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6
字体∶
大
中
小
奥巴马首访广岛给出什么政治示范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6-05-28 17:37:52 阅读人次:848 回复数:0)
在全球关注下,日本主办了七国集团(G7)伊势志摩峰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历史性访问了广岛,使得2016年5月的一周载入了史册。
无疑,刚刚过去的数个不寻常日子,对日本外交和日美关系来说重要无比,对推动建立无核世界、展示人类良知和普世价值来说意义深刻。在历史的涌动和转折时刻,一个清晰而具体的行动,胜过絮絮叨叨的千言万语。从这个角度来看,奥巴马的广岛之行虽为G7峰会的后续行程,其沉甸甸的历史意义却超越了年年如是的G7峰会,其明确的示范效应将在人类共鸣和岁月演进中得到认证。
G7(G8)峰会七、八年一次,对于频繁换人的日本首相而言,能够轮上主办一次峰会,堪称其政治生涯的莫大荣幸。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首相已经换了十位,仅小渊惠三、福田康夫、安倍晋三分别在2000、2008、2016年有机会主办峰会,藉以向世界展现日本的外交能力。
在G7伊势志摩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导了话题、投注了心力,视之为2016年日本外交的决胜场。不过最终发表的峰会宣言乏善可陈,G7领导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也是卑之无甚高论。G7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高涨,需采取一切政策应对,灵活机动地执行财政措施。与会各国首脑重新确认了互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顺水推舟似地提出了类似“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思路。各国还就努力促成全球气候变暖应对新框架《巴黎协定》在2016年结束前生效达成了共识。
其实,在G7峰会常规落幕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广岛之行才真正引发了日本全民关注和全球媒体聚焦,掀起了历史性访日的高潮。作为核爆71年后首位访问广岛的美国在任总统,奥巴马在5月27日亲自访问核爆地,为美日走过多年的和解之路再建新的里程碑。
当然,奥巴马访问广岛绝不是心血来潮、一蹴而就的产物,也不是面对某种匪夷所思的外交陷阱,而是美日经过长时间铺垫交流最终达成顺势而为的外交成果。2004年,美国驻日大使霍华德·贝克首次访问广岛;2008年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到访广岛,向核爆死难者慰灵碑献花;同年,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阳平访问夏威夷珍珠港,参观亚利桑那纪念馆并献花;2009年奥巴马总统首次访日表示“如能访问原子弹轰炸地将感到荣幸”。随后,美国驻日大使每年都出席广岛和平纪念仪式。2016年4月,克里在广岛参加G7峰会外长会议,成为美国首位访问广岛的国务卿,也为奥巴马的广岛之行铺平了道路。
如今,美国总统终于踏上广岛。奥巴马参观了原子弹轰炸资料馆后表示,“我们必须正视历史的责任”。在广岛、长崎两地市长及原爆受害者的见证下,奥巴马向核爆遇难者慰灵碑献花,悼念包括核爆受害者在内的全体战争遇难者。奥巴马发表了17分钟演讲,表示应该致力实现无核武世界。奥巴马在演讲中表达了悲伤(sadness)和遗憾(regret),但未提道歉(apology)。奥巴马与日本核爆受害者团体协议会代表坪井直交谈,还拥抱了核爆受害者森重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这次访问为日美两国的和解、信赖与友谊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我对总统的决断和勇气表示深深敬意。”
奥巴马对广岛的历史性访问,不仅涉及日美当事国,可以说全世界都能理解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向,不能小觑。首先,这表明了历史和解是永无止境之路,只要愿意,事在人为,最痛苦的裂痕都能得到弥合,两个敌对国家不但可以结为伙伴,而且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其次,这表达了建立无核世界需要决心和勇气,人类再次确认通过外交对话等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胜过一切战争手段;其三,这展示了人类的道德良知终会觉醒、普世价值不会泯灭,因为广岛和长崎并非核战争的拂晓,而是道义觉醒的开始。
日本成功主办G7峰会,尤其是美国总统首次访问广岛,无疑是安倍政权的巨大外交胜利,也获得了大多数日本国民的正面评价。诚然,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的语境中,广岛都是核爆受害的代名词,但“核爆受害”与“战争加害”是两个概念,不能互相混淆,更不能互相替代。中国外长王毅评论称,“广岛值得关注,南京更不应忘记;受害者值得同情,但加害者永远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
的确,奥巴马访问广岛为战争受难者举哀,需要在启发全人类的道德和良知层面来理解一行为,日本不应成唯一受关注对象,日美关系也不是唯一的受惠者。日美进一步和解固然重要,日中、日韩以及日本与所有战争受害国之间实现历史和解更加迫切。也许,和解的程度有深有浅,和解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相关国家的器识要阔达、态度要真诚、政治要显智慧、行动要敢为天下先,这才是奥巴马访问广岛给出的政治示范。日本不能沾沾自喜于外交胜利,其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将示范落实为行动,让全世界拭目以待。
中文导报 第1097期 2016.6.2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6
2016国际大变局深刻影响中日关系
华裔少年世青赛夺冠带来几多启示
朴槿惠一声叹息韩国政治一地鸡毛
中日不可错过重建互惠关系新契机
APEC应该成为RCEP和TPP的融通平台
特朗普总统值得美国和世界期待吗?
朴槿惠走不出韩国总统的政治魔咒
杜特尔特的反美亲日和华能够走多远
从诺奖看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从日本人频获诺奖再看中国人机会
中国欢度国庆日本开启喜迎模式
如何看待中日共同舆论调查结果
莲舫当选党首:拼颜值还是靠才华
911事件十五年以来的世界与中国
G20峰会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三国外长会议为缓和关系做铺垫
为里约奥运会喝彩相约东京再见
巴西里约打造自由快乐奥运典范
改变日本就从东京都知事选举开始
“独狼式”恐袭蔓延世界不容小觑
南海仲裁案证明和谈是唯一出路
执政党跨门槛日本修宪之门洞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展中国外交雄心
英国公投脱欧给出的现代启示录
睿智儒雅正直:世间已无吴建民
为华裔二代唱响中文歌点赞喝彩
大和君走失拷问教育的边界何在
奥巴马首访广岛给出什么政治示范
不承认政治基础何以摘两岸成果
一个小人物之死何以引爆舆论场
日本的外交机会主义还能走多远
在日华人驰援熊本透露重要社会信息
举国为熊本守望 救灾让干扰走开
4.8新政终结海淘避税推动行业洗牌
安倍经济学临危履薄正在走向终结
民进党成立:日本政界再编揭新章
从朱镕基悼宫崎勇看中日互学之道
震灾5周年:灾后复兴任重道远
中国两会报告关注民生提振信心
从全球化高度认识鸿海收购夏普
朝鲜半岛战云下的中国应对之策
日本股汇双煞 安倍经济学危矣
春节走向世界展现新民俗新时尚
2016中国节尽显华人气魄和力量
动荡的中东迎来了合作发展的中国
台湾“三无大选”动了谁的奶酪
核武朝鲜是中国的挡箭牌还是负担
岁月有情逐梦想 星光引路照前程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