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周话题
>> 2009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进退维谷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9-06-29 21:42:51 阅读人次:1492 回复数:0)
联合国安理会6月12日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强烈谴责。在提出一系列原则性呼吁和要求之后,决议更对朝鲜进出口武器、检查朝鲜船只,防止外部资金流入用于研发导弹和核武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在相关问题上予以合作。
中国作为朝鲜的盟友,作为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主席国,本次对联合国制裁决议投下赞成票——在明确表达谴责之意外,也透露出无法抑制朝鲜这个小兄弟擅自行动的无奈。其实,朝鲜在核武问题上一意孤行,屡屡通过谈判赢得开发所需要的时间和环境,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在客观上已造成了核保有国家既成事实。同时,朝鲜更欲效仿印度的策略,既成为核武国家,又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这一切都与中国的地缘政治愿望相悖,也与中国对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战略的框架设计不符,令中国深感忧虑。
在东亚,尤其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上,自朝鲜战争结束后,一直存在着中俄朝与美日韩两大阵营的对垒 。正是这种对垒,在客观上形成了地区性的安全战略平衡,从冷战时代一直延续到后冷战时代。但是,朝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加速核开发进程,无形中打破了区域平衡。由此引发出各国展开新的战略动向,以及各种动向背后隐含的不测和危险,都是中国不愿看到的。因为朝鲜一意孤行的核开发成为理由和借口 ,地区的安全动向正在无情地发生变化。中国必须在大义名分和战略利益之间做出选择,给出对应,这才有了煞费苦心设计的六方会谈框架。但是朝鲜在今年退出六方会谈、重启核试验、试射火箭、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已使六方会谈框架形同虚设,劳而无功。中国希望六方会谈能促成朝鲜半岛无核化,并进而成为东北亚区域安全的多边框架,但这种愿望、设计、尝试,正随着朝鲜强行核试验而化为泡影。
一直以来,在中俄朝与美日韩的阵营对垒中,中国牵制朝鲜与美国管住日韩是一种无言的国际共识,也是东北亚达成战略平衡的精髓。多年来,美国通过军事同盟的方式,以提供核保护伞为借口,压制住有能力开发核武的日、韩两国不越雷池一步,而中国无论是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都没能控制住朝鲜,反而让它在事实上成为核武国家,这无论如何都可视为中国对朝外交的失败。朝鲜的核开发,已经刺激起日韩旺盛的军备扩张欲望,这对中国来讲意味着将面临多重危险。
日本早在1998年朝鲜试射大浦洞导弹时,即以抵御来自朝鲜的危胁为由,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战区防御计划(TMD)。本次朝鲜发射火箭飞越日本国土上空,并继而进行地下核试验,促使日本国内的核武装备论再次浮现。前财务相、著名鹰派政治人物中川昭一说:“从纯军事角度讲,只有核武器才能对抗核武器。”他认为朝鲜威胁在侧,日本应该就核武装备展开讨论。鉴于拥有世界领先核技术的日本已是“核门槛”内的国家,朝鲜的核武化可能扮演刺激日本走上核对抗的关键角色。朝鲜李明博政权,最近迅速加入了美国的战区防御计划,并在“对付北方威胁”的借口下,从美国获得了购买激光制导炸弹的许可,将引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增加布署F-15K战斗机和预警雷达,SM-6导弹等武器。朝鲜退出了韩战停战协定,并警告韩国在军事上不要轻举妄动;韩国则声称一旦爆发战争,将从海陆空三方彻底摧毁朝鲜核设施。
事态的发展正在超出中国可以控制的范围,而日韩的军备扩张,更在朝鲜之外,增加着对中国的威胁。朝鲜拥有核武,中国本身已在受攻击范围内。更进一步,周边邻国如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等均拥有核武,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深陷核武包围的国家。这种不利局面,对中国而言,有如芒刺在背,无复安宁。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进退维谷已成是事实——既不能强力打压、有效掌控,又不能继续绥靖、放纵容忍;既不能以一对一,让朝鲜言听计从,又不能以众服人,借六方会谈约束朝鲜。这种局面对于正崛起为地区强国和世界大国的中国来说,非常棘手。中国本次无奈赞同联合国裁决议,某种意义上显示中方承认双边会晤和六方会谈已经失效,朝核问题不得不退回到联合国的框架内寻求解决之策。
中文导报763期 2009。6。18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9
全球减排为何知易行难
关注年末中国外交三人行
削减留学生事业预算应该缓行
中国式减排探索发展新路
林同春留下战后世代精神遗产
奥巴马东亚行与中美日未来
从中日并购再论日本价值
华商向上提升汇聚成长动力
打造华人高尚社交新平台
为世界提供日本式向往
诺贝尔奖离中国人又近一步
让北京时间和中国步伐成为世界尺度
新中国60年的复兴与承担
重新认识日本的价值
期待民主党治国理想改变日本
日本大选:历史转换的瞬间
救灾政治学笼罩台湾风灾
华人在选举中提升参政意识
华人将大幅受益于民生选举
中日沟通就在一问一答之间
日本选民面对烂与更烂的选择
中国人在日重要性与日俱增
面对生活压力警惕悲剧爆发
中国因素为日企脱困输入信心
从Chaiwan概念看两岸统合前景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进退维谷
中日刑事共助开启新声
让援助灾区成为可持续行动
卢武铉之死与陈水扁的生
从环保点数感受绿色经济
川震周年祭:历史没有翻过去
活力中国:从阅兵式到汽车展
东京申奥的开放性时代意义
绚烂樱花盛开又一年
日本草木皆兵背后的深意
期待中国在G20峰会有所作为
危机之下何以保民解忧纾困
日本二次开国寄望中国
中国成世界经济大国新契机
80后中国留学生开始发威
为外国人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
主流关注华人的时代来临了
在危机中活出自己最美
从给付金看外国人的权利与义务
挑战海外华文教育的极限
春节:重拾记忆感受现实
新年筑地市场风波启示
2009点燃心中的长明灯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