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人社会
>> 会展演出
字体∶
大
中
小
颜真卿特别展:稀世名品惊艳了时光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9-01-19 14:05:28 阅读人次:738 回复数:0)
“特别展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1月15日下午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剪彩仪式。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谢长廷,台北故宫书画处长刘芳如、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姚进庄,以及主办单位每日新闻社董事长朝比奈丰、日本经济新闻社常务董事平田喜裕、日本放送协会(NHK)理事中田裕之,特别展协赞企业代表及相关人士1200余人等出席了仪式。
本次展览除了唐代名家作品之外,还汇聚了历代书法大家的多种真迹,并陆续展出受中国书法影响的日本书法等约180件作品,规模空前。颜真卿特别展,由东京国立博物馆、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NHK共同主办,1月16日至2月24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平成馆展出。
特别展尽现书法美的普遍价值
本次特别展内容:书体的变迁、唐代书法-截止安史之乱、唐代书法-颜真卿的活跃、日本对唐代书法的受容、宋代对颜真卿的评价、后世影响等六章,包括177件展出作品。其中有18件国宝、16件重要文化财。展品宏富,规模空前。
除日本国内重量级收藏品外,本次特别展还推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借展的稀世墨宝:有“天下行草第二”之誉的颜真卿《祭姪文稿》、怀素《自叙帖》、褚遂良《黄绢本兰亭卷》、怀素《小草千字文》等。颜真卿名作《祭侄文稿》首次来日出展,成为本次特别展最大亮点。据了解,《祭侄文稿》上次展出是2008年“晋唐书法展”,海外展则是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在开幕式上,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表示:这次展览,将焦点对准书道展现出普遍价值的中国唐代,也将目光关注深受中国影响的日本书道。中国历史悠久,4世纪到5世纪的晋代,7世纪到10世纪的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鼎盛之时。在唐代,书法普遍性的美得以升华并形成体系。颜真卿尊重人性,当时有代表性的文人们都很为之倾心。日本的空海,作为遣唐使,体验了中国的书法文化,被称为日本的王羲之。在平安时代,中国书法发挥了影响。王羲之的最高杰作《兰亭序》虽已无实物,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奇迹般地留存下来,让我们得以观瞻;还有受到影响的日本书法作品,经过悠长的时光,依然熠熠生辉。希望这次展览会,能让大家对此有深切感受。
台北驻日代表谢长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欣赏了“祭侄文稿”后,觉得约1,400年的原本现在还能看到,真是奇迹。他认为能历经1,400年,如果没神佛的加持,是不可能保存得这么好的。他透露,日本书道爱好者非常多,包括日本首相安倍的母亲安倍洋子也到场,他事先不知道安倍洋子会出席,这也显示日本的书道盛行,相信这次展览定会吸引很多人。
继东晋王羲之之后,颜真卿在继承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初唐三大家传统的同时开创了“颜体”。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颜体楷书雄浑饱满,端正阔大,代表了盛唐书体的最强音。在存世不多的颜真卿真迹中,《祭侄文稿》首次在日本公开,备受关注。
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凝聚家国血泪,惊艳中华历史。得见一次本尊,实为三生有幸。东京国立博物馆为本次出展做了精心准备,以颜真卿为主线,串联起整个中国书法史,件件宝物,字字珠矶,奉献了难得一见的重量级大展,值得反复观摩。
在颜真卿特别展上,东京国立博物馆还推出了馆藏北宋李公麟《五马图卷》,黄庭坚题跋,十分养眼,万分珍贵。
唐玄宗纪泰山铭、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名、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颜氏家庙之碑等,多幅大型原碑文拓片,展示了颜真卿特别展的气势和份量。
张旭、王羲之、米芾、孙过庭、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中国书法史上的超级大咖都在这里了,让人心潮澎湃。
还有,怀素自叙帖、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卷、苏轼、米芾、蔡襄、赵孟頫、董其昌、何绍基、赵之谦,群星璀璨,名品陈列,中国书法史一个都不少。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凝聚家国血泪
