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21
字体∶
大
中
小
金字当头奥运牵手:中日迎来复交50周年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21-12-18 23:59:33 阅读人次:301 回复数:0)
岁月不居,白驹过隙,又到了发表年度汉字的时候。12月13日,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发布“今年的汉字”,“金”字成为反映2021年世态民情的首选。据说,日本每逢奥运年必“金”,今年已是第四次。“金”字当选年度汉字,最重要理由是纪念因新冠疫情延期一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日本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上摘金夺银,成绩喜人。
可见,东京奥运会虽然遭遇到很多逆风和挫折,但依然是2021年日本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同样,即将召开的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和中国人来说,其重要性也是不遑多让。从2021年到2022年,“奥运外交”已成中日关系的关键词,也是东亚地区的主旋律。
迄今,中日多次互相确认,将以今明两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促进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努力改善两国国民感情,把稳定、健康的中日关系带入下一个50年。尽管美国等少数国家出现了“外交抵制”的声音,但中国坚决反对将体育政治化和亵渎奥林匹克精神的做法。中日在相互支持对方举办奥运会上已有重要共识,中方全力支持了东京奥运会,日方应有基本的信义。无疑,日本政府如何做出自主选择,是否支持北京冬奥会,将成中日关系的试金石,也为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开启先声。
即将过去的2021年,中日关系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面临着多重不确定性,承受着压力和挑战。首先,新冠疫情蔓延的长期反复,对中日直接交往造成严重冲击——中日双向旅游近乎归零,留学生等新入境被禁止,长时间的交流隔阂和疏离,影响着的双方的国家印象和国民感情。其次,日本在奥运会后的短时间内经历了自民党总裁选和众议院大选,岸田文雄取代菅义伟成为日本首相,日本的政权更替及其对华政策的调整,势必影响中日关系的走向。其三,在中美优势竞争愈演愈烈的国际大背景下,日本难免不受政治波动的干扰。作为日美同盟的参与方,日美2+2会谈、日美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等,都牵制着日本的外交政策,也影响着对中关系的选择。
然而,即使黑云压城,中国依然重视中日关系的发展,把建设性的稳定的中日关系作为外交重点。10月4日,岸田文雄当选日本第100代首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电贺岸田文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致电祝贺。10月8日,习近平主席与岸田首相通电话说:中日是近邻,“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中日要认真汲取两国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切实践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妥善处理历史、涉台等重大敏感问题……。
中日外长多次电话会谈,对双边关系表达关注。王毅外长先后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和林芳正通话,确认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双边关系。4月5日晚,王毅与茂木敏充通话,指出中日作为世界第2位和第3位大国,应该适应时代的流动和国际形势,对地区和世界和平及发展,一同发挥积极的作用。10月18日,王毅与林芳正通话指出,岸田首相执政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开展了积极互动,达成的重要共识是,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王毅也希望日本方面“在历史、台湾等事关两国关系政治根基和双方基本信义的重大问题上,确保不动摇、不倒退、不越线”,并以北京冬奥会和中日文化体育交流促进年为契机,营造积极的民意和社会氛围。
