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23
字体∶
大
中
小
新冠降级5类:成日本疫情结束重要标志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23-01-29 18:36:11 阅读人次:132 回复数:0)
1月27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根据《感染症法》上的定位,把新冠病毒下调至与季节性流感相同的“5类”。1月29日下午,中国驻日大使馆发布通知:自即日起,中国组日本使领馆恢复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以上两个消息字少事大,互相参照则意味着,新冠疫情行将结束,中日交流恢复正常。
新冠疫情进入第四个年头,新冠对策迎来了巨大转折点。伴随着定位下调,日本从5月8日起会要求一部分医疗自费,并逐步缩小公费支援,预计在3月上旬出示具体方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7日在对策总部会议上说:“为了在家庭、学校、职场和地区所有场合都能重返日常,我们将稳步迈进”。当然,政府也会有所顾及,避免医疗费自费负担激增。另外,无论室内外是否佩戴口罩,将由个人决定;建议患者住院、要求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避免外出,将被取消。
尽管日本在1月份刚刚创出了新冠死亡单月超万人的纪录,但是为了适应疫情日常化,让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正常化,日本政府还是着手推动并拟定下调为“5类”传染病的方案,并刻意选择在“黄金周长假结束,人员往来趋于平稳”的时间点实施。不过,作为新冠疫情结束的数字指标之一,日本的死亡人数没有提供合理的支持。1月28日,日本国内新增感染者为54843人,新冠死亡人数为252人,1月份死亡人数达到10124人,单月死亡人数首次超过1万人。随着感染基数的增加,死亡人数从去年11月起骤增,12月超过7600人,创单月最高;1月的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连续两个月刷新最高纪录。
有关探讨新冠疫情大流行是否结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成为国际话题。重要原因有:一是新冠的病死率、死亡人数都在下降,改善明显;二是如今有更多的医学手段和疫苗、药物来应对这个疾病。通过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在全球人群免疫力获得提升的基础上,辅以高效的治疗药物,新冠作为疾病的危险性变得可控,这让人类看到了大流行终结的曙光。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2月14日在日内瓦表示,希望在2023年的某个时候,世卫组织能够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月,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将开会,讨论宣布紧急状态结束的标准。当然,新冠病毒不会消失而是继续存在,所有国家都需要学会应对新冠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谭德塞指出,这次疫情最重要的教训之一是,先进的医疗系统和强大的公共卫生系统并不是一回事,世界需要大力加强合作与协作,而不应在防疫方面出现竞争和混乱局面。
“大流行”(pandemic)这个词过去三年中被无数次使用,在日本也是耳熟能详。不过,对“大流行”仍无精确的官方定义和量化标准。从严谨的科研角度看,目前的“大流行”概念是基于“非常广泛的区域”和“大量人口”的描述,本质上是定性的,而流行病学研究和分析需要量化的定义,这对于定量评估疫情爆发风险、合理制定公共政策影响重大。在日本也同样如此,防疫对策很大程度上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现象走,而缺乏数字模型的支持。所以,日本政府宣布以5月8日为时限,下调新冠定位,放开防疫标准,还是有摸着石头过河之嫌。
目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没有正式发布声明,但基本上都显示疫情进入尾声。日本在看到了疫情出口的阶段,开始讨论新冠免疫和治疗在“后疫情”时代的国家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等,也属水到渠成之举。5月8日以后,在准备(prepare)、预防(prevent)、检测 (detect )、应对(respond)的四个支柱中,个体的预防和应对责任将明显提高。常态化的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是否会再次导致单月过万的“死亡浪潮”,对日本社会都是考验。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表示,随着下调新冠感染等级,入境措施也会重新做出调整,令人期待。
日本在2022年3月恢复了外国人新入境,但自今年1月8日起,日本加强对中国入境者的新冠病毒口岸管理,中方从1月10日起暂停审发日本人赴华普通签证,形成反制。日本政府将在5月8日下调新冠防疫等级,入境限制是否会失效,中日航班数量是否会跟进,值得期待。
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1月27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新入境的外国人为420万,与2021年(35万人)相比上升显著,但不及2019年的3119万人。其中,以旅游为目的入境日本的短期访客数为286万,仅及疫情前2019年的2781万的一成。
近日,日中双方都对入境签证措施做出调整,达成了对等默契,也为推动并恢复后疫情时期的中日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
1月20日,日本驻华使馆网站发布:“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由于受疫情影响,有一段时间临时不得不缩小了签证业务,随后根据疫情变化,签证业务早已恢复正常。”1月29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发布消息:“自即日起,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恢复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两国即时恢复正常的签证业务,为进一步扩大双向往来和人员交流提供了基础。在经历了疫情三年的“禁闭”之后,中日人员往来和观光交流将逐渐开闸,形成新的洪流。
尽管新冠感染犹在,但疫情走向和社会生活都迎来了重要转折点。政府顺应疫情常态化的大方向,通过政策措施为后疫情时期的开放趋势推波助澜,势在必行。为此,日本拟定“5月8日降级说”,将成为疫情结束的重要标志。
中文导报 第1417期 2023.2.2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23
似水流年的2023与捉襟见肘的岸田政府
教育免费是日本扭转少子化的最后王牌?
喝水不忘掘井人:从基辛格到池田大作
拿什么拯救你?支持率跌惨的岸田首相
重回战略互惠为日本对华急转弯提供台阶
期待中美关系“重回巴厘岛 通往旧金山”
日本移动出行展:汽车业的蜕变与挑战
缅怀故人李克强:推动中日友好的践行者
融通中外共谱新章:华文传媒践行丝路精神
中日友好缔约45周年:温故知新向未来
“盗火者”获诺贝尔医学奖实属众望所归
从国庆黄金周访日游看旅行业认识误区
金秋十月重温条约:中日共迎交流新契机
岸田调整人事改组内阁惟求“安全驾驶”
2023中国节展现文化之秋奉献收获之秋
凝侨心聚侨力汇众智:同圆共享中国梦
守望甲子园:见证青春模样感动激情力量
访日团体游解禁是对友好缔约最好纪念
杰尼斯性侵案暴露日本社会的共犯本质
日本防卫白皮书为冷战树敌为扩军张目
百岁基辛格访华:守护美中关系半个世纪
“西方不亮东方亮”成为中国外贸新主题
缅怀故人寄托哀思 星火如炬奋发前行
苹果市值再破3万亿美元意味着什么?
日本组团竞风采:融入世界华商共同体
布林肯访华:改善关系的最后外交尝试?
日本经济复苏股市飙升是否货真价实?
一场家族忘年会或成岸田政治的滑铁卢
水立方杯:以歌传情以赛为媒以侨为桥
G7广岛峰会能让岸田政府载誉捞分吗
治安恶化神话崩溃:日本走向风险社会
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日本贸易逆差超21兆日元意味着什么?
日本惊现第二个山上彻也 究竟是谁之过
马克龙访华重启中法新前景中欧新动力
人工智能的科技狂奔需要人文缰绳所系
引进人力资源成日本缓解少子化回天术
疫情限制全面撤废:访日观光迎接春天
“两会”迎春凝聚后疫情复苏重启新动力
出访乌克兰是岸田必须完成的政治课题?
俄乌战争一周年:世界忙于制裁却无力止战
三菱放弃了:日本研发国产大飞机有多难
中国重启出境游:日本如何搭上顺风车
新冠降级5类:成日本疫情结束重要标志
癸卯兔年跃新程:春节热点亮全球中国红
华人喜迎兔年春节:鼓精气神扬主体性
日本的异次元少子化对策能力挽狂澜吗
壬寅启示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时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