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21
字体∶
大
中
小
G7大舞台:多国政要争相抢镜各取所需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21-06-13 22:14:33 阅读人次:368 回复数:0)
时隔两年,七国集团(G7)峰会于英国当地时间6月11日下午,终于以线下会面方式,在英国西南部的康沃尔郡拉开帷幕。作为今年G7峰会的轮值主席,英国首相约翰逊精心布置了这场“国际会局”,高调举行了英国正式脱欧后首场大型“主场外交”。
所谓G7(七国集团),是由世界七个最大“发达经济体”组成的组织,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的七国领导人和两位欧盟(EU)高层出席了此次峰会。七国集团组建初衷,就是协同美国与盟国,监督与维护世界经济发展与秩序,然而目前七大核心工业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G7在1975年成立时占全球经济生产总值约80%,现在比例降至约40%。为了弥补缺陷,G7这次邀请了四个重要民主国家参会,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南非领导人应邀参加了12-13日的扩大会议。
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首次参加G7峰会,欲展示“美国归来”的协调主义姿态和新的全球领导力。为此,美方做足了准备。一方面,美国推动G7财长会议在事前达成共识,将全球最低公司税率设定为至少15%,以阻止跨国公司将利润和税收转移至低税率国家,显示G7集团具备达成共识的能力;另一方面,美英模仿二战先贤,时隔80年后由拜登和约翰逊签署了《新大西洋宪章》,决心捍卫民主和开放社会的原则、价值观和制度,同时提出全球愿景,即“深化在民主和人权、国防和安全、科学和创新以及经济繁荣方面的合作,重新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新出现的健康威胁所带来的挑战。”《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美英联合宣言,主张自由贸易、海洋自由等,被视为《联合国宪章》的基础。约翰逊在会后形容拜登宛如一股“新鲜空气”,英美“特殊关系”再次得到确认。
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美国与盟友们策划了一系列峰会。拜登的欧洲之行,将接连参加七国集团峰会、北约集团领导人峰会、美欧领导人峰会,以及更多双边会晤,意在发出强有力信息,即美国重新成为一个可靠的令人放心的伙伴,致力于多边主义和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
在新冠疫情依然蔓延全球的背景下,舆论观察到G7领导人在峰会首日表现出"空前一致",大目标是推动世界在后新冠时期尽快复苏。约翰逊在峰会开幕发言时说,在全球夺走370多万人生命的新冠病毒传染病在世界大流行,有说服力且悲剧性地证明了全球合作的必要性。在英国举行的G7峰会为各大国总结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经验教训,重建更美好世界提供了契机。约翰逊表示,这次峰会极为必要,因为我们必须从新冠疫情中吸取教训,避免今后重蹈覆辙。
本次峰会上,七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将为全球提供超过10亿剂新冠疫苗,拜登承诺美国将向92个中低收入国家和非洲联盟捐出5亿剂辉瑞疫苗,而英国将捐赠1亿剂。同时,继美国和英国之后,欧盟也表态支持彻查2019冠状病毒疾病来源。七国集团领导人如果达成共识,将共同呼吁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下一阶段调查。
七国集团领袖在12日的特别会议后发表《卡比斯湾宣言》,阐明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1、针对未来任何疾病的疫苗、治疗和诊断方法的开发和许可时间缩短至100 天以下;2、加强全球网络监测和基因组测序能力;3、支持改革和加强世界卫生组织(WHO);4、试图以全球卫生计划防止新冠肺炎造成的人类和经济灾难重演。约翰逊在推特上将《卡比斯湾宣言》描述为一个“历史性时刻“。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75亿人感染Covid-19,超过370万人死亡。目前,占全球人口10%的G7七国集团,已接种新冠疫苗23亿剂次,而在低收入国家,接种率仅为0.3%。
