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5
字体∶
大
中
小
两会彰显习式治国理念和政治特色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5-03-07 00:46:07 阅读人次:1022 回复数:0)
进入三月,每年一度的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两会”相继在北京开幕。这是自十八大确立习近平全面掌权、习李新体制执政之后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两会。与前两届两会相比,2015年的全国两会拥有着不同于前的政治背景和社会气氛。
执政两年多来,习近平深入了解党情国情、掌握巩固政治权力、提出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中国梦理念、树立了建党百年和建国百年的两个百年目标。迄今,习近平建立了顶层设计的组织架构,掌握了军队实权,完成了外交战略布局,实现了党内整风运动,打落了包括多名副国级领导人在内的大老虎和无数大小苍蝇,进而提出了“新常态”经济理念和“四个全面”纲领性施政方针。作为第五代领导人名符其实的核心,习近平正在开创一个新时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届两会进一步彰显出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和习李体制的执政特色。李克强总理在人大开幕式上提请代表们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成是一份成绩单,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总结了成绩、落实了理念、彰显了特色,被称为“既是向人民交账,也是留历史底片”。
在政治方面,打击腐败成为最大的政治正确,建设廉政成为最大的政治课题。过去一年来,国家级高层落马者络绎不绝;本届政协大会开幕前,解放军更一口气公布了14位落马高级将领,制造了舆论热点。有分析认为,当前反腐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退缩就意味着另一方前进,反腐阵营手软就意味着贪腐势力反扑,因此中共打虎毫不犹豫,更希望借助“两会”平台,对到会高官、富商进行现场警示,对大小老虎施加舆论和精神压力。刘源上将高调回答记者“你懂的”,似乎是一句心照不宣的政治暗号,意味着2015年依然有高压线在上,中共反腐打虎力度将继续加强。
李克强宣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并强调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掷地有声。
在经济方面,2014年,中国面对了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国际上,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遭遇“中等收入陷阱”,不少发展中国家更面临经济危机。同时,马航等多起空难事件、乌克兰局势、多地发生的恐怖袭击都给世界经济蒙上了阴影。在国内,“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继续“三期叠加”,而资源、环境承载力日益加重,住房、医疗、教育、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都让中国面临多重挑战。
去年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已经深入人心,其核心是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同时也要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和时间,留一份宽裕和从容。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详尽而务实的2015年发展目标。总的基调是,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具体目标被落实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
李克强指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无疑,“四个全面”已经成形,或成为习近平治国理念的总纲,也是今后中国发展的最大政治。
目前,中国探索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概念来讲,就是要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同时要降低能耗强度,通过环保税立法工作去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经济活动中,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同时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李克强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即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在外交方面,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是2014年中国外交的亮点,也是体现习近平大国外交战略的浓墨重彩。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局面正在打开,“大国外交稳中有进,周边外交呈现新局面,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新进展,经济外交成果显著”。 2015年,中国外交的总体战略被论述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包括“大国外交”、“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在内的一系列新提法正在得到深入的阐述和落实。
中文导报 第1038期 2015.3.12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5
重建中日关系新常态道路阻且长
莫让屠呦呦获诺奖成为小概率事件
中国人“爆买”日本为何方兴未艾?
面对反恐新型战争 大国博弈风云急
打击极端恐怖势力成全球当务之急
巴黎恐袭事件或成欧洲文明的挽歌
“习马会 ”站在历史正确的方向上
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为时未晚
习近平访日欣赏东京樱花还有多远?
TPP协议从外部倒逼中国提升改革
地球人为何无法阻止中国客“爆买”日本
习近平推动中美绕开修昔底德陷阱
新安保法案不是中日过不去的坎
安倍无投票连任自民党总裁的光与影
胜利日大阅兵留下怎样的历史回响
安倍错失改善中日关系历史良机
天津港大爆炸打响新安全战争
纪念战后70周年:民间展示话语权
奥运会扎堆东亚有利地区和平保障
中日关系必须走出龃龉前行小格局
安倍政权何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
中国股市为何“疯牛病”屡犯不绝
纪念战后70周年:必须以人类的名义
亚投行倒逼国际金融体系走向改革
民主政改是一条渐进而漫长的路
抗击MERS疫情:全球一盘棋
中国消费大潮冲击日本惊涛拍案
市场彻底疯了!我们怎么办?
习近平为中日回归友好合作定基调
莫迪访华:龙象之争转向龙象共舞?
走过战后70年:世界依旧经纬分明
中日领导人会谈提供了顶层示范
中美比拼大战略日本面临新选择
中日韩走在恢复关系的大路上
亚投行志存高远 好戏才刚刚开始
李光耀盖棺有定论新加坡面临新考验
中日韩外长会谈:东亚事情自己做主
英国倒戈亚投行或引发骨牌效应
两会彰显习式治国理念和政治特色
战后70周年首相谈话雾里看花
日本启动春节商战共享观光红利
新节奏新风尚:华人迎春连接中日
亲身了解感受一个等身大的日本
今天,我们都是后藤健二
中日积累明朗话题有助改善关系
如何看待日本史上最高财政预算案
战后70周年:日本的选择成焦点
马蹄声碎辞旧岁 金羊开道迎新年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