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人社会
>> 2013
字体∶
大
中
小
回国留学让孩子浸染中国味道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3-03-25 19:38:19 阅读人次:1136 回复数:0)
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华人二代刘一樱今年高中毕业。作为日本大学附属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刘一樱放弃了直升日大的机会,而是在父母的帮助下选择回中国留学,入读专门面向海外华侨子弟的广州暨南大学。妈妈说,孩子做出这个选择需要很大勇气。
刘一樱虽然生在日本、长在日本,但持有中国国籍——象她这样的华侨子弟不仅在日本,在海外也有许多。不过,他们难以享用中国面向华人子弟(已经取得外国国籍)实施的海外留学生优惠政策,而是必须与港澳台地区的学生一样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由于日本的华侨二代不是在华语圈的环境里长大,他们在统考中自然处于劣势,因此回国留学的选择余地很小,而面向海外侨胞的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是屈指可数的选择之一。为此,许多在日华人家长纷纷呼吁,期盼中国方面能参照留学生入学政策,给海外华侨子女回国留学多几条出路。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一樱自己选择回中国留学,让父母感到欣慰。妈妈介绍说,孩子出生在日本,从小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跟着父母进进出出没少回国,对中国毫不陌生。现在中国在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回中国读大学能够接受不同于日本的另外一种知识教育和社会熏陶,对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会有好处。孩子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她选择回国留学的态度一开始就很坚决。另外,孩子放弃升入日大,放弃在日本过按部就班的平稳人生,这种选择在日本同学中也受到羡慕。同学们羡慕她会说中文、可以去中国留学,这种无形的正面鼓励增加了她回去的信心。
对于孩子回中国留学,父母的心情是复杂的。母亲说:“养了十八年的小鸟今天终于放飞,愿她在雾霾的天空,学会长硬翅膀,勇敢飞翔。”其实,孩子回国留学需要勇气,也必须迎接挑战。中日虽然一衣带水,但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住宿条件、饮食口味、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等等,都不相同,孩子需要慢慢学习和适应。特别是语言关和思乡病,可能是刚回中国的孩子直接面临的难关。听大一点的华侨学生说,第一年适应期最难,到二、三年级后就会越来越喜欢中国。无疑,中国就像一坛陈酒,让她掉进去浸染一段时间,慢慢的味道就会出来的——妈妈如是说。
日本3月毕业,中国9月入学。刘一樱已经到暨南大学报到,入读中文进修班,提前开始了留学生活。在她的宿舍里,有来自缅甸、印尼的华侨子弟,孩子们迅速进入了国际交流的环境,有点乐不思蜀,未来四年值得期待。
父母表示,孩子跨出这一步,应该鼓励。未来的人生路很长,一切顺其自然。送孩子回国读书,主要是想让孩子在年轻时多付出一分努力、多开辟一条发展道路、多积攒一份人生阅历。父母早年赴海外留学的经历对下一代会有影响和感染。今后无论置身什么环境,在中国或在日本,孩子肯定都会从事与中日交流有关的工作,回国留学足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对此,家长是乐观其成,充满期待的。
中文导报 第944期 2013.3.28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3
健康“三观”源于良好社会环境
观光免税新典范:Laox銀座总店开业
严俊获褒章:天皇会见、首相招待
世粤联会发布粤侨精神十六字内涵
中文导报携手广东:讲好广东故事
中日友好高球会参赛人数创新高
第五届中日友好高尔夫大会即景
第五届中日友好杯高尔夫大会感言
“山海楼杯”中日冰球赛声援东北灾区
程永华大使举办国庆64周年招待会
“河野车祸”肇事人首次出席庭审
“日中友好国际学校”建设计划受挫
揭开中日国际婚姻市场的猫腻
《人民中国》纪念创刊60周年
华人“转卖屋”在日方兴未艾
复旦大学日本校友会为黄洋校友爱心捐助
华人家庭有代沟更有文化差异
苍国来正式复归:重回大相扑赛场
回国留学让孩子浸染中国味道
广岛研修生刺杀悲剧发生在光天化日下
中国女研修生“奴隶劳动”摸胸案全面胜诉
理财专家张忠良认为2013年是投资年
中文导报:2012在日华人十大新闻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