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9
字体∶
人生百年何以老后安稳,2000万够吗?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9-06-16 16:01:55 阅读人次:591 回复数:0)

  根据预测,目前60岁的日本人中有四分之一将活到95岁,而目前12岁上下的日本人中有五成可以活过百岁。日本是长寿之国名不虚传,但长寿风险也随之而来——日本人将如何取得足够的养老资金?如何管理老后资产?谁应该对国民的老后生活承担更大责任?

  
近日,日本金融厅汇总报告称,为了应对老年生活,夫妇两人假设从65岁退休开始活到95岁,除了养老金收入外,至少需要2000万日元的养老存款(约合人民币128万元),否则可能陷入“老后破产”的窘境。报告提示,日本老人退休后如果仅仅依赖公共年金制度生活,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需要未雨绸缪地进行长期和分散性投资,合理做好资产管理和运用金融服务。然而在舆论的解读和炒作下, “2000万日元”一时间成为衡量老后生活水准的硬指标,也是鉴定生活质量的新标签。

  
事实上,日本的老后年金不足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和生涯消费,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被国民接受的社会常识。各大机构如总务省、厚生省、年金机构等都会发表类似的核算结果,各大媒体和保险公司也经常发表调查报告,结论不外乎随着社会老龄少子化的进展,日本的年金制度正日渐难以为继。本次金融厅报告提出,一对夫妇在未来30年的老后生活中需要补足2000万日元的资金缺口,应该说是谨慎而保守的提法,意在呼吁公众通过积极的管理和投资为老后提前做好准备。

  
日本即将迎来7月参议院选举,安倍政府也一直标榜年金制度“百年安心”,而本次金融厅报告以不恰当的表述方式发表在错误的时间,引起舆论哗然,引发民意恐慌,终至被炒作成一个影响全社会的负面话题,也为在野党提供了正面攻击的突破口。为此,财务大臣麻生太郎故作姿态拒绝接受报告,政府紧急救火宣布金融厅的报告“不严谨”。报告引起了民意动摇,金融厅不堪重负之下只得谢罪。

  
日本现行年金制度在1961年初步建立,1984年在中曾根内阁时期导入全体国民共通的“国民基础年金”制度,那是经济高速增长、国民普遍相信“明天会更好”的时代。优厚的养老制度,是经济腾飞时期的政府和民众对未来生活高预期的体现。然而仅仅过了半个世纪,一代人却在有生之年见证了年金制度走向入不敷出的窘境。这究竟是谁之过?

  
日本的年金制度设计之初,面对的是一个金字塔型的健康的年龄结构,强大的人口基盘带来了年金蓄水池的与日俱增;走过半个世纪,年金制度却面对着越来越倒金字塔形的年龄结构,人口基盘日益收窄,意味着现行年金制度遂行的前提条件面临崩盘。

  
如果把日本国民作为一个整体,视为年金制度的对象,那么不断加速的老龄少子化倾向意味着这个整体性对象正在背叛当初达成社会共识的年金制度。当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政府的人口政策失败、养老金制度管理失当也难辞其咎。

  
如果有经济学家或保险业者,能在人口规模缩小的基础上设计出可持续的年金制度,其功绩肯定已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之上,可惜这样的设想缥缈如海市蜃楼。世易时移,经济环境和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形势总是比人强,接受现实并加以改善总要强过不切实际的一味批判。

  
本次“2000万”风波的意义在于提醒日本,从政府到国民都必须认识到年金制度的现实危机。目前日本的年金制度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覆盖最广的国民年金,全体日本国民都有义务加入,又称为基础年金;第二层是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制度,建立了让正在工作的年轻人抚养前代老人的机制,统称为公共年金;第三层就是企业年金。此外,还有纯商业性质的个人年金保险等。

  
过去,日本的养老金制度是这个国家的骄傲,日本人以“老后富裕”来描述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滋润。现在,金融厅的估算是,一对夫妇退休后活20年,资金缺口将达到1300万日元,活30年缺口将达到2000万日元,如果两位老人年龄超过百岁,资金缺口达3000万日元,超过了日本国民的平均终身储蓄金额。未来,老后的资金缺口还会水涨船高。

  
生逢“人生百年”的时代,如果能得到“老后安稳”,而不是换来“寿则多辱”,包括年金在内的老后资金储备和运营方式是最重要的希望所在,而金融厅报告提出的2000万日元似乎成了分水岭。

