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24
字体∶
中日共识露曙光 水产品解禁依然在路上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24-09-22 23:55:13 阅读人次:52 回复数:0)

  

  
过去一周,有关中日关系的新闻又掀起了一波舆论高潮。前者涉及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遇刺身亡,后者关乎中日就福岛核废水排海事宜达成共识,让中国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初现曙光。

  
9月20日,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发表了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共识文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通报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举行了电话会谈,同意接纳中国派员到福岛核电站展开核处理水的检测。之前,日本多家媒体抢先报道称,在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一年多后,中日正为恢复进口相关产品做最后准备。

  
读卖新闻与产经新闻的报道指,中国与日本政府对处理东电排放福岛核处理水一事达成共识,双方同意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扩大监测范围,计划扩充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国职能,允许对海水和排放前的处理水进行采样。中方表示,一旦落实扩充监测,将稳步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会完全解除禁令,何时可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

  
中国发表的共识文件表明,两国主管部门就福岛排海问题持续进行了多轮磋商,终于达成共识。除了中方敦促日方切实履行国际法义务、日方欢迎并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独立取样监测以外,双方还一致同意,基于科学持续开展建设性对话,妥善处理涉及排放的关切。中方也表示,将在有效参与IAEA框架下的长期国际监测和独立取样等监测活动实施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日本自2023年8月24日开始排放经过处理的核废水,引发邻近国家不满。当天,中国宣布全面禁止所有日本水产品进口。对此,日本政府多次要求废除这些措施。去年11月,中日首脑在旧金山会晤,双方呼吁基于科学证据冷静应对,并同意通过协商和对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年3月30日,中日双方专家在大连首次开展“建设性的技术对话”;8月26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同外务省亚大局局长鲶博行在东京举行新一轮磋商。

  
今年8月底,自民党前干事长、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二阶俊博率跨党派议员团访问中国北京,旨在为解决日中之间堆积如山的各种问题而推动政府间对话。二阶俊博与中方讨论了福岛核废水排海事宜,呼吁中国解禁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事项。

  
有关福岛核废水排海争议引发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延续一年有余,已成为中日关系遭遇的最新难题。这其中,既有政治对立,也有外交博弈,更是一起严重的经贸纠纷。所谓政治对立,就是双方各自阐述自我的主张和立场,关键在于努力管控分歧,妥善处理问题;而真正的外交博弈,并不是为了分出谁输谁赢,也不在乎谁赢了两次,而应该在适当的天时地利和内外环境下,寻找到双方都能认可并接受的最大公约数,目的是达成共识;最后,如何解决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纠纷呢?中日之间也有前车可鉴,两国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值得认真汲取。

  
回顾2001年4月23日,日本曾对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大葱、生香菇、蔺草席3项低价农副产品发动了为期200天的紧急禁止进口限制(Safe Guard),理由是中国产品的低价损害了日本农民的利益。对于日本设置临时壁垒,中国强烈不满,在6月23日采取了激烈的报复手段,对日本产的汽车、移动电话、空调机加征100%的特别关税。中日贸易摩擦升级,两国社会情绪激动。

  
发生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中日启动了有关贸易摩擦的多轮谈判。在11月8日最后期限前,日本做出决定,对三项有争议的中国农产品不再发动正式的保障措施,代之以针对生产数量进行民间谈判,以避免中方采取进一步对抗行动,恶化两国关系。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指出,解决中日贸易争端关键在日方,何时能够完全解决争端,取决于日方的行动。

  
在中日关系史上,这是一场始于义气、终于理性的贸易纠纷。最终,中日实现和解,而没有让争议升级,也没有把争端提交“世贸组织”。事实上,解决争端有利于中日贸易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

  
本次围绕着核废水排海与水产品禁令,中方同日方和相关国际组织前后进行了10多轮密集谈判和协商。中日双方愿意在IAEA框架下达成并发表共识,为解决争议迈出了一大步,值得肯定。不过,中日达成共识,并非万事大吉。执行共识需要过程,而水产品解禁依然在路上。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如何妥善处置福岛核污染水,既是政治问题,更是科学问题。中日双边共识为国际社会科学有效安全地处置核污染水打下了基础,后续将以科学的态度同日方开展对话,敦促日方妥善处理涉及排海的关切。毛宁同时强调,中日双方达成共识文件,并不意味着中方立即全面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中方将与日方开展技术磋商,在中方提出的要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日本自2023年8月启动排海以来,持续监测相关海域的指标,未有异常发现。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管辖海域的海洋环境放射性水平也未见异常。中国政府坚决守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原则立场不会变,而冷静、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也是势所必至。相信在中日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充足科学证据支撑的前提下,通过充分磋商和政策调整,健康安全的日本水产品有望重回中国市场,重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中文导报 第1496期 2024.9.26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24
    重申战略互惠:中日相向而行关系持续改善 
    2024日本“金”字当头:什么是你的年度汉字 
    “两京论坛”为中日关系传递出立春气息 
    大阪世博会的挑战:在AI时代如何成为必要 
    中国对日恢复免签:为中日互惠相向而行点赞 
    中日首脑利马会谈:战略互惠应对变乱交织 
    特朗普2.0时代降临:焦虑的日本如何自处 
    在日中国人知多少?最新统计有三个没想到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写在中文导报1500期 
    2024诺贝尔奖展现三大视野尽在情理之中 
    如何让中国人的访日首选持续成为可能 
    超越安倍晋三!石破茂终于有机会一试身手 
    中日共识露曙光 水产品解禁依然在路上 
    民间交流文旅先行:中日韩合作行稳致远 
    金秋九月 华人社会忙起来火起来沸腾了 
    在日本入乡随俗、遵纪守法真的很难吗? 
    五大看点观察自民党总裁选值得期待吗? 
    终结了“安倍时代”的岸田政权如何盖棺论定 
    岸田首相该不该致电祝贺日本奥运首金?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惊世骇俗留下历史投影 
    昂首挺进巴黎奥运:日本走上体育强国之路 
    访日旅游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安全守护美好 
    小池三度胜选都知事:女子力再获民意评价 
    胡友平之死沉思录:为谁挡刀让谁蒙羞 
    东京都知事选举为何被拖入娱乐化泥沼 
    全球和平峰会推动和平愿景成“国际共识” 
    云锋基金进军日本房地产引发狂欢的背后 
    落实共识寻突破 中日友好自有钥匙和答案 
    水立方杯中文歌赛魅力何在为什么常唱常新 
    普京访华签署联合声明:中国人最看重什么 
    缅怀友好使者“旦旦”:中日熊猫外交健在 
    布林肯二次访华:中国拒绝美国甩锅 
    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日元过度贬值贻患无穷 
    日美达成全球伙伴关系能为现政权续命吗 
    日本政治大地震 自民党面临空中解体危机 
    世界排名仅列51位:日本人为啥不幸福? 
    日银决定加息:日本终于走出负利率时代 
    全国两会树目标:中国稳中求进发展求新 
    日本缓解人口衰退:少不了外来源头活水 
    日股冲破天花板重回巅峰的动因和功臣 
    如何看待日本GDP全球排名的世纪沉浮 
    锦绣中国年 点亮中国红:中国时刻世界年 
    心怀热忱 彼此惦念 种下梦想 祝福龙年 
    美国总统大选之特朗普卷土重来新观察 
    自民党派阀大解体:日本政治面临分歧点 
    东京股市总市值重回亚洲首位意味着什么? 
    日本新年惊天动地:人世无常现实伤感 
    甲辰迎新辞旧岁:龙年日本值得期待吗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