政意识  
    华人将大幅受益于民生选举 
    中日沟通就在一问一答之间 
    日本选民面对烂与更烂的选择 
    中国人在日重要性与日俱增 
    面对生活压力警惕悲剧爆发 
    中国因素为日企脱困输入信心 
    从Chaiwan概念看两岸统合前景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进退维谷  
    中日刑事共助开启新声 
    让援助灾区成为可持续行动 
    卢武铉之死与陈水扁的生 
    从环保点数感受绿色经济  
    川震周年祭:历史没有翻过去 
    活力中国:从阅兵式到汽车展 
    东京申奥的开放性时代意义 
    绚烂樱花盛开又一年 
    日本草木皆兵背后的深意 
    期待中国在G20峰会有所作为 
    危机之下何以保民解忧纾困 
    日本二次开国寄望中国  
    中国成世界经济大国新契机 
    80后中国留学生开始发威 
    为外国人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 
    主流关注华人的时代来临了 
    在危机中活出自己最美  
    从给付金看外国人的权利与义务 
    挑战海外华文教育的极限  
    春节:重拾记忆感受现实  
    新年筑地市场风波启示 
    2009点燃心中的长明灯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