本次特别展,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颜真卿传世名品——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得以亮相。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又一位划时代的书法大家。明代董其昌在《容台别集》卷二中:颜鲁公正书易学,行书难摹。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清代王澍在《论书剩语》中讲到:“古人稿书最佳,以其意不在书,天机自动,往往多入神解,如右军《兰亭》、鲁公《三稿》,天真烂然,莫可名貌。”鲁公就是指颜真卿,《三稿》则是指颜真卿的三件手稿:《祭伯父帖》《争座位帖》和《祭侄文稿》。
颜真卿最著名、也最为后世称颂的作品,是那篇充满涂改的凌乱草稿《祭侄文稿》,全篇行书、草书毕见,在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已不存于世的情况下,这幅作品可称天下行书之最。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起兵变,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历时七年之久的叛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这一年,颜真卿50岁。
安禄山大军势如破竹,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在大唐江山摇摇欲坠之时,势单力薄的颜真卿固守平原(山东陵县),他的堂兄颜杲卿出任常山郡太守,颜氏一门共同坚守在战火的第一线。颜杲卿最后孤城被围,成为俘虏,仍不肯投降,安禄山遂以其第三子颜季明为威胁,最终,颜杲卿和颜季明双双罹难。那一战,“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其状惨绝人寰”。
安史之乱后的一天,颜真卿收到一个木匣,里面是侄子颜季明的头颅,颜真卿顿觉大刀砍下的是自己的头颅,悲痛之余,亲自为侄子写下祭文,这便是《祭侄文稿》,“贼臣不救,孤城围困,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这反复删改涂抹的一句话,是颜真卿最悲愤与痛苦的表达。
25年后,年近八旬的颜真卿,被宰相派去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营中宣布诏书。面对李希烈,他依然是那位忠烈之士,毫不退缩与动摇,终被杀害。
颜氏一门忠烈的故事、精神与气节都留存于笔墨之间,就像黄庭坚所说:“鲁公祭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颜真卿的书法,正是颜真卿这种烈士型个性的彰显,正所谓“字如其人”。
细观《祭侄文稿》,全篇皆用一管秃笔写就,墨色浓枯变化,但又气韵连贯,笔调圆浑厚重,真情流露。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王耀庭写道:“一见如瞻仰盛德君子于眼前,油然生起敬意。”天下第二行书的评价,应该也是基于这种书法水平与创作心境的自然流露。
稀世名作北宋李公麟《五马图》重见天日
本次,传已消失了近百年的北宋李公麟名画《五马图》,出现在特别展上。此卷自清代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名义盗运出宫后,至今已近百年;流入日本后曾被藏家宣称毁于战火。本次以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品的名义首次露面,令人又惊又喜。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省)人,北宋著名画家。《五马图》画卷分五段,前四段均有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题签,卷尾有黄氏跋语,另有南宋初的曾纡跋,言及黄庭坚题于元祐五年(1090年)。此卷南宋时归内府收藏,入元、明,经赵孟頫、柯九思、张霆发诸家递藏,康熙年间藏河南商丘宋荦家,乾隆时入清宫乾隆皇帝两次在《五马图》图上题文,著录于《石渠宝笈重编》。
《五马图》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画中无作者款印,前四马后,各有黄庭坚签题的马名、产地、年岁、尺寸,卷末有黄庭坚“李公麟作”题跋。这些由西域诸国进贡的骏马,马名依序是“风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第五匹马佚名,经考证可能为“满川花”。五位奚官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
黄庭坚题跋:余尝评伯时人物,似南朝诸谢中有边幅者,然朝中士大夫多叹息伯时久当在台阁,仅为书画所累。余告之曰:伯时丘壑中人,暂热之声名,傥来之轩冕,殊不汲汲也。此马驵骏,颇似吾友张文潜笔力,瞿昙所谓识鞭影者也。黄鲁直书。
据了解,《五马图》在清宫珍藏200多年后,民国时期,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盗运出宫。据张伯驹《春游琐谈》记载,溥仪在天津日本租界张园居住时,日本人以两万日金得到宋梁楷卷,事由陈宝琛经手。之后,日本某侯爵又想以日金四万得李公麟《五马图》卷,献给天皇。溥仪愿以40件书画售日金40万,而《五马图》则不索价,献给天皇,此事又是陈宝琛经手。