在这样的基调和背景下,2021年的中日关系也不乏亮点。中日共同纪念名古屋“乒乓外交”50周年,不只是怀旧意味,还有现实意义:即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交往之道;坚持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友好传统;坚持观大势、谋大局的战略视野。在新冠疫情横行、中日交流停滞的时刻,东京上野动物园的旅日大熊猫 “真真”6月产下一对双胞胎,顿时在日本掀起了新一波社会热潮。10月8日,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公布了双胞胎大熊猫宝宝的名字:雄性叫“晓晓”,雌性叫“蕾蕾”。两个名字成递进关系,从曙光初现到美好将来,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大熊猫都是名副其实的“中日友好使者”,更是全天候的中日交流典范,总是在关键时候发挥促进友好的作用。
2021行将尾声,2022新年伊始,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RCEP生效在即。作为RCEP的重要参与国,中日将首次达成自贸减税安排,迎来互惠利好新机遇。中日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中日贸易和投资有望进入新阶段。同时,服务贸易、知识产权、金融、数字贸易等议题,也会在RCEP大框架下产生新突破,将助力中日金融市场开放、康养产业合作、数字经济标准对接等。在RCEP协定签署生效后,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80%。中日韩FTA谈判中的许多障碍都会得到突破,这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打下了基础。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国际局势的变化,都是这场经年累月的大变局的不同表征。中日两国和中日关系如何在变局中摸索路径、调整定位、利避害、转危为机,需要智慧和勇气。据第十七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两国公众高度认同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对两国在地区合作以及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原则与议题关切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不过,历史、领土与安全等三大问题,对中日关系深层心理影响突出,中美关系波动起伏影响中日关系愈发凸显。
事实上,过去50年来走过的道路显示,搞好中日关系没有捷径,需要诚信以待、互相关切,需要求同存异、优势互补。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日理当重温初心,相向而行,共同迎接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才能开辟两国关系新的发展前景。
中文导报 第1364期 2021.12.23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21
金字当头奥运牵手:中日迎来复交50周年
儿童补助金:一本好经为什么又念歪了
日本支持北京冬奥会是复交纪念试金石
疫情风声又紧了,日本守得住防疫成果吗
从扩大引进到开放居留:日本需要移民了
日本式“躺赢”能否阻止第六波疫情回潮?
疫情缓解谨慎开放:后新冠日本机会何在
日本政治进入“岸田时代”直面四大考验
避免安倍三泡茶是岸田自民党胜选秘笈
从真锅获诺奖看日本50年30个奖的底气
岸田内阁起航:宏池会政治血脉揭新篇
孟晚舟获释回国:中美博弈何时峰回路转
总裁选胜利方程式:小泉模式VS安倍模式
911恐袭20周年:无休止的战争并未终结
菅义伟提前弃选:为数不多的明智选择
岸田文雄对决菅义伟:总裁选赢面几何
疫苗依赖成日本走出疫情困境的杀手锏
东京奥运会闭幕:日本成功传递接力棒
避免超级传播是东京奥运会成功的标志
打开东京奥运会的正确姿势:前瞻与守望
伤痕累累的东京奥运会值得一声祝福吗
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东京奥运会的坚守
热海爆泥石流灭顶之灾:防灾是门必修课
风雨如磐初心不改 服务人民复兴民族
拜登欧洲行步步进逼 中国航天梦招招实锤
G7大舞台:多国政要争相抢镜各取所需
自民党3A再集结:安倍能否东山再起?
痛悼陈焜旺老会长:其志永续昊天长存
悼念缅怀逝者:理解真正的“人间值得”
狼来了:七普调查敲响人口增长拐点警钟
中美出动向:全球疫苗博弈进入新阶段
日本三度施放 “紧宣”杀手锏会有效吗
追随美国围堵中国 日本真是勉为其难
从东奥到冬奥:反对奥运政治化的国际杂音
从紧宣到蔓防:日本抗疫陷同义反复怪圈
圣火传递开启一场“不完全”奥运旅程
中美2+2交锋:展示东升西降诠释平视外交
美日印澳四方首脑会谈为何备受关注?
东日本大震灾十周年:一道永难愈合的伤口
日本解禁紧急事态后必须聚焦三件事
东京奥运会誓为女性平权树立新典范
森喜朗为失言引咎 望继任为东奥担责
严防疫情不懈怠:过快乐平安的春节
期待东京奥运会成为战胜疫情的奇迹
拜登的美国能给世界带来新可能性吗?
新冠一周年:世界永失我爱人类唯有自救
日本重启紧急事态:亡羊还能补牢吗?
跨越新冠历史分水岭:辛丑金牛揭新篇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