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5
字体∶
大
中
小
走过战后70年:世界依旧经纬分明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5-05-08 15:42:14 阅读人次:937 回复数:0)
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大阅兵,以战胜国的名义重现战后70周年的荣光。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集体杯葛并缺席红场阅兵之际,来自东方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力挺普京,成为“俄罗斯最尊贵的客人”。当习近平与普京并肩出现在检阅台时,与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享国宾待遇访问美国,踌躇满志地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站在一起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二战结束70年,冷战终结26年,世界的全球化速度超出了世人预想,但国家之间按照意识形态划线、按照价值观站队、按照利益进行组合,却依然是不变的现实。一条依稀可见的政治红线穿越了重重迷雾,从历史穿过现实延伸到未来,给人以“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觉。走过战后70年,世界依旧经纬分明。
在历史上,“合作与对抗”是红场阅兵的名片。200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二战胜利60周年讲话称:“莫斯科将永远牢记美、英、法等国在打败纳粹的战争中提供的帮助”;“世界不能再允许冷战或真正的战争发生。”当时,在普京身边就坐着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施罗德、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等数十位外国元首。那次红场阅兵堪为东西方“大团结”的盛会,可惜这样的氛围难能可贵,昨日不再来。
2015年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惟有中国、印度、越南、蒙古、古巴等苏联“前盟友”的领导人如约而至,特别是中国仪仗兵和二战老兵方阵在红场首度亮相,表明俄罗斯这只双头鹰选择了与西方对抗、与东方合作的战略转向。中国国国家主席参加俄罗斯阅兵式,更成为习近平与普京展示“兄弟情”、中俄关系走入“蜜月期”的最好象征。
一直以来,中俄虽然没有结盟,但两国在推动建立新国际秩序的道路上携手共进,显示了默契和信赖。最近,中俄深化关系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中俄将于5月中旬在地中海举行“海上联合-2015”军事演习;中俄将联合开发一款军民两用直升机,还将探索两国共建月球基地的合作模式;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牵头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第三大股东——从莫斯科红场阅兵式,到地中海联合军演,到共建月球基地,中俄关系不断深化,超越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任何时期。
中俄不断靠拢,有历史和传统的内因,也有面对西方现实威胁的外因。去年3月,俄罗斯以强硬手段擅自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纳入俄罗斯版图,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美俄关系走向全面对峙;在东方,以美日同盟为主轴的亚太阵营阻碍了中国走向太平洋的发展空间,而正在谈判中的TPP不仅是一个经贸协议,也是一个针对中国的战略性联盟,进而会成为“亚太北约”(NATO)的雏形。无疑,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认为是驱动中俄越走越近、互相取暖的重要原因。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力量在削弱,中俄两国可以有所作为。
在这种外交形势和国际战略的大变局中,国际势力和地区国家无论是犹豫还是困惑,都必须做出选择,日本也不例外。最近,安倍对美国进行了长达八天的访问,首次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讲,并与美国达成了最新版的《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新指针升级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特别强调日美防卫合作的全球性,以及日美军事同盟对保护区域和全球海上自由航行安全、导弹防御、网络与太空安全的重要性。由于美日双方再次明确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其遏制中国的倾向昭然若揭。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外交战略推陈出新,新设亚投行风生水起,“一带一路”战略逐渐展开。对此,一些西方媒体视之为威胁美国主导的现有国际体系。安倍晋三访美,带来了美日同盟的重要转变,即首次允许日本出兵海外帮助美军打仗。显然,日本主要还是针对中国,希望通过加深美日同盟,来换取美国承诺抗衡中国在亚洲的主导趋势。
与美国强化传统亚洲盟友(日韩澳菲)的军事同盟关系,构筑对华包围圈相呼应,安倍上台后积极推行地球仪外交和价值观外交,通过访问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拉拢亚洲邻国对抗中国的崛起。在此情势下,中国有必要与俄罗斯积极联手,深化在国际事务、军事、安全、区域经济与贸易、能源合作等领域的协作,破除包围圈。当前,中俄VS美日的政治格局正在显现,不局限于东北亚地区,也可能逐渐生成为一种全球格局。
普京曾经提出过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欧洲”(Greater Europe)概念;最近,习近平更提出了“一带一路”构想,欲构筑一个覆盖欧亚大陆中部、北部以及东部的贸易和投资地带,即从上海到圣彼得堡、以中国为龙头的“大亚洲”(Greater Asia)愿景。中俄携手不是建设一个新的东方联盟,而是通过与其他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合作,削弱美国的全球霸权,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无疑,后共产主义的俄罗斯同西方融合时代已经结束,而坚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追求“中国梦”的中国正迎来民族主义高涨的大国崛起新时代。
中文导报 第1046期 2015.5.14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5
重建中日关系新常态道路阻且长
莫让屠呦呦获诺奖成为小概率事件
中国人“爆买”日本为何方兴未艾?
面对反恐新型战争 大国博弈风云急
打击极端恐怖势力成全球当务之急
巴黎恐袭事件或成欧洲文明的挽歌
“习马会 ”站在历史正确的方向上
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为时未晚
习近平访日欣赏东京樱花还有多远?
TPP协议从外部倒逼中国提升改革
地球人为何无法阻止中国客“爆买”日本
习近平推动中美绕开修昔底德陷阱
新安保法案不是中日过不去的坎
安倍无投票连任自民党总裁的光与影
胜利日大阅兵留下怎样的历史回响
安倍错失改善中日关系历史良机
天津港大爆炸打响新安全战争
纪念战后70周年:民间展示话语权
奥运会扎堆东亚有利地区和平保障
中日关系必须走出龃龉前行小格局
安倍政权何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
中国股市为何“疯牛病”屡犯不绝
纪念战后70周年:必须以人类的名义
亚投行倒逼国际金融体系走向改革
民主政改是一条渐进而漫长的路
抗击MERS疫情:全球一盘棋
中国消费大潮冲击日本惊涛拍案
市场彻底疯了!我们怎么办?
习近平为中日回归友好合作定基调
莫迪访华:龙象之争转向龙象共舞?
走过战后70年:世界依旧经纬分明
中日领导人会谈提供了顶层示范
中美比拼大战略日本面临新选择
中日韩走在恢复关系的大路上
亚投行志存高远 好戏才刚刚开始
李光耀盖棺有定论新加坡面临新考验
中日韩外长会谈:东亚事情自己做主
英国倒戈亚投行或引发骨牌效应
两会彰显习式治国理念和政治特色
战后70周年首相谈话雾里看花
日本启动春节商战共享观光红利
新节奏新风尚:华人迎春连接中日
亲身了解感受一个等身大的日本
今天,我们都是后藤健二
中日积累明朗话题有助改善关系
如何看待日本史上最高财政预算案
战后70周年:日本的选择成焦点
马蹄声碎辞旧岁 金羊开道迎新年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