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11
字体∶
大
中
小
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凸显中国自信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1-04-18 18:29:05 阅读人次:1624 回复数:0)
虽然当今世界颇不平静,但中国在阳春四月,在阳光四溢、椰风拂面的海南岛三亚同时举办“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还是成为了世界聚焦的中心。相对于同时在华盛顿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主办的峰会和论坛显得更为举足轻重,其发言权和辐射力日益强大,其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似乎难以估量。伴随着中国同时宣布2011年第一季度GDP实现9.7%的稳定增长,中国从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中透露出来的实力和自信让世界称羡不已、刮目相看。
跨入2011年的世界局势紧绷、危机纷呈:中东和北非国家连续动荡不断、西方大国空袭利比亚加剧冲突、利比亚和科特迪瓦两场国家危机持续发酵、东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导致严重核泄漏。这一切,使得世界经济复苏的主题让位给灭火和救援,推动能源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在如此复杂的综合环境下,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和亚洲市场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火车头,为世界提供了希望。作为象征,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在海南召开,代表了国际新势力正在崛起和集结,形成了变化中的国际格局的新亮点。
中国在海南举办金砖国家第三次首脑会议,第一次邀请南非加入,正式形成了所谓“B5”的BRICS格局。尽管BRICS还没有成为统一的经济体和贸易集团、还没有设立秘书处或委员会等制度化机构、还没有具备正式的组织架构和法律地位,但五大新兴成员国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广泛地区,被视为比西方主要工业国组成的七国集团更有代表性、更有发展性、更有将来性。而博鳌亚洲论坛举办的十年,是见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是见证亚洲加快区域一体化的十年,也是见证亚洲经济占全球比重从23%快速提升至35%的十年。中国主办的博鳌论坛,当然会讨论中国话题,但更关注亚洲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对世界发出了亚洲的主张和声音。如今,设立十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已经与瑞士达沃斯论坛和美国《财富》全球论坛并肩,成为世界三大非官方论坛机构,凸显了中国的实力和自信。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巨大市场的崛起。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五国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其领土面积占世界近30%,人口占世界42%,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18%,贸易额占世界15%;另外,中、俄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中、印分别是世界第一与第二人口大国,俄、巴、南皆为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这些不可忽视的客观实力和有力因素,将推动金砖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第二个十年出现跨越式成长。由于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势在必行,“B5”的定例化、常规化、组织化,会有利于这种转化早日实现。这其中,中国将会发挥中心的牵引作用。
金砖国家峰会的成形,让人首次看到了 “没有美国的新世界强权正在崛起”。虽然金砖国家之间还有很多分歧,但相比于欧盟这样在历史、文化、地域、习俗方面比较接近的区域集团而言,金砖国家的全球代表性不言而喻。而且,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全球性组织正在形成共识,第一步就从建立基础更加广泛而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开始。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减少对美元依赖,渴望削弱美国的影响力,他们的自主发展共识是如此强烈而压抑了其他的众多不同。
由此,金砖峰会的划时代意义表现为在去欧美化的同时展现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企图和努力。迄今为止,美欧垄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职位长达65年。自成立以来,世行行长一直由最大出资国美国派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0名总裁均为欧洲人。现在,群体性崛起的金砖国家想要打破这一垄断,五大新兴经济体谋求结束过去创造历史,世界的多极化将在他们的推动下加速。
金砖国家领导人的第三次会晤,让中国三亚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在主办方的引领和协调下,金砖国家顺利通过了成果文件《三亚宣言》。这份涵盖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核能安全利用、国际合作等32项内容的宣言“内容丰富且雄心勃勃”。事实已经表明,全球化问题,如果缺少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配合,几乎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显然,金砖国家的人口占全球将近一半,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他们要求扩大话语权已被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配合着金砖国家峰会,第十届博鳌论坛在举办规模、参加人数、代表层次的广泛性方面也打破过去纪录,彰显了中国的号召力和自信心。中国把博鳌论坛和金砖峰会放在一起考量,凸显了中国近年外交政策的走向和成果。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在博鳌论坛致词时提倡区域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他同时提到,“我们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观念,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国际预期,中国继续按此推展外交工作,只要假以时日,势必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中文导报 第852期 2011.4.21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11
中日关系向复交40周年平稳过渡
中国入世十年历风雨现彩虹
今天,你微博了没有?
奥姆审判之外的社会责任何以终结
东亚峰会真正成为全球舞台
日本投身TPP谈判搅动亚洲格局
欧洲模式能否跨过主权债务这道坎?
魏巍死刑并未终结福冈惨案
培养自我觉悟 应对增税挑战
世间已无史蒂夫·乔布斯
天宫一号勇为人类航天事业接棒
华文传媒面临全媒体和大联合时代
SMAP唱响中日邻里情亚洲一家亲
震后半年祭:灾后复兴前路漫漫
911十年祭:世界依然伤不起
政坛野百合野田佳彦迎来春天
日元汇率创新高难成全球避风港
日本防卫白皮书表露危险信号
动车脱轨之于中国的隐喻意义
关帝镇座150年成华人精神护身符
日本足球让中国羡慕嫉妒恨吗?
航天事业应是全人类共同的承担
京沪高铁时代展示中国速度
超级计算机:旭日重新升起
中国面对南海风云需要展示肌肉
日本震后百日 纠结挣扎依旧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中田庆雄和属于他的时代
温家宝访日雪中送炭传递信心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拉登之死:庆父既亡 鲁难何已?
旅日华人成为人道援助生力军
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凸显中国自信
让社会信心成为灾后复兴牵引力
爱心无国界 救援有世界
灾后复兴从克服风评被害开始
不屈的日本将从灾难中崛起
跨越一切分歧 互助救灾当头
让“幸福”成为中国人的终极关怀
最大撤侨行动考验中国的决心和能力
日本政局风云急国家危机深
中日携手是孙中山百年未竟之梦
春节消费成中日良性回复起爆剂
春节的力量凝聚民族感染世界
日本面对中国跃进需改变心态
领事馆置地受阻成社会心理风向标
盼中日关系实质改善低开高走
在日华人发展空间与时俱广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