溥仪将40件书画赏给了陈宝琛的外甥刘可超。刘用其中的四件向天津盐业银行抵押4万元,其中有《秋山平远图》、《五马图》、《摹怀素书》和《姚山秋霁图》。押款两个月后,刘归还1万元,取走了《五马图》。此后,《五马图》藏于何处、藏于谁手,一直云遮雾罩。二战后还曾被日本藏家宣称毁于战火。70余年来,《五马图》再无消息。其珂罗版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朱省斋在《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香港新地出版社1958年)一书中记载,任职于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岛田曾见此作。书中说,李公麟名作《五马图》卷,曾为日本某私人收藏家珍藏。但密不示人,几无知者。后来竟毁于“二战”战火,仅有珂罗版图片传世。岛田曾在战前见到过这件稀世名作,也是唯一亲眼见到过原作的学者。
李公麟被誉为“白描第一人”,本次东博展出《五马图卷》为纸本墨画淡彩。不过,乾隆在画中跋上说,第五匹马非李公麟原作,未知真假。
中文导报 第1223期 2019.1.23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会展演出
金陵三友齐聚上野 为国际书法艺术展添彩
中日艺术交流展追求“意艺诣”新境界
杨丽萍主创《十面埋伏》东京首演:中国元素全新体验
张屹、张立孪生姐妹珠联璧合展墨舞之魂
颜真卿特别展:稀世名品惊艳了时光
“抱云堂吟草—言恭达书法艺术展”东京开幕佳气满堂
“墨韵·匠心”尉天池、苏士澍、覃志刚、刘洪友书法艺术展轰动东京
艺道·中和:燕和国际中国画学会举办成立纪念展
陕西省中国画学会赴日展引“震动”
东京中央八周年拍卖盛典“镜开”揭幕
全日本华人花艺协会第五届花展美不胜收
华人书法家迎春送“福”走进横滨中华街
持之以恒、发扬光大:国际书法艺术展走过50回
漫画展领衔:2017浙江省文化年在日启动
东洋美校中国水墨画科30周年纪念
东京中央2017春拍续写破亿传奇
江户与北京:18世纪的都市与生活比较
上海历史建筑风采摄影亮相东京
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十周年展风采
冯学敏首次用摄影表现中日黄檗文化
文明脉络、艺术源流:《汉字三千年》大巡回展惊艳日本
东京中央2016秋拍涌现国宝级拍品
“新徽派”美术作品集体亮相东京
国际书法艺术展盛开在缤纷花季
中国“猴王”徐培晨东京献艺送福瑞
京都国际摄影节聚焦“生命之环”
冯学敏、佐藤宪一推出“新疆印象”
在日侨胞激情演绎《保卫黄河》展现壮美奇迹
旅日华人书画家举办齐鲁采风汇报展
东京中央大手笔拍卖喜庆五周年(组图)
中日琴人雅集纪念东皋心越逝世320周年
归去来:蔡国强展in横滨美术馆(组图)
2015东京中央春拍会延续传奇
田英章率中国楷书网访日以书会友受欢迎(组图)
在日中国文物拍卖跃进亿元时代
全日本华人书协举办2014年展(组图)
“曾氏父女三人展”闪耀东美(组图)
国宝苏轼黄州寒食诗卷入展东博
台北故宫神品至宝展东京揭幕(组图)
刘海粟美术馆与冈田美术馆友好签约
首届全日本华人印社展显风采(组图)
东京中央拍卖领衔:日本文物周汇聚人气
陈世英宝饰展示“生命的共鸣”
“全日本华人印社展”举办在即
吴昌硕•吴民先艺术展惊艳东京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访日演出温暖侨心
心手相“莲”:中国当代艺术名家汇展东京
南风古琴奏响中日交流千年记忆
“马骁艺术大赏展”体现原创风格
中国南宗文人画将示宝东瀛
卢治平版画展润物无声
海部俊树参加曲水之宴现场挥毫
食在日本:亚洲最大食品工业展亮相
“旧影新景”展示上海的前世今生
丝路画廊十周年成越境艺术之家
关乃平画展“海上丝路”从泉州起航
旅日安徽同胞办两会迎新春
“国际书法艺术展”以书会友促友好
丁素玫东京详解人物画鉴赏
日本华侨华人艺术作品展盛大开幕
《中国书画艺术》挂历迎新年促友好
《书圣王羲之》特别展一月登场东博
亲情中华:2012国际水墨艺术大展揭幕
“中国王朝至宝”特别展在日如期开幕
衣袭华美:海派旗袍百年史亮相东京
东京中央拍卖:全球秋拍第一场
中国文物展在日突破百万观众
在日中国美术拍卖如火如荼
铁木尔·达瓦买提爱国诗歌出展东京
梁永琳•王德水书画展纪念复交40年
《国际书法艺术展》台北开幕
国宝《清明上河图》赴日的台前幕后
国宝《清明上河图》震撼东瀛
《清明上河图》首次走出国门出展日本
谭盾携“武侠三部曲”亮相日本
杨丽萍《藏谜》表现原生文化
“地上的天宫”故宫展将在日巡展
坂东玉三郎惊艳出演牡丹亭
四川天姿国乐携手藏族姐妹献艺东瀛
现代梦幻综艺秀CHA感动日本观众
梁思成纪念展在东京举办
华人推出别开生面听琴品茶会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金秋巡演日本
中日版昆剧《牡丹亭》首演东京
中日双语“哈姆雷特”竞演东京
厉以宁将访日开讲中国经济
“四海同春”日本慰侨公演一票难求
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新年鉴赏会
汉字成世博会日本馆联接纽带
山高水长: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揭牌
村山富市为第13届全日中题词
吴俊明家庭书道展祝华人心想事成
冯学敏个展:四川-熊猫的故乡
刘洪友巨笔挥毫书法节
昭和音乐史诗《李香兰》公演
华人举办“书法艺术节”
冯学敏四川新作亮相东京艺博
大三国志展创百万观众纪录
《大三国志展》交流团拜访创价学会
同一个世界绘画展亮相日本
现代中国艺术周08到日本
长安画派推出大写意小画展
新文人画展示传统的力量
上海举办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
丁鹤庐家藏示宝东瀛
乐震文、张驰回馈四川
陈允陆墨彩画满眼秀色
陈可之•朴曜子东京联合出展
王羲之《兰亭序》首次来日展出
“大三国志展”盛大开幕
“早安少女”放歌上海世博
黄河女声合唱团喜获“金浪奖”
“大三国志展”重现历史文化魅力
日本将举办“东山魁夷展”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