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4
字体∶
大
中
小
张王会开启两岸“府议”先导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4-02-17 21:30:20 阅读人次:950 回复数:0)
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2月11日访问南京,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晤,举行了两岸事务的高级别首长会议。“张王会”双方均以正式的官衔名义参与对话,这是两岸60多年来首次举行的官方会谈,被看作是两岸互信的再次升级,其重要意义是在两岸两会和国共两党以外,正式拉开了两岸两府的实质性对话序幕,可谓“双赢“。
自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从早期激烈的军事对抗和政治对峙,逐步走向缓和;在打破隔绝坚冰、展开接触交往后,由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后经历了民进党陈水扁执政八年的关系动荡,最终在2008年5月伴随着连战登陆而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新闻社在年初刊发2014年10项大事前瞻时曾指出:两岸关系将在“深水区”继续攻坚,“两岸领导人实现会晤并非短期可实现”,但两岸都乐观其成。无疑,本次“张王会”开启两岸政治对话新局,王郁琦与张志军将陆续推动互访,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巩固深化扩大而着力打造新形势。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表态:1949年以来,首次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正式会面,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史上意义非凡,对建构两岸常态化互动关系更具重要意涵。
“张王会”在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时点上举行,备受关注。陆委会主任王郁琦感慨地说,“从当初几乎要兵戎相见,到今天我们可以坐在这边开会”,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回应说,要破解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些难题,“我们必须有一点想象力”,不仅是这样的会面,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应该有更大的想象力。
“张王会”就推进两岸关系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积极共识,包括:珍惜并维护来之不易的局面,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继续扩大交流、推进谈判、密切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共同振兴中华;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国台办和陆委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
双方还讨论了两岸关系发展中的若干事宜,表示将完成ECFA后续协议的商谈、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务实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与可行途径、进一步扩大深化两岸文教科技交流合作、继续协商海协会与海基会互设办事机构,等等。
12日,王郁琦前往中山陵谒陵,向国父孙中山先生表达敬意;下午在南京大学发表了“一诚天下动”的演讲。13日,王郁琦在上海与当地智库学者座谈,就两岸议题交换意见,并解说台湾的大陆政策立场;14日访视上海台商子女学校,然后返台。
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访问大陆,顺利完成对话协商,是对两岸政治对话的重大推进步骤。过去20多年来,两岸对话经历了“民间对民间”——以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为协商窗口;经历了“党对党”——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正式登陆为标志,国共两党重新开启了历史性对话大门。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实现了“大三通”,设立了两岸和平论坛,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
作为两岸关系攻坚克难的新动力,由“张王会”开启的两岸两府对话,将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府对府”的府议新阶段——这表明,两岸在搁置“政权”议题的同时,开始承认双方的“治权”。如今,两岸高端交流继续保持热度,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战17日到大陆 “走春访友”,国共两党高层预计今年会择期会面,继续就两岸关係重大问题交换意见,释放信息。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将继续推进,第二届两岸和平论坛今年将在台湾举行,政治议题会取得哪些新共识令人关注。在民间经贸交流方面,两岸两会将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文教合作、新闻交流,进一步扩大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融合,并互设办事机构。
“张王会”启动国台办与陆委会直接交流,把六年来两岸关系良性发展推向新高峰,更为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揭开新一页。“张王会”代表两岸正式进入“政经并行”阶段,这是两岸关系演变的自然结果,是突破两岸事物“经贸化”瓶颈后的新天地,是两岸展开政治协商谈判的先导。
首次“张王会”,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报名采访的媒体共有88家,记者达220人,广受关注。会晤中,王郁琦邀请张志军访问台湾,张志军接受邀请。张志军说:“作为两位主管两岸事务的负责人,我们要多做沟通,多了解彼此的社情民意,我想两岸的民众对此是欢迎的。“张王会”不仅是两个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更在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形势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张王会”还涉及了两岸最高领导人的会面议题,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中文导报 第987期 2014.2.20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4
2014中日关系摸索重建“新常态”
安倍长期政权或展露政治灵活性
日本大选:安倍自民党一石三鸟
国民党惨败让台湾面临新变局
高仓健的硬汉形象依然是男性标杆
安倍提前选举只为收割政治红利
APEC成为改善中日关系重要契机
日银再放水:背水之阵还是饮鸩止渴
中国外交深耕欧洲具战略眼光
诺贝尔奖的中国机遇在哪里
勿忘友好纪念日中日需要正能量
中日首脑会谈聚众望期待有所归
阿里巴巴的成功究竟是谁的胜利
期待朝日继续点亮自由派言论火种
细解安倍改造内阁的五个数字依据
民间交往用脚投票破解中日僵持
与极端主义斗争是全世界的责任
安倍须以行动为首脑会谈开启大门
中国“打虎记”最终指向依法治国
安倍邯郸学步:竞逐影响力何时休
金砖银行为打破战后金融秩序扬帆
让价值判断成为文化理解的基本取向
中韩蜜月重塑东北亚区域格局
中日关系需要走出“失去的十年”
重新检证“河野谈话”能改变什么?
巴西世界杯:热闹不只是他们的
胜又拓哉杀人案暴外国人政策盲点
亚太安全形势正走到十字路口
中文导报千期纪念:春华秋实风物常在
日本自我解套甘当新冷战急先锋
中国走进非洲50年:打造合作升级版
全世界都看懂了奥巴马外交困局
“岁月号”沉船灾难暴露现代化短板
三大共同体勾勒亚洲发展路线图
从佐村河内到小保方:一伪万事休
欧洲成中国远交近攻最重要选项
中国外交重获关键第三方从容地位
两会促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珍惜你的眼泪那是生者的飨宴
昆明暴力恐怖袭击引起人神共愤
“安倍经济学”响起了警钟
张王会开启两岸“府议”先导
把体育还给冬奥会让政治走开
从食品恐怖主义看日本安全崩溃
海外华人成推动春节国际化主力
让反腐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
中国的目标不在身边在远方
今天的风不在昨天的方向上吹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