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1
字体∶
大
中
小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1-05-16 21:59:53 阅读人次:1571 回复数:0)
日本发生3•11地震、海啸、核泄漏的复合型灾难已经两月有余,一切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但日本没有沉没。
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让日本损失惨重,再加上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尚未彻底被控制,影响了日本灾后重建的速度,也使得真正的复兴耗时不菲。也许,从外界看来,经此重劫的日本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与经济快速成长而充满了希望与机遇的中国相比,政治混沌、经济低迷、横遭天灾人祸的日本正在丧失既有的吸引力,很可能就此沦为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为此,有的人选择了等待和观望,有的人选择了撤退和远离。
不过,还有更多生活在日本、了解日本、对日本怀有感情抱有信心的人却相信日本并非鸡肋,旅日华侨华人就是重要的信心力量。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告诉人们,日本的核心价值没有变,那些曾经受到赞叹、堪为典范的国民性,如坚韧、团结、诚实、努力、精致、整洁、守规矩、有秩序等等,依然是日本的价值源泉魅力所在,也是日本人重新奋起、继续示人安心感的保证。
《中文导报》在大地震发生两月之际举行的网络调查发现,决心继续留居日本、对日本灾后复兴抱有信心,已成为在日华人社会的主流,选择比率高达八成。与20年或10年之前相比,今天的中国与日本的落差确实已经大幅缩小,中国堪与日本比肩、甚至超越日本的地方也是大有所在,所以,面对灾难,浮动层的外来人群容易离开。但是,来日时间较长、占社群主流的稳定型华人的绝大部分还是相信日本的复兴能力、赞赏日本的社会环境、认可日本的生活质量;更有许多人已经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奋斗经历同在日生活重叠在一起——他们因了解而镇定、因留恋而坚守、因融入而奉献,他们相信劫后余生的日本不会是鸡肋一块,日本依然是值得信赖的生活基盘和事业平台所在。
与旅日华侨华人的对日信心形成呼应,中国对日本的灾后援助也是紧锣密鼓、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光交流相继重开,将在温家宝总理访日参加中日韩三国峰会时达到一个高潮。究其原因,中国不认为日本会就此沦为国际社会的鸡肋,灾后复兴的日本对于中国、对于东北亚地区来说依然是重要的存在。震灾外交,援助外交、复兴外交将牵引中日关系走上良性轨道,为2012年纪念中日复交40周年做好铺垫。
4月29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首批中国大陆旅行团飞抵关西机场,展开4天3夜的访日行程。同一天,中国国家旅游局向各地旅行社和各地方政府发出通知,表明除福岛县等部分有核泄漏危险的地区以外,对其余日本城市的旅游限制全部解禁。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5月4日在北京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中团时,对日本发生大地震深表同情,表示十分理解大地震和核泄漏问题对于日本旅游市场和日本经济的冲击。他同时透露了中央指导部门已下达解禁通知,将根据日本旅游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恢复中国公民的赴日旅游业务。中国的政策援助,给久旱逢甘露的日本观光业界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5月13日会见日本经团联代表团时,不仅向在3•11特大地震、海啸中遭受巨大损失和痛苦的日本人民表示慰问,更表示中方感同身受,愿继续提供必要的帮助。温家宝期待在东京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就发展两国关系、加强区域合作等重大议题同菅直人首相全面、深入交换意见。他明确表明将赴灾区慰问日本民众,传递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日本灾后重建的真诚支持。温家宝还向上智大学的棒球队员们回信,称“我想念你们”。
中国两位领导人先后传递了重视日本、施展援手的积极信息,都强调了两国政府和人民要共同努力,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方战略互惠关系取得新进展。这对于日本在复兴之路上重拾信心、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确实,震后的日本不会沦为鸡肋——对此,国际社会抱有信心、中国等近邻国家抱有信心、旅日华侨华人抱有信心,最关键的是日本必须自己拥有信心,并为灾后重塑国家形象、重振国家实力而努力。
中文导报 第855期 2011.5.19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1
中日关系向复交40周年平稳过渡
中国入世十年历风雨现彩虹
今天,你微博了没有?
奥姆审判之外的社会责任何以终结
东亚峰会真正成为全球舞台
日本投身TPP谈判搅动亚洲格局
欧洲模式能否跨过主权债务这道坎?
魏巍死刑并未终结福冈惨案
培养自我觉悟 应对增税挑战
世间已无史蒂夫·乔布斯
天宫一号勇为人类航天事业接棒
华文传媒面临全媒体和大联合时代
SMAP唱响中日邻里情亚洲一家亲
震后半年祭:灾后复兴前路漫漫
911十年祭:世界依然伤不起
政坛野百合野田佳彦迎来春天
日元汇率创新高难成全球避风港
日本防卫白皮书表露危险信号
动车脱轨之于中国的隐喻意义
关帝镇座150年成华人精神护身符
日本足球让中国羡慕嫉妒恨吗?
航天事业应是全人类共同的承担
京沪高铁时代展示中国速度
超级计算机:旭日重新升起
中国面对南海风云需要展示肌肉
日本震后百日 纠结挣扎依旧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中田庆雄和属于他的时代
温家宝访日雪中送炭传递信心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拉登之死:庆父既亡 鲁难何已?
旅日华人成为人道援助生力军
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凸显中国自信
让社会信心成为灾后复兴牵引力
爱心无国界 救援有世界
灾后复兴从克服风评被害开始
不屈的日本将从灾难中崛起
跨越一切分歧 互助救灾当头
让“幸福”成为中国人的终极关怀
最大撤侨行动考验中国的决心和能力
日本政局风云急国家危机深
中日携手是孙中山百年未竟之梦
春节消费成中日良性回复起爆剂
春节的力量凝聚民族感染世界
日本面对中国跃进需改变心态
领事馆置地受阻成社会心理风向标
盼中日关系实质改善低开高走
在日华人发展空间与时俱广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