  
尽管这些都是社会常识,但2000万差额的结论还是引起了国民的忧虑和恐慌,人们质疑政府是否存在推卸养老责任的问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此道歉称“报告的措辞不准确,具有误导性”;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称“报告引发了极大的担忧和误解,与政府的现行政策背道而驰”,表达了“公共养老金计划永远不会崩溃”的信心。政府的亡羊补牢之举,短期是为了平息参议院选举前的民意焦虑,长期来看如何使年金制度适应现实、面向未来才是重中之重。

  
政府不会承认年金制度的失败,更不可能推到重来。政府屡次提出年金制度改革,实际意义在于对年金制度拾遗补缺,尽可能延长现行制度的伸缩弹性。日本政府已多次实施养老制度改革,2000年颁布了《厚生年金保险法》《国民年金法》等七部有关年金制度改革的法案,就是以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龄来开源,以提高厚生年金的给付年龄来节流,但日本经济衰退和社会老龄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制度改善的效果。日本现在推行的几种措施,比如延长生涯劳动时间,减少年金支付比例,提高年金受付年龄,通过年金入市的投资运营来实现增殖等,均以改善年金制度的漏洞为主,不可能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日本的老龄化社会走在世界前列,养老问题确实成为社会不堪重负的包袱。金融厅报告给民众带来了刺激,其潜台词是把国家的养老责任部分化解为家庭和个人的自我责任。纵观整个东亚,日本只是先行了一步,提前遭遇了其他国家未来必将面对的窘境。日本给出的政策提示和社会实践,正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趟出一条通往明天的路,期间引起民意骚动和政治斗争只是不菲的代价之一,无论畅通与否,在正反两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中文导报 第1243期 2019.6.20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9
    中日关系走进新时代成令和最大亮点 
    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优等生 
    中日关系全面提升 双边交流渐入佳境 
    中曾根康弘百年:中日再播友好种子 
    安倍何德何能修炼成日本最长寿首相 
    香港的挑战:从当务之急到必要之需 
    第二届进博会诠释中国扩大开放决心 
    从橄榄球大赛感受日本变革进行时 
    天皇登基典礼迎来空前的外交盛宴 
    《中文导报》愿绽放世上唯一的花朵 
    中国游客成日本观光立国重要支撑 
    新中国华诞70载:凝神聚力如日中天 
    庆祝国庆70周年:侨声嘹亮侨心飞扬 
    安倍改组内阁:兼顾稳定性与挑战性 
    消费税挺进十时代:是民生也是政治 
    迎中秋庆国庆:在日华人激情总动员 
    日韩关系撕破脸如滚石下坡坠落深渊 
    新令和老课题:反省战争VS回避历史 
    中美面向未来而战 日韩仍在清算过去 
    日本再赴中东蹚浑水可能性有多大? 
    京阿尼人琴俱焚为乱世人心再添一堵 
    日本制裁韩国开启降维打击恶劣示范 
    参议院选举鸣锣:再创2/3奇迹成焦点 
    G20全球关注: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 
    唱响四海中华情 喜迎北京冬奥会 
    人生百年何以老后安稳,2000万够吗?  
    中俄建交70周年:非结盟却胜似盟友 
    如何平息中美贸易摩擦还需兼听则明 
    安倍喜迎特朗普:给足面子赢得里子 
    文明对话和而美:亚洲的选择与实践 
    程永华大使获天皇接见实现有终之美 
    令和时代开新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台湾特朗普”是搅局者还是真命天子 
    令和新纸币继续承载日本文化导向 
    为在任期最长的中国驻日大使点赞 
    期待“令和”日本开出世界上唯一的花 
    从“一朗引退”观照日本人的人生美学 
    见证世界最悠久皇室的蜕变与新生 
    关注北京两会议题 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特金二次会破局怎一个“错愕”了得 
    从隼鸟2号登陆看日本太空开发底力 
    在日外国劳动者十年增百万势不可挡 
    感恩心,勿相忘:喝水不忘挖井人 
    猪年新春贺新禧 中日交流喜上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景超越东京湾 
    对标人类发展指数 日本稳步上升 
    中国游客十年增8倍成中日风向标 
    天狗终归神仙界,亥猪拱进福临门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