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6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两会报告关注民生提振信心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6-03-06 01:17:34 阅读人次:848 回复数:0)
每年3月,中国进入“两会时间”,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都会云集北京。感受丰富、嗅觉敏锐的记者们出没于全国政协和人大会场,希望从两会透露的信息中去读解中国的政治风云、政策走向、经济表现、民生动态。
2016年的全国两会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因为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还因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两会议题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日益深远。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时代”,明显缺乏激动人心的亮点。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步入新常态的同时,无论是GDP增速还是消费市场指标等,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为此,“2016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增长目标?”“中国政府将如何推动经济改革?”等问题特别引人关注。在此前刚刚落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以及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经赢得了很多赞许。
事实证明,唱衰中国经济论已经触顶。中国政府以有效举措,成功平息了此前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两会上即将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如何延续有效做法,成为媒体的一大看点。另外,中国如何清理“僵尸企业”?如何增强创新能力?在“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如何推进?中国是否会加大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这些问题都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议题。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倡议的,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是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在中国,十三五计划已经开局,社会的创新引擎不断涌现、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形成。年初以来,各国公布经济增长指标,中国仍然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为此,中国自身拥有信心,也为世界提供信心,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就是信心的基础。
另一方面,全国两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会议,不仅是关系宏观政策走向的会议,更是关系民生改善的会议。人民网“2016年两会热点调查”,吸引了超过388万网友热心参与。调查结果明确显示,“社会保障”、“居民收入”、“医疗改革”分列十大热点榜首前三位。
民生问题成为“两会热词”,首先就在于两会能够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1800万左右城镇低保人口、9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民生短板如何尽快补齐?公共服务如何完善配套?如何能使全体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民生热词”不断涌现,饱含着无数殷切的希望,期待着两会能为人民群众释放更多红利。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两会热词”是来自千家万户的殷切期盼,也是源自广大群众的民生重托。“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国两会正在发出民生改善好声音,擘画民生改善新蓝图。
3月5日,作为全国人大会议重头戏的政府工作报告登场。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相对于依靠资源、资本和规模扩张得到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新经济主要指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无疑,中国的新经济同时也包含着对传统经济升级改造的内容。中国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主要目的就是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李克强提出,有6.5%-7%的区间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这也是1995年以来中央首次将GDP目标设在一个区间。
经过30多年发展,当前的中国已经走到了节点上。传统发展方式的边际效益正在降低,这个时候要依靠创新驱动,依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形成新的经济模式和新的业态,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动力。无论是李克强所说的“新经济”,还是习近平以前提到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乃至当前火热的“供给侧改革”,共通的核心理念都是经济改革,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企业的利润。
中共高层不约而同重视改革,说明了中国现有经济模式转型迫在眉睫。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所谓新经济,不以超高速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以改变经济结构为目标。中国正在下一盘大棋,新棋局将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奠定基础。
中文导报 第1086期 2016.3.10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6
2016国际大变局深刻影响中日关系
华裔少年世青赛夺冠带来几多启示
朴槿惠一声叹息韩国政治一地鸡毛
中日不可错过重建互惠关系新契机
APEC应该成为RCEP和TPP的融通平台
特朗普总统值得美国和世界期待吗?
朴槿惠走不出韩国总统的政治魔咒
杜特尔特的反美亲日和华能够走多远
从诺奖看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从日本人频获诺奖再看中国人机会
中国欢度国庆日本开启喜迎模式
如何看待中日共同舆论调查结果
莲舫当选党首:拼颜值还是靠才华
911事件十五年以来的世界与中国
G20峰会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三国外长会议为缓和关系做铺垫
为里约奥运会喝彩相约东京再见
巴西里约打造自由快乐奥运典范
改变日本就从东京都知事选举开始
“独狼式”恐袭蔓延世界不容小觑
南海仲裁案证明和谈是唯一出路
执政党跨门槛日本修宪之门洞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展中国外交雄心
英国公投脱欧给出的现代启示录
睿智儒雅正直:世间已无吴建民
为华裔二代唱响中文歌点赞喝彩
大和君走失拷问教育的边界何在
奥巴马首访广岛给出什么政治示范
不承认政治基础何以摘两岸成果
一个小人物之死何以引爆舆论场
日本的外交机会主义还能走多远
在日华人驰援熊本透露重要社会信息
举国为熊本守望 救灾让干扰走开
4.8新政终结海淘避税推动行业洗牌
安倍经济学临危履薄正在走向终结
民进党成立:日本政界再编揭新章
从朱镕基悼宫崎勇看中日互学之道
震灾5周年:灾后复兴任重道远
中国两会报告关注民生提振信心
从全球化高度认识鸿海收购夏普
朝鲜半岛战云下的中国应对之策
日本股汇双煞 安倍经济学危矣
春节走向世界展现新民俗新时尚
2016中国节尽显华人气魄和力量
动荡的中东迎来了合作发展的中国
台湾“三无大选”动了谁的奶酪
核武朝鲜是中国的挡箭牌还是负担
岁月有情逐梦想 星光引路照前程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