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1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面对南海风云需要展示肌肉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1-06-20 19:54:26 阅读人次:1448 回复数:0)
南海争端不断升级,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
目前,对南海宣示拥有全部或部分主权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台湾。其中尤以越南为首,挑战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自中国渔船和越南油气勘测船发生拖曳断缆事件以来,越南的反华排华声浪陡增。越南总理阮晋勇、国防部长冯光青上将、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中将相继公开宣称对中国西沙、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全军都要为“保护领土”而“斗争到底”。越南军方还在争议海域进行实弹演习,展示公开叫板姿态,欲逼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最后摊牌。
南海主权,涉及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外交问题,最近数年更成为国际政治角力的舞台和军事冲突的引线。所谓历史问题,是指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主权本无争议,连越南都承认中国自南宋以来一直拥有管理南海的历史,但当南海被认为蕴藏着石油和天然气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后,主权争议和利益争夺开始表面化。所谓法律问题,是指1982年12月获得通过、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应该成为解决南海主权争议的法律依据。所谓外交问题,是指中国一直寻求以双边方式解决与邻国存在的领土争端,反对非当事国介入。
但这些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共识,随着近年来区域形势的变化而受到破坏,使得南海争议重新升级,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原因之一是美国高调宣布重回亚洲政策,并对南中国海的航行安全表示关注,间接呼应了与南海相关的东南亚国家逐渐结成对应中国的联盟,推动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使得南海迅速成为国际政治角力的舞台;原因之二是南海争议的主角越南屡屡叫嚣不惜与中国一战,不仅通过外交发言人与中国隔空交火,更出动海军在南海举行了实弹演习,有意提升南海的战争风云。
中国面对充满危机的南海问题,固然主张以法律和外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也必须做好准备无惧军事冲突,甚至不惜一战而打出50年、100年的和平——这就是“两手硬”的道理。
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在近两年突飞猛进,震撼世界。以航母建设为代表的中国海军实力猛增,已经有能力突破第一岛链,正成为直驱大洋的蓝海海军。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大规模发展建设被广泛视作是为解决南海争端而做准备。既然如此,中国面对日益浓重的南海风云、面对国家核心利益受到挑战,就应该适时亮剑,不惮于展示肌肉。
中国外交主张建设“和谐世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在海洋权益问题上始终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中国也需要为外交努力走到极限的那一天做好准备。面对蓄意挑衅和恶意蚕食,军事打击也许是最后的手段。针对南海问题渐趋尖锐,中国的立场被表述为“绝不主动打第一枪,但也绝不让你打第二枪”。同时,为了抑制有关国家打第一枪,中国舰队以展示肌肉的方式震慑对方必不可少。
据悉,中国南海舰队自6月以来,半月内连续举行六次军事演练,构筑起覆盖空中、陆地、海面和水下的全方位火力网,提高了部队多样化军事能力。南海舰队近日联合海警、海监等,进行了首次环海南岛海上实兵演练;6月12日清晨,南海舰队某合同训练基地组织大规模直升机实兵实装跳伞演练,开展了跨海泅渡、海上射击、布置水雷、海岛生存等高难课目训练,为把两栖劲旅打造成三栖精兵迈出了步伐;另外,南海舰队猎潜艇大队也开赴训练海域进行攻潜演练,发射火箭深弹,重点演练了对敌军潜艇实施精准打击的能力——中国海军的一系列军演,展示威武的军力,更展示不畏战争的决心。
由于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日益彰显,中国既要有大局观,又要有精准性;既要坚持和平解决的努力,又要无惧突发的战争挑衅;既要有自我克制、不落政治陷阱的耐心,又要有战无不胜、一击定乾坤的信心。中国过去30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自己争取得来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断扩大的南海问题已经牵扯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建设环境,必须有个了结,至少有个说法。同时,南海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式,对东海问题也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值得重视。
中文导报 第860期 2011.6.23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1
中日关系向复交40周年平稳过渡
中国入世十年历风雨现彩虹
今天,你微博了没有?
奥姆审判之外的社会责任何以终结
东亚峰会真正成为全球舞台
日本投身TPP谈判搅动亚洲格局
欧洲模式能否跨过主权债务这道坎?
魏巍死刑并未终结福冈惨案
培养自我觉悟 应对增税挑战
世间已无史蒂夫·乔布斯
天宫一号勇为人类航天事业接棒
华文传媒面临全媒体和大联合时代
SMAP唱响中日邻里情亚洲一家亲
震后半年祭:灾后复兴前路漫漫
911十年祭:世界依然伤不起
政坛野百合野田佳彦迎来春天
日元汇率创新高难成全球避风港
日本防卫白皮书表露危险信号
动车脱轨之于中国的隐喻意义
关帝镇座150年成华人精神护身符
日本足球让中国羡慕嫉妒恨吗?
航天事业应是全人类共同的承担
京沪高铁时代展示中国速度
超级计算机:旭日重新升起
中国面对南海风云需要展示肌肉
日本震后百日 纠结挣扎依旧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中田庆雄和属于他的时代
温家宝访日雪中送炭传递信心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拉登之死:庆父既亡 鲁难何已?
旅日华人成为人道援助生力军
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凸显中国自信
让社会信心成为灾后复兴牵引力
爱心无国界 救援有世界
灾后复兴从克服风评被害开始
不屈的日本将从灾难中崛起
跨越一切分歧 互助救灾当头
让“幸福”成为中国人的终极关怀
最大撤侨行动考验中国的决心和能力
日本政局风云急国家危机深
中日携手是孙中山百年未竟之梦
春节消费成中日良性回复起爆剂
春节的力量凝聚民族感染世界
日本面对中国跃进需改变心态
领事馆置地受阻成社会心理风向标
盼中日关系实质改善低开高走
在日华人发展空间与时俱广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