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2
字体∶
大
中
小
麻烦制造者石原回归国政再添乱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2-11-04 19:24:21 阅读人次:1378 回复数:0)
尽管已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麻烦制造者”,但日本最高调的民粹主义政治家石原慎太郎还嫌乱得不够。10月25日,石原宣布辞去已经连任四届的东京都知事一职,以80岁高龄再作冯妇,准备组建新党参与大选,通过在国会众议院中占有席位的方式重新获得回归国政的话语权。
此前,因为石原的煽风点火,中日关系在钓鱼岛纷争问题上陷入了复交40年来的最坏境地。今后,石原在参与选举和回归国政过程中,不排除会把敏感的领土问题推演为政治前沿话题,为中日关系再添乱象和变数。石原也可能进一步绑架两国政府,使他们在民族主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骑虎难下。
在1995年辞去国会议员17年之后,石原慎太郎选择从地方重回中央,显示出老而不朽的自信。石原不仅能说会道,还有能力和实力在日本国家政治中继续发挥作用,这让日本国内混乱的政坛充满了警戒,也让美国、中国等其他国家感到不安。
在日本国内,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是“老牌右翼政治家”,大阪市长桥下彻是“新时代的右翼政治家”,如今“典型的右翼政治家”石原慎太郎回归国政,毫无疑问会加重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天平。石原组党参选,将使日本的两大政党民主党和自民党面临挑战,也使日本的下一次众议院大选成为在中间派、右翼、极右翼之间的选择。在石原加入混战后,日本政治势必出现你追我赶的右倾叠加效应,而缺乏自由派的势力抗衡。石原慎太郎一贯主张日本应该发展核武器、废除和平宪法。他的新党究竟能拿下多少国会席位还是未知数,但石原的招牌效应和新党扮演的关键少数角色,将使其在未来的联合政府中占据地位,并迫使政府领导人采取更加民族主义的立场。
在对外关系上,石原一贯的反美和厌中立场,将通过获得大量国民选票而在国家政治中被放大。石原是“日本可以说不”的始作俑者、极端民粹主义的代言人。石原认为战后和平宪法是美国强加给日本的,不是修改而应废止;他反对美国在日驻军,对东京的美军横田基地耿耿于怀。对于同日本有领土争议的中韩两国,石原慎太郎更是惯以殖民统治时期的称谓加以侮辱。他否定慰安妇问题,在对中钓鱼岛和对韩独岛问题上立场强硬。事实上,石原慎太郎在今年4月抛出“东京都购买钓鱼岛”计划,成为引爆中日关系的导火索。本次石原选择回归国政,也是因为钓鱼岛问题“现在的局势让我感到自己必须回归国政,才能有所作为”。所以,“石原之乱”不会因他离开东京都而落幕,相反会在他回归国政后而在内政和外交层面上再添新乱。
虽说“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是历史有时确会因为某些个人的意志和选择而出现转折。作为当今硕果仅存的“政治暴走族”,石原慎太郎之于中日关系或许就是这样的存在。1989年,石原慎太郎竞选自民党总裁而未果,使得中日关系避开了与他狭路相逢的机会。如今,石原再次挑战中日关系,其危害度已经显现。
1989年,石原慎太郎与海部俊树、林义郎竞选执政自民党总裁。尽管石原自认政治资质高于海部和林,还是输给了自民党内“人数为大”的派阀政治,在总裁选中落败而未能问鼎首相宝座。当年,重视同中国发展关系的和平主义者海部俊树在1989年8月10日出任日本首相,对于正处于严峻国际环境的中国意义不凡。1990年7月,海部俊树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宣布日本恢复对华政府贷款。1991年8月10日,海部俊树作为日本首相出访中国,是“六四”之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政治集团”首脑,也是首位去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的日本首相——这成为中国打破西方封锁的突破口,进而引导出日本天皇、皇后陛下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1992年访问中国的盛举。
回顾历史,感慨万千。如果当年是石原慎太郎胜选总裁出任日本首相,那么中日关系早在20多年前可能就转弯了,历史的因缘际会就在擦肩而过之间。如今,麻烦制造者石原慎太郎卷土重来,不仅打破政坛现有格局,也会给外交再添新乱。这一次,中国将与这位“右翼旗手”迎面相撞,这是中日关系不得不面对的迟到的考验——如果中日关系因为石原这样的“政治暴走族”而后退20年,甚至40年,那么中日关系的不成熟令人遗憾;如果中日关系能够绕开石原这样的民粹障碍、拥有更多理智的选择和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才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成果,才是两国人民和地区和平之幸。
中文导报 第925期 2012.11.1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2
期待大选结果终结日本之“乱”
为莫言完美讲诉中国记忆喝彩
传统中文报业同样可以赢得未来
大选改变不了日本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提升责任意识应面向世界
中共向世界宣言不走老路和邪路
在日华人促进中日友好责无旁贷
麻烦制造者石原回归国政再添乱
不能让中日关系40年成果化为泡影
莫言获诺奖象征中国文学冲出夔门
社会多元化汇聚理性正能量
安倍重新得势:福兮祸兮?
40年中日友好:钓鱼岛百身莫赎
日本必须为中日关系亡羊补牢
东京中国文化节建交流新纽带
人人充当中日关系的维稳力量
中日关系不值得为钓鱼岛摊牌
伦敦奥运的中国式成功与失落
中国必须跨越伦敦奥运这道坎
微博时代的奥运会究竟看什么?
让中国人真正享受快乐奥运
谁最希望中日钓鱼岛风险失控?
入管改正法促进有规则的国际化
香港回归15年的变与不变
重视中日关系重要性的理性指数
神九飞天成功展示中国力量
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发言权
中日复交40年:折腾无益建设为宜
“天空树”热潮折射日本社会心理
脸谱上市的示范效应不容忽视
中日韩FTA谈判:不得不开启的进程
小泽无罪重写日本政治新剧集
《中文导报》跨越900期新展望
朝鲜卫星发射失败或成转机
樱花开遍东瀛 生活重新招手
日企巨头走下光荣孤立神坛
总商会法人化:有梦有理想有未来
两会传递“继续改革”坚定信息
3.11周年祭:面对迷茫怀揣希望
河村谬论损害中日友好全民努力
中日国民友好交流活力在民间
习近平访美为中美关系未来投资
中国行使否决权彰显外交姿态
日本消费税国会火中取栗不容乐观
春运,中国城市化运动的年终大考
龙年新春喜迎中日关系不惑年
灿烂的华夏文明滋润中日关系
就让“绊”把世界联接起来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