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4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的目标不在身边在远方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4-01-13 21:40:54 阅读人次:1033 回复数:0)
如果说,2013年初还有机会讨论中日关系缓和的可能性,那么在2014年伊始,人们需要讨论的是中日爆发战争的系数究竟有多高。
在2013年初,自民党安倍政权刚刚上台,世人对其改变前民主党政权僵硬的对华政策和稚拙的外交手法尚抱有期待。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中日两国都需要完成一些重要的国内政治日程,呈现不少缓和关系的契机。因此,去年的中日关系改善路径曾被规划为:3月份中国召开全国人大、习李体制全面接班之前,中日处于情绪降温、危机管控阶段——从3月份中国两会闭幕到7月份日本参议院选举之前,是中日摸索重开交流之窗阶段,双方可推动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先行恢复——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可望成为中日关系改善的最佳时间点。但后来的事实表明,这些善意的假设是无稽的,中日围绕钓鱼岛的主权纷争依然处于平行线,非但没有相向而行,反而渐行渐远,由领土纷争上升为战略对抗。
那么,2014年新年伊始的现实是什么呢?一方面,中国对于日本策定“安保三支箭”死磕中国的批判尚未落幕,另一方面,安倍在年末参拜靖国神社的雪上加霜效应持续发酵;一方面是日本首相马不停蹄出访中东和非洲,要把日本外交边疆扩大到非洲,另一方面是中方驻外使节团形成雷霆之势的外交舆论压力,万箭齐发主导国际话语权;一方面,在领土主权和历史恩怨上龃龉不断的东亚邻国在国际上展开了“打小报告”外交,另一方面,揣摩世界各国立场、期待他们选边站位,已经成为当前外交争夺的重点;一方面,“中国空军实力超越日俄成为世界第二”、“日本计划大幅增购F15战机、准航母或成夺岛部队司令部”之类的新闻标题不绝于耳,另一方面,“中日一旦爆发冲突,世界经济将衰退4年”之类的外媒预测已经紧急出炉。
2014年新年刚启,中日关系却比上一年更加紧张、更加复杂,更加危急,也更加有理由让人感到失望和悲观。既然在拥有多次契机的2013年都没有实现回暖,那么在山重水复的2014年中日又有多少改善关系的可能呢?2014年,北京将主办APEC首脑峰会。令人感兴趣的是,APEC北京峰会是否会受到中日关系恶化的拖累,从而让亚太与会国家感到意兴阑珊而无果落幕?还是在亚太经合组织的舞台上,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能重新认识到自己对地区、对世界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早已有人迫不及待地点明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的敏感时期,言必称“甲午”者有如敲更人时刻提醒着“火烛小心”。专家分析称,钓鱼岛的价值,对任何一方都微不足道,然而为什么双方达成妥协却如此之难?自古以来,各个国家都不惜耗费资源和代价,建立符合本国利益和愿望的地区秩序,希望周边的国家政权都能志趣相投,让自己处于安全、有利的环境中。
从1895年的马关条约到1945年的日本战败,亚洲或者说东亚的秩序经历了两次颠覆,在战后维持了近70年的东亚秩序如今正面临第三次变局——中国全面崛起毫无疑问会撬动区域乃至世界的政经版块,日本寻求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也有改变秩序之虞,再加上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战略已成为关键变量。为此,中日关系由战略互惠走向战略对抗,深层意味有二:一是不容对方改变有利于自己的现行秩序,二是不容对方阻碍自己改变不利秩序的努力。
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日本宣扬中国威胁论阻挡不了中国全面崛起成为事实,中国很批日本军国主义也停止不了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脚步。中日双方不妨面对现实,承认事实,以平等的心态和平稳的姿态来看待彼此的发展,在动态中寻找新的平衡,避免把对方视作眼中钉、绊脚石而去之后快的最坏结局。然而,中日关系的现实是两国互为对方打破既有秩序的借口,并在扩军备战的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让东亚成为世界忧虑的火药桶。
对此,《环球时报》近日提出了一种理性的思路:“中国用不着通过在一场军事摩擦中占上风,或者通过一时一事的胜利来扳回对日本的心理强势。中日应避免军事摩擦,无论它发不发生,我们都应以平常心对待。中国崛起已成世界大势,全球利益的不断调试在强化这一惯性,它不是东海一个操作级别的摩擦就能轻易打破的。”
的确,无论道路多么曲折,中国追求现代化的百年征程从未停歇,中国与日本的发展竞赛已经迎来了赶超的逆转时刻。在你追我赶、擦肩而过的历史过程中,双方偶尔怒目相视、眼神中出现挑衅意味在所难免,但这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不值得止步纠缠。风景就在身边,目标却在远方。中国不是看风景的人,更不会成为别人的风景;中国是赶路人,是朝着“双百”目标、朝着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行的人。中国的目标不在身边在远方,这才是历史的重任。
中文导报 第982期 2014.1.16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4
2014中日关系摸索重建“新常态”
安倍长期政权或展露政治灵活性
日本大选:安倍自民党一石三鸟
国民党惨败让台湾面临新变局
高仓健的硬汉形象依然是男性标杆
安倍提前选举只为收割政治红利
APEC成为改善中日关系重要契机
日银再放水:背水之阵还是饮鸩止渴
中国外交深耕欧洲具战略眼光
诺贝尔奖的中国机遇在哪里
勿忘友好纪念日中日需要正能量
中日首脑会谈聚众望期待有所归
阿里巴巴的成功究竟是谁的胜利
期待朝日继续点亮自由派言论火种
细解安倍改造内阁的五个数字依据
民间交往用脚投票破解中日僵持
与极端主义斗争是全世界的责任
安倍须以行动为首脑会谈开启大门
中国“打虎记”最终指向依法治国
安倍邯郸学步:竞逐影响力何时休
金砖银行为打破战后金融秩序扬帆
让价值判断成为文化理解的基本取向
中韩蜜月重塑东北亚区域格局
中日关系需要走出“失去的十年”
重新检证“河野谈话”能改变什么?
巴西世界杯:热闹不只是他们的
胜又拓哉杀人案暴外国人政策盲点
亚太安全形势正走到十字路口
中文导报千期纪念:春华秋实风物常在
日本自我解套甘当新冷战急先锋
中国走进非洲50年:打造合作升级版
全世界都看懂了奥巴马外交困局
“岁月号”沉船灾难暴露现代化短板
三大共同体勾勒亚洲发展路线图
从佐村河内到小保方:一伪万事休
欧洲成中国远交近攻最重要选项
中国外交重获关键第三方从容地位
两会促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珍惜你的眼泪那是生者的飨宴
昆明暴力恐怖袭击引起人神共愤
“安倍经济学”响起了警钟
张王会开启两岸“府议”先导
把体育还给冬奥会让政治走开
从食品恐怖主义看日本安全崩溃
海外华人成推动春节国际化主力
让反腐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
中国的目标不在身边在远方
今天的风不在昨天的方向上吹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