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2
字体∶
大
中
小
莫言获诺奖象征中国文学冲出夔门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2-10-15 21:09:46 阅读人次:1454 回复数:0)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实现了世界对中国文化久违的认可、也完成了西方对中国文学慷慨的救赎。瑞典文学院高度评价莫言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解读,并以首次授奖的方式满足了中国人的百年渴望、打开了中国文学自我纠结的心灵之窗,也缓解了诺贝尔奖与中国之间多年积累的紧张关系。的确,中国作家获颁诺奖,极大提升了中国文学的自信,也为崛起中的中国摘取了一颗不可缺少的皇冠上的明珠。
去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今年,莫言又成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中国籍作家。两年之内,莫言相继登顶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巅峰,这并非是偶然性事件,而是历史性突破,充满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因素。
尽管莫言是过去30年来写作最持久、风格最显著、作品最畅销的中国作家之一,但诺贝尔文学奖所拥有的巨大的话语霸权还是以一锤定音的方式,让纠结已久的中国文学界豁然开朗、让焦虑不断的中国社会一朝释怀。当然,作为真正源自本土的华语文学的经典样本之一,莫言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创造、汪洋恣肆的想象、长江大河般的作品、还有对于土地和民族的挚爱,这一切使得诺贝尔文学奖名至实归。
莫言获奖之后,在中国的社会上下和体制内外,热烈的欢呼四处洋溢;从两岸三地到全球华人社会,从民间的围观到专业的评价,真诚的祝贺成为主流。许多人重温莫言的写作生涯、盛赞莫言的文学成就,更多人欢呼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提高、认定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成就已经赢得国际关注。
来自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值得关注: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是对莫言创作风格简洁而精确的评价。莫言的文学创作,崛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 的一系列乡土作品。莫言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创造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那是属于他的乡土和世界,更成为在白云苍狗般历史变化中的中国农村的缩影。莫言小说“先锋”色彩明显,呈现了冲击性的主观感觉,展开了天马行空的叙述能力,塑造了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实现了对中国文学风格一翼的再构造。莫言的创作实力使他获得过国内外多种文学大奖,在当代作家群中数一数二,成为中国文学的骄傲。
尤其令人钦佩的是,面对时代变迁和社会诱惑,莫言却是持之以恒地坚持写作、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力、长期维持高端写作水平的少数中国作家之一。莫言不仅用文字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富有创造性的重构,还拥有对写作这门手艺的献身精神。90年代的中国 “向前看”(向钱看),许多作家成名后搁置小说创作,加入到更能赚钱的行业,比如电视剧和电影剧本的创作等等。在这个发热的文化背景中,莫言能够站出来,承担文学使命,成为少数坚守文学的中国作家。从早期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到《酒国》、《丰乳肥臀》,再到《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莫言在所有年代里都留下了扎实的文学思考和创作成绩。在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或搁笔或流失或陷落的环境里,莫言的创作激情依然饱满;在纯文学大溃败的商品经济大潮中,莫言专心孜孜地坚守文学的园地,最终得出累累硕果。
也有犀利的评论认为,“如果只按文学标准,中国好多作家都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像张爱玲,就像曾经被考虑过的沈从文。或者是现在,像台湾的白先勇、余光中,这些都是世界一流作家。”更有人质疑:“最近二十年来,鉴于新媒介和新娱乐方式的发达,文学发生了世界性衰退,迫使诺贝尔文学奖下调了评选标准,以适应新的变局,虽然莫言的作品跟世界上同类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如马尔克斯,还有一定距离,但因恰逢这个变化的时局,他获奖的概率被大幅提升。”
诚然,莫言获奖绝不是一个人的成功,少不了很多因缘际会的背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因素必须被提起。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获得全面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全面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到世界乃至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与之相适应,拥有悠久文化传统、覆盖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华语文学应该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评价。在华语文学跃上国际舞台的时代呼唤中,坚守的莫言脱颖而出,凭借出色成就和国际影响力而荣幸地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代言人,实为水到渠成。
过去,莫言的创作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这是中国作家必须走过的路;今后,莫言的作品和风格将成为别人创作的借鉴和联想,非常值得期待。从中国崛起的大视角来看,把莫言获颁诺贝尔文学奖视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自我打圈的中国文学获得了冲出夔门、奔赴大海的重要转折点,绝不为过。
中文导报 第923期 2012.10.18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2
期待大选结果终结日本之“乱”
为莫言完美讲诉中国记忆喝彩
传统中文报业同样可以赢得未来
大选改变不了日本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提升责任意识应面向世界
中共向世界宣言不走老路和邪路
在日华人促进中日友好责无旁贷
麻烦制造者石原回归国政再添乱
不能让中日关系40年成果化为泡影
莫言获诺奖象征中国文学冲出夔门
社会多元化汇聚理性正能量
安倍重新得势:福兮祸兮?
40年中日友好:钓鱼岛百身莫赎
日本必须为中日关系亡羊补牢
东京中国文化节建交流新纽带
人人充当中日关系的维稳力量
中日关系不值得为钓鱼岛摊牌
伦敦奥运的中国式成功与失落
中国必须跨越伦敦奥运这道坎
微博时代的奥运会究竟看什么?
让中国人真正享受快乐奥运
谁最希望中日钓鱼岛风险失控?
入管改正法促进有规则的国际化
香港回归15年的变与不变
重视中日关系重要性的理性指数
神九飞天成功展示中国力量
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发言权
中日复交40年:折腾无益建设为宜
“天空树”热潮折射日本社会心理
脸谱上市的示范效应不容忽视
中日韩FTA谈判:不得不开启的进程
小泽无罪重写日本政治新剧集
《中文导报》跨越900期新展望
朝鲜卫星发射失败或成转机
樱花开遍东瀛 生活重新招手
日企巨头走下光荣孤立神坛
总商会法人化:有梦有理想有未来
两会传递“继续改革”坚定信息
3.11周年祭:面对迷茫怀揣希望
河村谬论损害中日友好全民努力
中日国民友好交流活力在民间
习近平访美为中美关系未来投资
中国行使否决权彰显外交姿态
日本消费税国会火中取栗不容乐观
春运,中国城市化运动的年终大考
龙年新春喜迎中日关系不惑年
灿烂的华夏文明滋润中日关系
就让“绊”把世界联接起来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