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09
字体∶
大
中
小
从Chaiwan概念看两岸统合前景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9-06-29 21:44:11 阅读人次:1467 回复数:0)
当世人还在将信将疑地解读、确认、消化美国哈佛大学尼尔•弗格森教授创造Chimerica一词来描述中美经济一体化的时候,喜欢并擅于照葫芦画瓢的韩国媒体已迅速草创了一个新概念Chaiwan,用来指称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携手后产生的巨大合力。这一概念也表达了韩国、日本乃至整个东亚经济圈面对Chaiwan合力而感受到的巨大压力。
在2008年经历了国民党胜选、马英九执政后,过去几年里国共会谈所达成的原则和愿景,正通过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两会会谈方式得到迅速落实。大三通的实现,为两岸经贸合作交流打开了大通道。目前,两岸贸易总额已接近1300亿美元,即使在民进党执政的八年间,贸易总量也是不畏政治压力而逆势上扬,节节升高,那么在两岸政治关系和交流环境达到60年来最好阶段的今天,两岸经贸合作更拥有了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充分条件。
政治环境大幅缓和的同时,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国际市场收缩和经营环境恶化,也在客观上推动两岸必须走合作双赢之路。尤其是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要摆脱全球经济危机的旋涡,只有登陆上岸,更多地往大陆市场找生路。
正是这种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两岸经贸交流出现异军突起新局面,使得Chaiwan作为两岸经济合作,乃至整个中华经济圈的实力概念应运而生。催生Chaiwan的政策措施包括:
一、2009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全面展开,估计全年可望突破50万人次;二、大陆商务部组织派遣大型企业赴台采购方兴未艾,来自大陆的政策新订单让台湾企业如逢甘霖。作为大陆采购首发团的“两岸经贸促进考察团”5月底抵台,未来几个月里,将有七_九个采购团赴台考察订货;三、在以大型液晶平板为代表的高新产业方面,大陆为台湾提供了明显的政策倾斜,两岸携手创造液晶电视生产和销售新奇迹,更使在这个领域称雄世界的日、韩巨头垂涎不已、叫苦不迭;四、过去30年里,台湾向大陆单向投资近500亿美元,台资在大陆开办企业超过63500家。随着两岸经贸交流深入和政策放缓,陆资进入台湾已是充满现实性的话题,台湾将在多种领域向大陆资金开放;五、大陆省市与台湾展开地区间交流新模式也是如火如荼,如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5月访台,首届“重庆•台湾周”顺利举办等。
Chaiwan指称的两岸经贸合作新态势正在形成,并释入出巨大的能量。回想此前,大陆曾分别与香港和澳门建立了最紧密经贸关系的按排(CEPA),为提升港澳经济提供了巨大助益。一年来,两岸两会善意互动,积累互信,达成了九项协议,不仅改变了两岸关系发展,也改善着人民的思考、生活、家庭,甚至企业的经营型态。两岸经贸全面合作刚启头,已显现巨大合力,而两岸共同市场开启谈判,或许会以另一种方式达成两岸间独特的CEPA关系,这将推动Chaiwan的大整合、大跃进。
两岸当局已同意在今年下半年展开会谈。无论是台湾提出 “经济重于政治”,还是大陆倡导 “经济优先,循序全面发展;互信为重,逐步破解难题”,都指向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让Chaiwan不仅成为经济合作的成果,更成为政治统合的起点。台湾领导人之一的萧万长,多年来研究并提倡两岸共同市场。他认为包括两岸四地的大中华经济圈正在成型,两岸共同市场也需相应发展,以便两岸的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两岸共同市场是两岸四地增加在亚太地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台湾和平、区域安全的保障,长远看来,更是两岸政治和社会制度统合的起点。
显然,Chaiwan概念被应时提出,除了可以描述两岸经济合作实力以外,更十分形象地展示了一种历史大趋势,那就是两岸未来走向统合势在必然。
中文导报764期 2009。6。25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9
全球减排为何知易行难
关注年末中国外交三人行
削减留学生事业预算应该缓行
中国式减排探索发展新路
林同春留下战后世代精神遗产
奥巴马东亚行与中美日未来
从中日并购再论日本价值
华商向上提升汇聚成长动力
打造华人高尚社交新平台
为世界提供日本式向往
诺贝尔奖离中国人又近一步
让北京时间和中国步伐成为世界尺度
新中国60年的复兴与承担
重新认识日本的价值
期待民主党治国理想改变日本
日本大选:历史转换的瞬间
救灾政治学笼罩台湾风灾
华人在选举中提升参政意识
华人将大幅受益于民生选举
中日沟通就在一问一答之间
日本选民面对烂与更烂的选择
中国人在日重要性与日俱增
面对生活压力警惕悲剧爆发
中国因素为日企脱困输入信心
从Chaiwan概念看两岸统合前景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进退维谷
中日刑事共助开启新声
让援助灾区成为可持续行动
卢武铉之死与陈水扁的生
从环保点数感受绿色经济
川震周年祭:历史没有翻过去
活力中国:从阅兵式到汽车展
东京申奥的开放性时代意义
绚烂樱花盛开又一年
日本草木皆兵背后的深意
期待中国在G20峰会有所作为
危机之下何以保民解忧纾困
日本二次开国寄望中国
中国成世界经济大国新契机
80后中国留学生开始发威
为外国人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
主流关注华人的时代来临了
在危机中活出自己最美
从给付金看外国人的权利与义务
挑战海外华文教育的极限
春节:重拾记忆感受现实
新年筑地市场风波启示
2009点燃心中的长明灯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