除了团结抗疫外,聚焦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也成为G7峰会的主要话题。6月12日,由美国总统拜登发起、G7领导人还推出一项雄心勃勃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提出“重建更好的世界”,计划筹集数千亿美元的公共和民间资金,以帮助贫困国家在2035年前填补40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缺口,意在抗衡中国“一带一路”计划,遏止中国影响力。
法新社特别提到,德国总理默克表示,“非洲有大量的基础建设要做,我们不能坐视中国包揽一切, 我们现在已经描绘出实施计划的路线图。这是G7国家一项全新的计划,七国共同以非常务实的方式商讨实施。”
如果从长时段的历史着眼,东西方的竞争一直存在。随着中国崛起,世界的中心正在从大西洋两岸向亚欧大陆的东方转移,一个由中国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发挥越来越巨大作用的新世界呼之欲出,西方世界已经感受到了百年未有之变化。特别在疫情冲击下,旧世界摇摇欲坠,而中国有能力重新塑造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在G7峰会开幕的6月11日,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对美国进行了钳制。杨洁篪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一种秩序、一套规则、一种多边主义,那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国际法为基础,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真正的多边主义,而不是基于“小圈子”利益、“集团政治”的伪多边主义。事实表明,中国虽然不参与G7,却是全球议题、全球秩序、全球管理都回避不了的存在。在G7峰会期间,中国媒体发出多篇评论文章,指责G7峰会是美国政府在“搞小圈子”,并称西方经济体处于不可阻挡的衰退中。
与中国巨大的场外影响力相对照,日本首相菅义伟虽然亲赴G7峰会,与西方首脑举行了多场双边会谈,但无论是领导人个人魅力还是国家影响力,日本都乏善可陈。菅义伟没有前任安倍晋三那种挥洒自如的与各国首脑自来熟的交际能力,也没有安倍在历届G7峰会上长袖善舞、热衷制造并引导议题的能力,所以菅义伟在G7峰会上的尬聊处境是可以想象的。
菅义伟与会的重要使命,就是游说并获得欧美主要国家以实际行动支持迫在眉睫的东京奥运会。虽然疫情犹在,压力山大,但菅义伟要求各国“派遣强有力的运动员代表团”获得了全体赞成意见,与会领导人都坚信东京奥运能够成功,对日本来说至少是一个安慰。如果东京能够成功举办奥运会,或可证明菅义伟的G7之行没有白去。
中文导报 第1339期 2021.6.17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21
金字当头奥运牵手:中日迎来复交50周年
儿童补助金:一本好经为什么又念歪了
日本支持北京冬奥会是复交纪念试金石
疫情风声又紧了,日本守得住防疫成果吗
从扩大引进到开放居留:日本需要移民了
日本式“躺赢”能否阻止第六波疫情回潮?
疫情缓解谨慎开放:后新冠日本机会何在
日本政治进入“岸田时代”直面四大考验
避免安倍三泡茶是岸田自民党胜选秘笈
从真锅获诺奖看日本50年30个奖的底气
岸田内阁起航:宏池会政治血脉揭新篇
孟晚舟获释回国:中美博弈何时峰回路转
总裁选胜利方程式:小泉模式VS安倍模式
911恐袭20周年:无休止的战争并未终结
菅义伟提前弃选:为数不多的明智选择
岸田文雄对决菅义伟:总裁选赢面几何
疫苗依赖成日本走出疫情困境的杀手锏
东京奥运会闭幕:日本成功传递接力棒
避免超级传播是东京奥运会成功的标志
打开东京奥运会的正确姿势:前瞻与守望
伤痕累累的东京奥运会值得一声祝福吗
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东京奥运会的坚守
热海爆泥石流灭顶之灾:防灾是门必修课
风雨如磐初心不改 服务人民复兴民族
拜登欧洲行步步进逼 中国航天梦招招实锤
G7大舞台:多国政要争相抢镜各取所需
自民党3A再集结:安倍能否东山再起?
痛悼陈焜旺老会长:其志永续昊天长存
悼念缅怀逝者:理解真正的“人间值得”
狼来了:七普调查敲响人口增长拐点警钟
中美出动向:全球疫苗博弈进入新阶段
日本三度施放 “紧宣”杀手锏会有效吗
追随美国围堵中国 日本真是勉为其难
从东奥到冬奥:反对奥运政治化的国际杂音
从紧宣到蔓防:日本抗疫陷同义反复怪圈
圣火传递开启一场“不完全”奥运旅程
中美2+2交锋:展示东升西降诠释平视外交
美日印澳四方首脑会谈为何备受关注?
东日本大震灾十周年:一道永难愈合的伤口
日本解禁紧急事态后必须聚焦三件事
东京奥运会誓为女性平权树立新典范
森喜朗为失言引咎 望继任为东奥担责
严防疫情不懈怠:过快乐平安的春节
期待东京奥运会成为战胜疫情的奇迹
拜登的美国能给世界带来新可能性吗?
新冠一周年:世界永失我爱人类唯有自救
日本重启紧急事态:亡羊还能补牢吗?
跨越新冠历史分水岭:辛丑金牛揭新篇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