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集林
>> 2009
字体∶
大
中
小
马景泉:推心置腹地做人治印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9-06-01 19:29:50 阅读人次:1754 回复数:0)
推心置腹地做人治印
——记马景泉来日20周年篆刻展
旅日华人篆刻家马景泉,一把刻刀走天下,旅居日本20年,于方寸之间刻出了一个大世界。“马景泉来日20周年篆刻展”将于6月13-19日在江户川文化中心举办,这是马景泉在日举办的第一个篆刻个展,也是他在日推心置腹做人治印20年的集大成展览。
马景泉1959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克山,1978年参军当兵,1981年提干后在军队机关当参谋,业余有时间学习书法篆刻,并接触到辽宁锦州的几位著名篆刻家。1988年,马景泉在上海正式拜韩天衡先生为师,成为韩门入室弟子。1990年3月,马景泉因岳父是归国孤儿的关系,携全家来日定居,开始了刀笔走东瀛的全新旅程。
说起举办20年篆刻展,马景泉表示源于日展参与、日本著名书道家稻垣松圃的建议。半年前,马景泉把历年来的篆刻作品裱成60个挂轴,稻垣先生看到后,建议他可以办一个纪念个展。马景泉与稻垣交往20年,尊其为“艺术上的父亲”。回忆刚到日本半年时,马景泉在上野公园摆摊刻印,稻垣松圃当时正在日展当班值勤。休息时间,稻垣看到马景泉刻印,遂让他刻“田面草堂”、“稻垣松圃”之印。马景泉当场刀走龙蛇,即刻成品,这让稻垣大吃一惊,因为日本人很少公开制印。稻垣与马景泉一见如故,成为艺术上的知音。稻垣是日本中部书道协会顾问,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为名誉会长,马景泉由此打开了通往日本主流书道篆刻界的大门。
马景泉刻石治印颇为勤奋,20年来刻印达四、五万方,最多时一年刻印一万方。马景泉刻印,上起喜好书道篆刻的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村山富市、文化功劳赏受奖者成濑映山、书道大家今井凌雪、稻垣松圃等,下至众多喜爱中国文化的日本文化人、书道篆刻学习者等,对象十分广泛。马景泉与他们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提供一丝不苟的服务,其刻印的艺术水准和成就在日本的专业书道篆刻界有口皆碑。
马景泉师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韩天衡先生。韩天衡为当代书画印艺术大师,尤以印学独步天下,更兼桃李众多,在中国艺术界被称为“韩流滚滚”。中国书法篆刻界的“韩流”也波及日本,象黄教齐、邹涛、马景泉、刘洪友、晋鸥等旅日书法篆刻家都是韩门弟子,在日本形成了不小影响。这其中,马景泉刻印更是独树一帜,以“速度、深度、厚度”见长。
马景泉解释说:所谓“速度”,指走刀速度快,见功力;所谓“深度”,指无论是印面还是边款,都有艺术之根,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传统出处;所谓“厚度”,指线条有厚度,篆刻与书法都是线条的艺术,线条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一刀下去,立见分晓。马景泉说,一方印刻出来,要讲得出道理,无论是章法、刀法、韵味、质感,都要有艺术的源头、匠心的运用,功力的积累,这样的一方印让专业人士看才经得起挑剔。马景泉笑称,艺术就象一张窗户纸,总有里外之分,有人玩了几十年刻刀,就是捅不破这层纸,进不了堂奥。印章虽小,方寸之地,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印章与书法一样,如果没有线条,刻得再漂亮,也是没有根底的,得不到高度的艺术评价。
本着这样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马景泉在日刻印、研究20年如一日,终成大观。本次20年展的展出作品包括:画轴100个,二、三十米长的手卷17个,全部展示的印章超过1300方,包括印面、拓面、边款等,其规模之大、艺术之精,让人叹为观止。马景泉非常得意的代表作品有:般若心经碑刻三套(大、中、小);鸟虫篆“海部俊树”巨印,这也被韩天衡先生称为韩门之中鸟虫篆的代表作。为了举办这次展览,马景泉专门请韩先生挑出几十方印章,将放大成一米见方的巨大印面,以展示什么是经得起观摩的章法、经得起挑剔的刀功。
马景泉旅日治印20年,他说到体会时表示:艺术是不能唬人的,咱没有特别才能,就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搞艺术,就凭这一把刀,在日本落地扎根,在艺术上登堂入室。马景泉对本次篆刻展的定位是:1、为专业而专业,让人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篆刻;2、为20年治印生涯做一个回顾总结,特别展出更多近年新作,显示今天的腕力、刀功、艺术眼光,与10年、20年前相比,不可同年而语。
海部俊树题辞“观泉听韵”、韩天衡题辞“如闻篆香”、成濑映山题辞“刀笔双畅,印留东瀛”、王伯敏题辞“游艺方寸,以小见大”等等,这些都是对马景泉篆刻艺术和20年纪念展的忠实评价。
中文导报759期 2009。5。21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9
谢华显:在日推广高级粤菜30年
吉田忠则:从看不见的邻人身上吸收活力
黄教聪:执着高格调友好文化交流
耿 忠:中国电影优秀推广人
森田实:建立和平、自立、和谐的日本
关志雄:China as Number One
冯学敏:江田议长、崔天凯大使出席作品展
森田实:建立在缩小志向上的民主党政权
桂由美:婚纱大师桂由美的中国情
朱 刚:气功瞑想的真缔
任书剑:《我的抒情时代》入围PFF大奖
陈玳珩:出任新侨会第四任会长
马 骁:水墨画创作直奔意境
李钢哲:民族政策的全球化新思考
黄俊利:三维气象云图背后的中国人
刘妈妈:百岁人瑞喜获中国新护照
彭秀敏:把二胡拉到音乐的故乡
陈 敏:展开二胡人生第二春
廖雅彦:东京华侨总会第七代会长
马景泉:推心置腹地做人治印
陈 孜:活跃在灾区心理救援第一线
张 栩:80后新生代创五冠王伟业
张春华:活跃在M&A世界的华人
苏 珊:激情演绎日本女性形象
尚长荣濮存昕畅谈艺术人生
周剑生:与世界遗产相伴一生
严 浩:十年证明总商会存在理由
罗伯健:大三国志展成功的意义
顾定珍:永远的修行者
吴一骐:现代水墨画2009
姚鸣京:梦里津渡 心象山水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