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4
字体∶
大
中
小
与极端主义斗争是全世界的责任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4-09-01 12:33:01 阅读人次:1156 回复数:0)
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十年后,伊拉克群龙无首、狼烟四起,面临着国家分裂的危机,同时更由于极端主义组织“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的崛起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风之中。该组织的极端理念和残忍手段,已对地区安全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威胁。
近日,“伊斯兰国”通过社交网络发布视频,对失踪美国记者詹姆斯•福利实施公开斩首,用以威胁美国停止对该组织展开的空中打击,其惨无人道的血腥方式震惊世界,对文明社会造成深度冲击。
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呈现细胞扩散状态发展的“伊斯兰国”,已经取代基地组织,成为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组织的最新代表。“伊斯兰国”的所作所为,表明这不只是伊斯兰教内部的教派冲突,也不仅是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社会的文明冲突,而是一股充满了政治野心、以人类为敌的颠覆性力量。“伊斯兰国”是宗教极端主义组织,更是政治极端主义组织。毒瘤的恶性发展挑战着文明的底线,威胁到世界的安全,除了谴责,还需有效制止,甚至手术割除。
从普世价值层面来衡量,“伊斯兰国”的兴起秉持原教旨主义理念,党同伐异,滥杀无辜,成为人道史上的最新灾难。从大批枪杀俘虏,到残酷斩首人质;从公开掳劫性奴、实施残酷的石刑,到围困不同信仰的异族部落并赶尽杀绝,“伊斯兰国”以复兴所谓伊斯兰教原理而践踏了人类价值和人道公理,其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对此,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不能因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更不能出于躲避瘟神的心态而三缄其口。在关涉文明准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国际社会需要做出基本的判断,文化相对论的借口只能带来虚无主义之实,在明目张胆的罪恶面前保持沉默不仅是放纵,更会养虎为患。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观察,“伊斯兰国”从叙利亚和伊拉克起家,公开表明以建立大阿拉伯帝国为目标,西起大西洋,东至帕米尔高原,建国范围包括历史上阿拉伯民族曾经染指过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更在相隔90年后重新复活了哈里发体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阿拉伯的哈里发制度于1924年在土耳其被终结。“伊斯兰国”的这种政治野心如果不能及时被阻止,相关国家和阿拉伯世界对其容忍放纵,终将成为受害者,世界将变得不可收拾。为此,国际社会需要从宗教、政治层面出发,甚至不惜动用外交和军事手段阻止凶暴横行、杀戮蔓延、罪恶泛滥。
对于“伊斯兰国”的猖獗施暴和政治威胁,目前的阿拉伯世界保持缄默,在内心依然希望世界警察美国代为出头,以维持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秩序。然而在过去几十年,特别是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十年来,美国的价值输出没有成功,双重标准使反恐变得徒劳其功,且每每养虎为患,惹祸上身,从基地组织到“伊斯兰国”都证明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乱世中没有产生震慑力,又缺乏调停能力,更无法如愿抽身,其能力的极限暴露无遗。不过,目前除了美国以外,联合国没有发挥机能、地区国家不作为、世界大国各怀鬼胎作壁上观,使得极端组织在这一片人类文明和法制的空旷地带获得滋养的温床,肆无忌惮,有恃无恐——这是美国的失败,阿拉伯的无奈,也是人类的悲剧。
目前,世界进入不安宁的多危期。乌克兰危机、以巴危机、伊拉克危机等战事频发,硝烟不断。这些危机当然不缺乏文化冲突的背景,但文化冲突不应成为政治无解的理由和借口。世界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警察美国日益有心无力,而且随着页岩气革命的兴起,美国能源供给充足,对中东油气资源的需要在减少,其介入中东地区纠纷的能动性也在减弱。美国防长哈格尔近日承认,这一极端组织“比我们迄今见到的任何恐怖组织都要强大”,暗含了孤掌难鸣的潜台词。
在被杀的福利以外,另外三名遭关押美国记者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美国正面临惨重代价,公众心理遭受惨烈的震慑和拷问。美国登普西将军也表示,与“伊斯兰国”之间会有一场漫长的竞赛,需要来自本地区国家以及叙利亚和伊拉克逊尼派穆斯林的支持,仅凭美国的军事实力无法获胜。无疑,面对凶残的极端组织,这个世界需要及时做出反应。从政治、外交、军事,与极端主义斗争,需要全世界同仇敌忾、全人类齐心协力。
中文导报 第1012期 2014.8.28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4
2014中日关系摸索重建“新常态”
安倍长期政权或展露政治灵活性
日本大选:安倍自民党一石三鸟
国民党惨败让台湾面临新变局
高仓健的硬汉形象依然是男性标杆
安倍提前选举只为收割政治红利
APEC成为改善中日关系重要契机
日银再放水:背水之阵还是饮鸩止渴
中国外交深耕欧洲具战略眼光
诺贝尔奖的中国机遇在哪里
勿忘友好纪念日中日需要正能量
中日首脑会谈聚众望期待有所归
阿里巴巴的成功究竟是谁的胜利
期待朝日继续点亮自由派言论火种
细解安倍改造内阁的五个数字依据
民间交往用脚投票破解中日僵持
与极端主义斗争是全世界的责任
安倍须以行动为首脑会谈开启大门
中国“打虎记”最终指向依法治国
安倍邯郸学步:竞逐影响力何时休
金砖银行为打破战后金融秩序扬帆
让价值判断成为文化理解的基本取向
中韩蜜月重塑东北亚区域格局
中日关系需要走出“失去的十年”
重新检证“河野谈话”能改变什么?
巴西世界杯:热闹不只是他们的
胜又拓哉杀人案暴外国人政策盲点
亚太安全形势正走到十字路口
中文导报千期纪念:春华秋实风物常在
日本自我解套甘当新冷战急先锋
中国走进非洲50年:打造合作升级版
全世界都看懂了奥巴马外交困局
“岁月号”沉船灾难暴露现代化短板
三大共同体勾勒亚洲发展路线图
从佐村河内到小保方:一伪万事休
欧洲成中国远交近攻最重要选项
中国外交重获关键第三方从容地位
两会促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珍惜你的眼泪那是生者的飨宴
昆明暴力恐怖袭击引起人神共愤
“安倍经济学”响起了警钟
张王会开启两岸“府议”先导
把体育还给冬奥会让政治走开
从食品恐怖主义看日本安全崩溃
海外华人成推动春节国际化主力
让反腐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
中国的目标不在身边在远方
今天的风不在昨天的方向上吹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