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08
字体∶
奥运近了 中国准备好了吗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8-08-11 15:36:37 阅读人次:1640 回复数:0)

  

  
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近在咫尺,全中国已经点燃奥运激情,全世界都会感受奥运气氛——八月,将是名副其实的“奥运月”。

  
北京奥运的脚步近了,作为主办国的中国准备好了吗?从短期来看,自2001年那个火热的夏天见证中国申奥成功以后,中国一直紧锣密鼓地展开奥运筹备工作,进入2008年更是全力冲刺,如今已届万事俱备;从长期着眼,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成长社会进步30年,都在为有朝一日能举办一届体现国家实力和人民素质、让世界满意和国际首肯的奥运会而做着准备。十年磨剑终不悔,百年奥运梦成真——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临了。无疑,盛典揭开面纱、礼花绽放夜空之前的等待,是安静的,又是澎湃的。让我们静静守候,共迎那个辉煌的时刻。

  
为了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中国已做出充分准备。这些巨大投入的最终成果,不仅表现为触摸得到的硬件设施、感受得到的组织运营,更体现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准备上。奥运近了,所有的投入和筹划将要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验,中国准备好了吗?

  
在奥运筹备过程中,最让中国人引为自豪的是那些出类拔萃的、昭示中国社会发展和国民心态变迁的标志性建筑。与奥运会相关联的北京国际机场“新航楼”、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等四大建筑,尽显中国的开放、活力、辉煌、气派,还有未来性。整个奥运工程的硬件准备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剩下的唯有期待在这个舞台上挥洒的国家演出、在这些场馆中展开的国际竞技将会多么精彩。

  
奥运会的软件准备可能比硬件建设更加烦难,更加细致,也更考验主办国的能力。奥运会的组织、运营、后勤、安保、环境、舆论等,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在本质上反映出政府的执行能力、社会的发展水平、公民的群体素质,也蕴含着文化的软实力。中国在奥运软件的准备上,肯定也是投入巨大,期望甚殷。可以预计,奥运会的整体运营将确保顺利畅行,但软件准备再充分也回避不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挑战。昆明、上海等地连续发生公共汽车爆炸事件,甚至在奥运赛事门票最后发售时出现的混乱场面,都在提醒主办方不能因为怕露拙而藏拙,要防止百密一疏,要做好更充分的保障和准备。

  
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洗礼,官方和民间对奥运会的心理预期都有了重新调整。在硬件和软件之外,提倡恰如其分、适合国情的心理准备,也许更有助于北京奥运取得成功。北京政府依然强调办好奥运会是头等大事,但“办成历史上最成功、最完美奥运会”的定位已下调至“以平常心举办奥运会”,追求办好一届“平安奥运”。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表示,平安奥运是北京奥运成功的最大标志,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最好机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承认中国政府不担心负面报道,中国将以开放心态迎接国际舆论。

  
在奥运成绩方面,中国期望金牌总数超过美国以成就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的美梦正在双脚落地、自卸包袱。权威体育官员明确表示:从根本上说,我们还不是体育强国,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在田径项目上,我们只有刘翔,在游泳项目上看不到多少希望。诸如“刘翔输了,将是中国人的灾难”这样的报道近来频频出现,从反面提醒着刘翔也可能输,热情的中国民众必须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来面对赛场上任何出乎预料、有违期待的结果。不过,即使这样,北京奥运会依然会走向成功。

  
北京奥运近了,中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仍在争分夺秒、一丝不苟地进行中。硬件、软件,还有心理准备,都需要战略藐视和战术重视。放松心情、放下负担,不意味着放低标准、放弃责任。中国的准备是充分的、自信的,中国的一切努力将在奥运月里得到检验。

  
中文导报721期 2008。8。1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8
    2008变化之年孕育生机 
    中日韩峰会开亚洲新局 
    中文导报坚守华人主场  
    开放从改变国民意识做起 
    改革研修生制度刻不容缓 
    陈水扁在劫难逃回归宿命 
    伟大的总统向奥巴马招手 
    陈云林访台 来而不往非礼也 
    关注二代华人的提前绽放 
    个人损失或成有价值学费  
    从观光立国到移民立国 
    导报电子版 媒介新空间 
    毒奶粉摧毁中国食品安全信心 
    中华街百年计重在树人 
    企业海外上市何所求 
    从福田辞职看日本政治无力化 
    奥运赢了 记忆留存到永远 
    奥运开了 世界感受中国情 
    奥运来了 中国拥抱全世界 
    奥运近了 中国准备好了吗 
    杨逸获芥川奖的社会学意义  
    环境与发展不是悖论 
    直航飞出两岸统合新航线  
    朝核去功能化:小恙无碍大局 
    中日解决东海纷争事在人为  
    岁寒过后又见春荣 
    华人跃升最大外来社群之重 
    国共拨云见日 两岸雨过天晴 
    震灾激发华人爱国情怀 
    世纪大震灾强化中日一体感 
    胡锦涛暖春 中日新出发 
    爱国:从圣火传递到主席访日 
    到长野去 到长野去  
    奥运圣火也是政治试金石 
    华人面对涨声响起来 
    维护历史的集体记忆  
    政权再轮替 民主新进步 
    民生与政改:两会的永恒主题 
    发掘在日华人埋藏金 
    拒绝饺子事件因噎废食  
    站上700期的新起点  
    日本进入中国主权基金视野 
    彼此关怀对方的关切 
    感受春节的文化自豪  
    东京中华街动议两面观 
    莫让历史情绪妨碍现实气氛 
    试看国民党最后的临门一脚 
    面向2008迎接中国年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