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1
字体∶
大
中
小
奥姆审判之外的社会责任何以终结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1-12-01 12:07:27 阅读人次:1419 回复数:0)
日本最高法院在11月21日终审判决,驳回奥姆真理教案最后一名被告远藤诚一的上诉,维持了一审和二审的死刑判决。
日本自1995年3月对奥姆真理教展开强制调查以来,历经16年零8个月。随着远藤诚一的上诉被驳回,日本法院对189名奥姆被告马拉松式的跨世纪审判终于画上了句号。最终判处13名被告死刑,包括原教主松本智津夫(教名为麻原彰晃),还有5名被告被判无期徒刑、80名被告被判有期徒刑等。至今仍有3名涉案嫌疑人在逃,警方的追捕还在持续。这意味着奥姆案件在刑侦层面仍未了结,在司法层面也是暂画句号,在社会层面的反思和除污还需要很长时间。
对于日本来说,1995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战后40周年的1995年,日本在年初就横遭天灾人祸,一举跨过了盛极而衰的分水岭。所谓天灾,是指阪神——淡路大地震;所谓人祸,即指奥姆真理教发动了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杀人事件。奥姆真理教实施的组织化、集团化的无差别杀人案,构成了日本战后最大的社会刑事案件。由于奥姆真理教选定日本中央省厅集聚的地下铁霞关车站作为施放毒气地点,使得这个新兴宗教在亮出反社会底牌的同时,更暴露了其对抗政府、颠覆国家的野心。日本警察厅随后动员、投放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去扑灭奥姆真理教,为社会割除了毒瘤。
在将近17年的漫长时间里,受到国家机器的重压和打击,奥姆真理教在组织形式上已经瓦解,在法律审判上也告一段落,但产生奥姆真理教的社会环境并未改变、心灵土壤仍在发酵,而奥姆的作案动机和事件真相仍然没有水落石出,涉案人更没有反省和道歉的态度转变,13名臭名昭著、罪有应得的死刑囚还没有一人被处决——这一切都难以让人释怀,更不是单纯的死刑宣判而能够一了百了的。
奥姆真理教创立于1984年,借瑜伽和佛教的名义发展为新兴宗教;鼎盛于1995年,最终膨胀为反社会反人类的极端势力。这种现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不是孤例,而是风生水起般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潜流,最终以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充满了破坏力。如果看看麻原彰晃及其教团骨干制定的骇人听闻的“11月战争”计划,就会让人了解好莱坞电影中不断出现的企图毁灭人类、控制世界的宗教狂人和战争疯子在现实世界中确有所本。奥姆真理教实施的凶恶作案尚不及其恐怖计划的十之一二,已经搞乱了日本,震惊了世界。幸而其后有拉登和基地组织成功实施了“911恐怖袭击”,才让麻原和奥姆真理教的存在不能“专美于前”了。
今天,麻原已成死囚、拉登已被击毙;奥姆真理教已被全面监控、基地组织受到毁灭性打击,但是世界并未因此而变得更加安宁、和谐。个人破产和国家清算的经济危局正在蔓延扩大,民众对社会权贵和资本强权的不满日益加重,世界范围内的集团性社会动荡此起彼伏,物质主义的时代风潮淹没了信仰和价值的最后一片领地,个人在大时代中宛如汪洋中的一条船而无依无靠——这一切都使各类新兴宗教继续拥有了存在的理由,也引发出社会的忧虑和关注。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因沙林地下铁事件而受到精神震撼,其写作由出世转为入世。村上在日本专访了60多名沙林事件的受害者,写了《地下铁事件》;他又采访了8名奥姆真理教的信徒,写了《在约定的场所》。村上力图从受害者和施害者两个视角,探索奥姆真理教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人性的原因。在此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村上尽可能地旁听了东京地方法院、东京高等法院对于奥姆真理教信徒的审判,这成为他写作《1Q84》的背景和细节。
村上的追索,代表了日本知识界的反思努力。在日本,国民不希望再出现一个奥姆真理教,就像世界不希望基地组织借尸还魂一样。不过,法院可以对奥姆涉案凶犯做出终结审判,但社会在改变催生奥姆的环境和土壤方面进展缓慢。今天的日本相比于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日本,更是每况愈下,人心浮动。所以,奥姆审判画上句号只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追寻真相、反思因果,从而建立社会体制、提供心灵栖所,有效防止奥姆式的反社会、反人类悲剧重演。
中文导报 第881期 2011.12.1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1
中日关系向复交40周年平稳过渡
中国入世十年历风雨现彩虹
今天,你微博了没有?
奥姆审判之外的社会责任何以终结
东亚峰会真正成为全球舞台
日本投身TPP谈判搅动亚洲格局
欧洲模式能否跨过主权债务这道坎?
魏巍死刑并未终结福冈惨案
培养自我觉悟 应对增税挑战
世间已无史蒂夫·乔布斯
天宫一号勇为人类航天事业接棒
华文传媒面临全媒体和大联合时代
SMAP唱响中日邻里情亚洲一家亲
震后半年祭:灾后复兴前路漫漫
911十年祭:世界依然伤不起
政坛野百合野田佳彦迎来春天
日元汇率创新高难成全球避风港
日本防卫白皮书表露危险信号
动车脱轨之于中国的隐喻意义
关帝镇座150年成华人精神护身符
日本足球让中国羡慕嫉妒恨吗?
航天事业应是全人类共同的承担
京沪高铁时代展示中国速度
超级计算机:旭日重新升起
中国面对南海风云需要展示肌肉
日本震后百日 纠结挣扎依旧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中田庆雄和属于他的时代
温家宝访日雪中送炭传递信心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拉登之死:庆父既亡 鲁难何已?
旅日华人成为人道援助生力军
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凸显中国自信
让社会信心成为灾后复兴牵引力
爱心无国界 救援有世界
灾后复兴从克服风评被害开始
不屈的日本将从灾难中崛起
跨越一切分歧 互助救灾当头
让“幸福”成为中国人的终极关怀
最大撤侨行动考验中国的决心和能力
日本政局风云急国家危机深
中日携手是孙中山百年未竟之梦
春节消费成中日良性回复起爆剂
春节的力量凝聚民族感染世界
日本面对中国跃进需改变心态
领事馆置地受阻成社会心理风向标
盼中日关系实质改善低开高走
在日华人发展空间与时俱广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