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4
字体∶
大
中
小
日银再放水:背水之阵还是饮鸩止渴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4-11-01 17:49:34 阅读人次:1001 回复数:0)
在美联储宣布如期退出QE3、结束宽松货币政策之后,日本没有跟风起舞,而是选择了逆势“大放水”。日本央行在10月31日出乎市场意料地再次扩大金融缓和。日本银行总裁黑田东彦表示:货币政策正在显现效果,但通胀预期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为了达到2%的通胀目标,将以开放的方式执行QQE。
日银扩大金融缓和的主要刺激措施是:将每年基础货币的刺激目标从60万亿-70万亿日元加大至80万亿日元,国债购买规模每年增加30万亿日元;继续实行QQE直至通胀稳定在2%;延长国债持有时间至7-10年。大多数人认为日本央行会在明年1月开始放宽政策,很少人预计10月会放宽政策,这无疑是个意外决定。
扩大刺激消息甫出,立刻引起市场激荡,掀起了最新一轮资本狂骚,仿佛让人看到“安倍经济学”鼓动的第二拨惊涛骇浪正迎面扑来。10月31日,在三连休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日经指数飙升4.8%至16413.76点,创出了2007年11月来最高收盘位,也创下2013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日经指数周线上涨7.3%,创逾一年来最大周线涨幅。日元兑美元汇率突破110大关,甚至一度下探112底线。美股期货走高,黄金则直线下跌。
日银加大缓和货币政策,首先是以行动向市场展示了誓死达到2%通胀目标的决心。用安倍的话来讲,要坚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让市场跟着走,而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当前,无论美国QE3的退出给市场带来怎样反应,日本都会坚持现有货币政策,直到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实现,才有可能退出。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能不能取信于市场,关键在于说过的话要让市场相信。黑田东彦在会后记者会上称,日银坚持实现2%通胀率目标的承诺非常重要。此前,“安倍经济学”向市场做出了承诺,2%的通胀目标已经成功改变了市场预期。如果日本在中途退出,就会造成货币政策失效,无法挽救经济。
其次,日银此举,极可能是为政府第二轮上调消费税扫清障碍,为继续增税造势。数据显示,日本9月全国核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上涨3.0%,9月全国CPI年率上涨3.2%,均出现连续第二个月下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结合第三季度GDP初值等经济指标,在年内决定是否再次增税至10%,这确是一个难题。进来,安倍的经济政策智囊、内阁官房参事本田悦朗主张将再次增税的时间推迟一年半至2017年4月;此外,自民党内部谨慎派也出现了推迟再度增税的主张。所以,本次日银出乎意料的大胆举措,是为已经在“安倍三支箭”面前渐趋沉静的市场再添一把火,让市场重新沸腾起来,以为连续增税营造环境。为此,经济再生担当相甘利明宣布于11月4日至18日陆续召开5次专家评估会议,就消费税税率上调至10%的影响听取企业经营者、地方政府相关人士及学者等42人的意见。
不过,光靠金融缓和与货币放水来刺激市场,是否能屡试不爽,或未可知。更重要的事,日银此举对于以产业空洞化为特征、以大规模进口能源和原材料为宿命的日本经济来说,究竟是背水之阵还是饮鸩止渴,有待观察。
在安倍经济学实施第一轮金融缓和之后,与企业的经营恢复相比,个人收入上涨相对迟缓。在4月消费税增税后,日本的就业情况和个人收入成为阻碍经济恢复的风险所在。涨工资是实现物价安定目标的关键,首相安倍晋三屡次号召企业为员工加薪,经济团体联合会也在6年来首度同意旗下企业为员工提升基本工资。尽管经济恢复,但日本企业的加薪意愿仍然相当薄弱,个人收入的逐步增加靠的是加班费、奖金等,基本工资迟迟未能获得提升——这将对日本民众的消费心理造成影响,妨碍日银如期达成通胀目标。
据分析,日本实体经济面临的大问题是产业空心化,这使得汇率的贬值没有很好地反映在出口提升,反而使原材料稀缺的日本增加了进口负担。过去20多年来,日本以全球为市场的大企业都走向海外,以海外投资替代出口贸易,而国内企业以满足内需为主,面对跌跌不休的日元贬值反而增加了成本和负担。另一方面,日本如何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来激发市场活力?如何重新打造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已经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的问题。当前,日本面临着老龄化少子化的劳动力结构,仅靠货币政策的外部输血刺激,是无法解决痼疾的。
所以,本次日银选在非常的时间点上再次大放水,固然引起了市场的短暂激动和投机热潮,但从中长期看,其效果能维持多久,依然是臧否两论。
中文导报 第1021期 2014.11.6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4
2014中日关系摸索重建“新常态”
安倍长期政权或展露政治灵活性
日本大选:安倍自民党一石三鸟
国民党惨败让台湾面临新变局
高仓健的硬汉形象依然是男性标杆
安倍提前选举只为收割政治红利
APEC成为改善中日关系重要契机
日银再放水:背水之阵还是饮鸩止渴
中国外交深耕欧洲具战略眼光
诺贝尔奖的中国机遇在哪里
勿忘友好纪念日中日需要正能量
中日首脑会谈聚众望期待有所归
阿里巴巴的成功究竟是谁的胜利
期待朝日继续点亮自由派言论火种
细解安倍改造内阁的五个数字依据
民间交往用脚投票破解中日僵持
与极端主义斗争是全世界的责任
安倍须以行动为首脑会谈开启大门
中国“打虎记”最终指向依法治国
安倍邯郸学步:竞逐影响力何时休
金砖银行为打破战后金融秩序扬帆
让价值判断成为文化理解的基本取向
中韩蜜月重塑东北亚区域格局
中日关系需要走出“失去的十年”
重新检证“河野谈话”能改变什么?
巴西世界杯:热闹不只是他们的
胜又拓哉杀人案暴外国人政策盲点
亚太安全形势正走到十字路口
中文导报千期纪念:春华秋实风物常在
日本自我解套甘当新冷战急先锋
中国走进非洲50年:打造合作升级版
全世界都看懂了奥巴马外交困局
“岁月号”沉船灾难暴露现代化短板
三大共同体勾勒亚洲发展路线图
从佐村河内到小保方:一伪万事休
欧洲成中国远交近攻最重要选项
中国外交重获关键第三方从容地位
两会促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珍惜你的眼泪那是生者的飨宴
昆明暴力恐怖袭击引起人神共愤
“安倍经济学”响起了警钟
张王会开启两岸“府议”先导
把体育还给冬奥会让政治走开
从食品恐怖主义看日本安全崩溃
海外华人成推动春节国际化主力
让反腐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
中国的目标不在身边在远方
今天的风不在昨天的方向上吹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