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24
字体∶
美国总统大选之特朗普卷土重来新观察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24-01-28 17:37:59 阅读人次:85 回复数:0)

  过去一周,世界动荡混乱,各方我行我素。美英联手空袭施压,但也门胡塞武装依然对亚丁湾的商船发动新的袭击;朝鲜在东部海域试验了水下核武器系统,并连日发射导弹引发地区忧虑;俄军运输机被击落致74人丧命,每天以死亡为代价的俄乌战争遥遥无期。其中,国际传媒最关注的动向,却是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中连下两城,有望卷土重来再战美国总统大选。

  
2024年是名副其实的选举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举行大选。这其中,年末的美国总统选举最受瞩目,不仅会影响到美国政治的走向,也将深刻影响到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声名狼藉、官司缠身,却在共和党内和美国基层社会拥有坚实的支持层。年初以来,特朗普在艾奥瓦州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罗恩·德桑蒂斯,后者宣布退选;近日又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击败黑利,势如破竹。如果特朗普能够锁定共和党内提名,这意味着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两任总统——拜登和特朗普,将二次对决,直接交锋。

  
特朗普与拜登的决战将意味着什么?《纽约时报》指出了“两个美国,两个总统”的严重分裂;英国广播公司在“美国大选2024”专题中开始讨论“如果特朗普再当选总统,会做什么?”《华尔街日报》则注意到“全球正为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的可能性做打算”。

  
历史上,美国内部出现严重分歧并不新鲜,这些分歧可追溯到美国制宪会议时代的约翰·亚当斯与托马斯·杰斐逊一争高下,但是当今的社会分裂却是空前的。特朗普与拜登的决战,不只是百多年来第一次有两名都曾入主白宫的八旬老人对垒,也代表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红美国与蓝美国的交锋。所谓“两个不同的国家”是指美国的社会分裂已超越几代人所熟悉的自由与保守的二元分歧,不仅涉及到意识形态立场,还从根本上关乎种族、宗教、文化、经济、民主、自由、因果报应,以及认同感。

  
目前的社会划分,反映了自20世纪60年代民权立法后,由共和党覆盖南方、民主党主导北方以来最重大的政治调整。特朗普已把共和党变成一个深深扎根于乡村社区、憎恨全球化的白人劳工阶层政党。拜登所在的民主党则越来越成为受过更多教育、经济条件更优越者的政党,这些人在信息时代如鱼得水。而不断自我强化的互联网和媒体生态圈,正在加深社会沟壑,而不是弥合政治分歧。特朗普的出现不是起因,而是结果。

  
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会做什么呢?这个问题备受关注,不仅需要选情观察和政治推测,更来自当事人怎么说。特朗普的竞选网站做了简明扼要的概述,在集会演讲中可以听到相关内容。一项名为“议程47”(Agenda47)的计划正在成形,指的是如果特朗普胜选,就会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

  
特朗普上一任的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他有几项支柱政策,比如修建美墨边境墙和暂时禁止穆斯林入境。他还有反建制、抽干旧势力沼泽的态度。而新的战术手册也在向外披露,包括一些接近于奇幻的宣言。

  
特朗普将进一步强调保护主义政策,呼吁对所有进口商品开征“全球基本关税”,并且对实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进一步提高关税。在移民方面,他希望恢复让无证移民申请庇护期间逗留在墨西哥的政策。他还呼吁不再让美国出生的无证移民子女自动获得公民身份。

  
他承诺削减数千亿美元的国际援助,并由此结束俄乌战争。他正在考虑让美国退出北约,或者至少降低美国在跨大西洋防务协议中的参与度。他在一段视频中说,“当今,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不是俄罗斯”,“很可能是我们自己和一些仇恨美国却又代表着我们的可怕人物。”

  
以上这些政策,代表着特朗普重塑共和党的努力达到顶峰。新的共和党将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相结合,还包括那些传统上与民主党有联系的工人。移民、贸易和与美国实力匹配的克制外交政策,是当今议程的核心。

  
距离美国大选还有十个月时间,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但鉴于特朗普上一次总统任期内的言行作为,各国都在不动声色地做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并开始制定应对计划。

  
如果说特朗普再次入驻白宫,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政治对立,而世界各国对于特朗普可能“卷土重来”表现出担忧。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评论称,如果在共和党初选中领跑的特朗普在11月的美国大选中获胜,那将是“一次倒退”,还会让加拿大的日子变得困难。北约总部布鲁塞尔对特朗普可能重新当选美国总统充满了恐惧”,据称特朗普曾于2020年私下警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如果欧洲受到攻击,美国将永远不会提供帮助。

