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2
字体∶
大
中
小
灿烂的华夏文明滋润中日关系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2-01-09 20:16:57 阅读人次:1787 回复数:0)
已故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断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其晚年更推崇“故天水一朝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如果借用大师的论断为导引,那么通过正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国宝名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北宋四大家之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的书法杰作,恰可以斑窥豹,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处于造极时期巅峰状态的中华文化的强大气场。
由首次走出国门的千古神品《清明上河图》领衔,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250多件旷世文物和精品书画一举亮相东瀛,在2012年新年伊始豪华上演了一场文明的视觉盛宴——为东京国立博物馆建馆140周年奉上了厚重的贺礼,也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揭开了璀璨的序幕。
在中日关系走出天灾人祸的2011年、迈进友好纪念的2012年之际,中国方面首先以文化的名义,慷慨祭出国宝重器《清明上河图》,为日本国民一展中华文明的至宝,表达了增进中日理解、促进中日友好的善意和诚意。这份良苦用心,已在汹涌如潮的观展人流中得到反映,将在中日复交40周年纪念中得到回馈,更会在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得到落实——这就是文化的魅力,直接感召精神、撞击心灵。
灿烂的文明在哪里?灿烂的文明在华夏大地。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玉器,商周的青铜器,秦代的兵马俑,汉朝的金缕玉衣,南北朝的雕塑,唐朝的金银器到五代的浮雕,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历代不衰。本次《北京故宫博物院200选》特别展,尽起宋元以降的中世和近代文明精粹,上接2000年曾经举办的以远古和上古文明为主题的《中国国宝展》,相隔12年之后来日,在龙年再次展现中华龙型文化的高贵气质和艺术精神。
晋代文豪陆机曾说:“观澜而索源,振叶以寻根”。一卷黄纸,几段残碑,凝聚的历史沧桑,融化的文明故事,足够后人咀嚼一生、解读一世。面对《北京故宫博物院200选》特别展上的每一件传世珍品,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除了叹为观止,更会感受震撼、启发思考。这些文明成果,是中国人的文化创造,也是日本人的精神源头。在这些无需言语赘述而其义自明的文明成果背后,是东方人共通的审美意识、心灵感受、文化影响、精神共振。这就是中日交流源远流长、中日友好世代流传的基础。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日以各自的方式纪念了辛亥革命100周年,共同追溯中日友谊的现代原点,努力寻找改善中日关系、携手推进东亚合作进程、共同建设繁荣和谐亚洲的新契机。而在2012年伊始,中日双方又通过如此盛大而隆重的文化交流,从文化底层和心灵深处再次印证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有着太多相同的文化渊源和精神共鸣,没有理由不友好协作。
事实上,文化交流对所有国家都很重要,而对中日两国而言更有特殊意义。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依田熹家曾指出,日本当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但明治维新以前,受到中国文化深刻影响,大化改新就是以中国为样板;举凡日本的文字、绘画、礼仪、建筑等方面,无不带有中国文化的烙印。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更多从日本方面吸收营养来发展自己,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以及当今的改革开放,中国都从日本吸取过有益经验——这样两个国家的关系,离开文化交流难以想像,也必然对文化交流提出更高要求。
在政治关系挂帅、经济关系唱戏的当今时代,中日文化关系作为改善情感、滋润心灵的润滑剂,显得更加不可或缺。在政经以外,文化关系更广泛,也更深层,具有古往今来、上下纵横的打破时空局限的优势;其次,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感染,是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是让心灵产生共鸣后的自然感动。这些,都在本次故宫精品大展中得到了再次确认。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以高格调的文化盛事开篇,名正而言顺。这些静默陈列的文物和书画,涌动着王朝的血脉,翻滚着历史的洪波,展示着温暖的内心,续写着现实的生命。故宫的宝藏来到日本,灿烂的文明展示东瀛,除了击溃文化虚无主义之外,更将提振中日关系的精气神,写下中日交流浓重而醒目的最新一笔。
中文导报 第886期 2012.1.12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2
期待大选结果终结日本之“乱”
为莫言完美讲诉中国记忆喝彩
传统中文报业同样可以赢得未来
大选改变不了日本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提升责任意识应面向世界
中共向世界宣言不走老路和邪路
在日华人促进中日友好责无旁贷
麻烦制造者石原回归国政再添乱
不能让中日关系40年成果化为泡影
莫言获诺奖象征中国文学冲出夔门
社会多元化汇聚理性正能量
安倍重新得势:福兮祸兮?
40年中日友好:钓鱼岛百身莫赎
日本必须为中日关系亡羊补牢
东京中国文化节建交流新纽带
人人充当中日关系的维稳力量
中日关系不值得为钓鱼岛摊牌
伦敦奥运的中国式成功与失落
中国必须跨越伦敦奥运这道坎
微博时代的奥运会究竟看什么?
让中国人真正享受快乐奥运
谁最希望中日钓鱼岛风险失控?
入管改正法促进有规则的国际化
香港回归15年的变与不变
重视中日关系重要性的理性指数
神九飞天成功展示中国力量
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发言权
中日复交40年:折腾无益建设为宜
“天空树”热潮折射日本社会心理
脸谱上市的示范效应不容忽视
中日韩FTA谈判:不得不开启的进程
小泽无罪重写日本政治新剧集
《中文导报》跨越900期新展望
朝鲜卫星发射失败或成转机
樱花开遍东瀛 生活重新招手
日企巨头走下光荣孤立神坛
总商会法人化:有梦有理想有未来
两会传递“继续改革”坚定信息
3.11周年祭:面对迷茫怀揣希望
河村谬论损害中日友好全民努力
中日国民友好交流活力在民间
习近平访美为中美关系未来投资
中国行使否决权彰显外交姿态
日本消费税国会火中取栗不容乐观
春运,中国城市化运动的年终大考
龙年新春喜迎中日关系不惑年
灿烂的华夏文明滋润中日关系
就让“绊”把世界联接起来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