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08
字体∶
华人跃升最大外来社群之重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8-07-14 21:24:56 阅读人次:1539 回复数:0)

  

  
法务省6月3日公布了最新外国人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底,在日外国人登录总数已达215万2973人,较前一年同比增加3.3%。再创历史新高。在日外国人构成,以安定型的永住人口、来日务工的各类研修实习生和来日学习的各国留学生为主体。在日外国人占日本总人口比率达1.7%,呈持续上扬趋势。值得注意的是,首都东京的外国人登录总数超过38万人,为全国之最,其外国人口比例已超过3%,呈现出国际化都市的鲜明特色。

  
对在日中国人社会而言,本次统计结果具有历史性意义。在日本正式登录的中国人,在2007年底达到60万6889人,第一次超过了长年位居在日外国人首位的韩国•朝鲜人,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外来族群。在日华人社群的成长和发展特色显示为:1、增长迅速,方兴未艾。1997年末,在日中国人登录人数不满25万人。过去10年里,来日中国人直线上升,这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2、在日华人实际人数已达75万。以逾60万登录人口为基础,再加上历年累计取得日本国籍的10万余在日华人、上万中国归国残留孤儿及其家属,以及近3万超期滞在者,在日华人实际可统计人数已达75万;3、结构层次分明,稳定性增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然充满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相对于日本社会走向老龄少子化的严峻现状,在日外国人持续增长、在日外国人社会成长壮大,可谓喜胜于忧。日本社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日本在未来50年里只有大量引进外国人材,包括优秀的智能脑库、技术专才、医疗服务,乃至单纯劳动力,才能维持日本社会的发展,保持国家竞争力。为此,引进1000万外国人口的设想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政府增设移民厅的方案也进入规划之中。日本需要外国人,不仅仅是一个话题,更成为一种事实。“外国人”,将是推动21世纪日本发展最重要的关键词,也是让日本第二次开国的一把金不换的钥匙。

  
与十年前相比,目前的在日外国人总数激增了1.5倍。人口增加了,社会需求也会增多,来自在日外国人的社会需求涉及政治、经济、生活、教育各种领域,这是日本社会无法回避的。当前,永住外国人争取地方参政权已呈现风起云涌之势。统计表明,在日外国人特别永住者虽然从最高时期的70万人下降,但毕竟还有43万余人,而在日外国人一般永住者则持续上升,并首次超过特别永住者,达44万余人,其中中国人永住者已突破13万人。数据显示,安定型的在日外国人永住者高达87万人,占全体外国人口的40%左右。给予这些人群以基本的地方参政权,让他们的声音、意见、要求通过正当途径体现在日本的地方政治生活、行政运作和自治体建设中,有百利无一害。而且,安定型人口对整个外国人社会具有明显的牵引和指导作用,同时也势必成为外国人社会与日本人社会和睦相处、共生共荣的润滑剂和友好桥梁。

  
努力争取政治权益的同时,在日外国人还需要在社会生活方面获得更多制度保障。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日生活工作,为日本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日本的外国人政策,不仅要会“用”,还要能“养”。日本社会大量在使用外国人脑力、体力之余,还应推行养育之实。所谓“养”,包括培养、扶养、赡养等各方面要求。培养,指从留学生阶段开始,日本肩负着把外国人培养成实用人才和专业人才的责任;扶养,指日本对在日工作的外国人劳动者,应该给予日本人同等的待遇、福利和社会保障;赡养,指日本对外国人的老后生活也需未雨缪绸,为外国人在日生活工作解除后顾之忧。面对日益扩大的外国人社会,日本的外国人政策已出现了从“量”到“质”的转换,更应该重视从“用”到“养”的平衡。只有养用兼备,21世纪的日本才能成为外国人安身立命的地方,才会成为既能挣钱又能养老的乐土。

  
在日中国人社会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中国经济成长而走过十年壮大之路,于今终于跃升为在日外国人的第一大社群,这是值得纪念的时刻。以此为基础,百万华人时代并不遥远。在日华人拥有最大外来族群的地位,仅从数字来看,这还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做到名副其实。与此地位相适应的社群质量和内涵,指华人社会应具有影响主流的能力,华人社会应成为对日本现地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的重要力量,华人社会应成为日本与中国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对中国、日本和中日关系来说,2008年是一个特殊年份;对在日华人社会来说,2008年也是一个特殊年份。2008年是华人跃升在日外国人第一大社群之元年,也将成为社群意识觉醒、社群能量聚合、社群责任发挥的关键一年。

  
中文导报714期 2008。6。12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8
    2008变化之年孕育生机 
    中日韩峰会开亚洲新局 
    中文导报坚守华人主场  
    开放从改变国民意识做起 
    改革研修生制度刻不容缓 
    陈水扁在劫难逃回归宿命 
    伟大的总统向奥巴马招手 
    陈云林访台 来而不往非礼也 
    关注二代华人的提前绽放 
    个人损失或成有价值学费  
    从观光立国到移民立国 
    导报电子版 媒介新空间 
    毒奶粉摧毁中国食品安全信心 
    中华街百年计重在树人 
    企业海外上市何所求 
    从福田辞职看日本政治无力化 
    奥运赢了 记忆留存到永远 
    奥运开了 世界感受中国情 
    奥运来了 中国拥抱全世界 
    奥运近了 中国准备好了吗 
    杨逸获芥川奖的社会学意义  
    环境与发展不是悖论 
    直航飞出两岸统合新航线  
    朝核去功能化:小恙无碍大局 
    中日解决东海纷争事在人为  
    岁寒过后又见春荣 
    华人跃升最大外来社群之重 
    国共拨云见日 两岸雨过天晴 
    震灾激发华人爱国情怀 
    世纪大震灾强化中日一体感 
    胡锦涛暖春 中日新出发 
    爱国:从圣火传递到主席访日 
    到长野去 到长野去  
    奥运圣火也是政治试金石 
    华人面对涨声响起来 
    维护历史的集体记忆  
    政权再轮替 民主新进步 
    民生与政改:两会的永恒主题 
    发掘在日华人埋藏金 
    拒绝饺子事件因噎废食  
    站上700期的新起点  
    日本进入中国主权基金视野 
    彼此关怀对方的关切 
    感受春节的文化自豪  
    东京中华街动议两面观 
    莫让历史情绪妨碍现实气氛 
    试看国民党最后的临门一脚 
    面向2008迎接中国年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