  
1月16日,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在欧洲议会警告称,如果特朗普再次入住白宫,欧洲必须准备好“独立自主”。身为欧洲人,我们不应该害怕这种前景,我们应该接受它,欧洲必须变得更强大、更有主权、更自力更生。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则表示,特朗普“回归”将对欧洲构成威胁,他在总统任期内的“有毒遗产”已经让跨大西洋关系不如以前。

  
有外媒称,如果特朗普在2025年重新掌权,他将颠覆美国的贸易政策,包括对“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新税,拆散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他大概率会回归第一任期的做法,再次向世界,整个世界发出威胁,所有的国家对美的出口都要提升税率。他会要求盟友的国防开支占到GDP的2%,否则可能会制裁盟友等。

  
中国和世界一起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最大的变局”就是中美之间力量平衡的变化,自然也包括特朗普二次上台的可能性。如果说作为美国总统的拜登和特朗普在抑制中国的长期方向上一致,那么短期的政策反应和选择会出现不同。拜登继续执政将产生更可预测的‘脱钩’趋势,而特朗普重新掌权则会在短时间内带来直接的对立和紧张升级,中美或将更早迎来战略力量对比的转折点。不过特朗普的商人性格和弱意识形态特点,也会给中美磨合、稳定关系带来可能性。

  
中文导报 第1465期 2024.2.1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24
    重申战略互惠:中日相向而行关系持续改善 
    2024日本“金”字当头:什么是你的年度汉字 
    “两京论坛”为中日关系传递出立春气息 
    大阪世博会的挑战:在AI时代如何成为必要 
    中国对日恢复免签:为中日互惠相向而行点赞 
    中日首脑利马会谈:战略互惠应对变乱交织 
    特朗普2.0时代降临:焦虑的日本如何自处 
    在日中国人知多少?最新统计有三个没想到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写在中文导报1500期 
    2024诺贝尔奖展现三大视野尽在情理之中 
    如何让中国人的访日首选持续成为可能 
    超越安倍晋三!石破茂终于有机会一试身手 
    中日共识露曙光 水产品解禁依然在路上 
    民间交流文旅先行:中日韩合作行稳致远 
    金秋九月 华人社会忙起来火起来沸腾了 
    在日本入乡随俗、遵纪守法真的很难吗? 
    五大看点观察自民党总裁选值得期待吗? 
    终结了“安倍时代”的岸田政权如何盖棺论定 
    岸田首相该不该致电祝贺日本奥运首金?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惊世骇俗留下历史投影 
    昂首挺进巴黎奥运:日本走上体育强国之路 
    访日旅游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安全守护美好 
    小池三度胜选都知事:女子力再获民意评价 
    胡友平之死沉思录:为谁挡刀让谁蒙羞 
    东京都知事选举为何被拖入娱乐化泥沼 
    全球和平峰会推动和平愿景成“国际共识” 
    云锋基金进军日本房地产引发狂欢的背后 
    落实共识寻突破 中日友好自有钥匙和答案 
    水立方杯中文歌赛魅力何在为什么常唱常新 
    普京访华签署联合声明:中国人最看重什么 
    缅怀友好使者“旦旦”:中日熊猫外交健在 
    布林肯二次访华:中国拒绝美国甩锅 
    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日元过度贬值贻患无穷 
    日美达成全球伙伴关系能为现政权续命吗 
    日本政治大地震 自民党面临空中解体危机 
    世界排名仅列51位:日本人为啥不幸福? 
    日银决定加息:日本终于走出负利率时代 
    全国两会树目标:中国稳中求进发展求新 
    日本缓解人口衰退:少不了外来源头活水 
    日股冲破天花板重回巅峰的动因和功臣 
    如何看待日本GDP全球排名的世纪沉浮 
    锦绣中国年 点亮中国红:中国时刻世界年 
    心怀热忱 彼此惦念 种下梦想 祝福龙年 
    美国总统大选之特朗普卷土重来新观察 
    自民党派阀大解体:日本政治面临分歧点 
    东京股市总市值重回亚洲首位意味着什么? 
    日本新年惊天动地:人世无常现实伤感 
    甲辰迎新辞旧岁:龙年日本值得期待吗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