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
>> 2008
字体∶
大
中
小
正是菖蒲盛开时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11-09-04 22:18:50 阅读人次:1900 回复数:0)
自江户时代一直延绵至今的菖蒲名胜堀切菖蒲园,6月又到了繁花似锦的季节。堀切菖蒲园内,有200种合计6000株菖蒲一起盛开,与东北域水元公园的80种共计14000株菖蒲遥相呼应,构成了葛饰区一年一度的“菖蒲祭”。
菖蒲,是五月之花,或归入晚春,或名列初夏,如今正是当令时节。菖蒲汉名,语出古代中国,日本原有植物称为石菖。现代菖蒲花,以紫色为多为美,只要偷得浮生半日闲,涉足堀切菖蒲园、水元公园、明治神宫御苑、小石川后乐园等东京的菖蒲名胜,便可一目了然。菖蒲花儿开,踏着季节脚步,扣准时令节奏,叫人恨不得抛却一切俗情杂务,专与花儿为伴。
堀切菖蒲园一带,在江户时代就是声名远扬的菖蒲之乡。自1801年起,当时住在江户堀切村的百姓小高伊左卫门、名花匠万年录三郎等,有意收集各种优秀的菖蒲花种,竞相栽种。江户后期,自称“菖翁”的松平左金吾沉迷于菖蒲花的美丽,收罗培植了更多菖蒲,终成江户一景,蔚为大观。为此,堀切菖蒲园一直名列“江户百景”、“绘本江户土产”、 “东都三十六景”之册,盛名不衰。
五月五,端午节,菖蒲是最重要的供物装饰。高级百货店里的“五月人形”前,紫色菖蒲花更是少不了的饰品。过去,江户幕府策定过五个正式祭日,分别为:正月七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月五日,俗称端午,也就是五月最初的午日之意。六世纪梁代《荆楚岁时记》,记载了人们在端午节把菖蒲花洒落酒杯中,共饮菖蒲酒的风俗。当然,端午节也是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的日子。五月五日端午节,以菖蒲供之;九月九日重阳节,以菊花供之,适时适令,适才适所。日本有谚语称“六日菖蒲十日菊”,意谓过了最重要的时机,再好的东西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成无用之物。
菖蒲花清雅高贵,芳香馥郁。江户时代的《花坛纲目》对菖蒲花的说明是“花薄色紫,白浅黄色均有”。在日本,菖蒲一直是秀美与高贵的象征。在源平争霸的镰仓时代,朝廷惯常赐给得胜武将菖蒲一般的美女,往往是美女并列,难以选择。后来人们就用“倒底是菖蒲还是杜若”的话语,来比喻美不胜收,无法取舍的困境。江户时代,式亭三马曾在滑稽本《浮世床》中写道:“情色与爱恋,尤似菖蒲与杜若。”这是对“菖蒲与杜若”比较说的引申,也显示了菖蒲花本身的华丽与美艳。
日本人自古喜好四季,亲近自然。从小处着眼,就是注重身边的花鸟鱼虫、山川景物;从大处来看,不免会提升为国民性之一种。明治时代,日本开国伊始,国势蒸蒸日上,国人信心倍增。日本人睁眼看到世界之后,两相比较,更有重新发现自我的喜悦。志贺重昂在 1894年发表了《日本风景论》,迄今堪为论述“日本人自然观”的名作。
《日本风景论》揭载了大规盘溪“江山洵美是吾乡”的主旨,指出“潇洒、美、跌宕 ”是日本风景冠绝世界的三大理由。志贺重昂以如花美文,运澎湃激情,动用不绝如缕的意象联排,描述了日本之“潇洒”,如“修竹三竿,诗人之家;梅花百株,高士之宅”;“一声杜宇知何处,淀江渡头新绿流”等; 描述了日本之“美”,如“绿杨如烟如画深笼名古屋城,楼阁高低,隐现其间”;“ 桃山落花,乱点红雨,铺满一地锦绣”等;描述了日本之“跌宕”,如“那须旷野,一望微茫,三五青松,苍健高耸”;“万顷太平洋面,笋岩峭起,雪浪怒击,一尾信天翁振双翼伫立岩顶”等。志贺重昂得出结论:日本风景如此潇洒,潇洒之最在秋天;日本风景如此之美,美之精华在春天。
与之相呼应,芳贺矢一在1907年发表了著名的《国民性十论》,从十个方面标举日本的国民性:1、 忠君爱国;2、 崇尚祖先,注重家名;3、现世主义,注重实际;4、热爱草木,喜爱自然;5、乐天洒落;6、淡白潇洒;7、纤丽纤巧;8、清净洁白;9、 礼节作法; 10、温和宽恕。芳贺矢一的文章,为国民性研究树立了基本框架,所谓“热爱草木、喜爱自然”说,于今已成为日本国民性最无疑义的定评。芳贺矢一指出,日本人热爱并享受现实生活,喜欢天地山川,憧憬四季自然,亲近花鸟风月。在衣食住、日常生活游戏,还有文学吟咏各方面,丰沛繁茂的四季植物发挥了深刻影响。以花喻人,起源于《日本书纪》、《古事记》中的和歌,更是日本人的强项,自然景色成为日本人感情和心灵的天然寄托。芳贺甚至提出了“国民皆诗人”的结论,令人叹为观止:所谓春有樱花、秋有红叶,更有接连不断、四季随行的花见、月见、雪见等,让诗人们忙不过来。
在国家近代化过程中,日本的文人学者们写出的印象主义自我礼赞,固然不乏国粹色彩,但毕竟也深刻读解了日本人对自然情有独衷、与花草难分难解的情怀。长谷川如是闲在 1938年发表论著《日本的性格》,专为“日本文化与自然”列出一章,指出“以单纯、质朴的态度,尊重自然与现实,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特徵。”其论述上升到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角,突出了文明比较与文明批评的立场。
从日常走过身边的季节脚步,到近代绵延百年的文化研究,都提醒着生活在扶桑列岛上的人们具有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性格。与枯躁的学理说教相比,充满生气的自然感受令人欣喜万分,也感动异常。五月之花菖蒲正是盛开时,从长剑绿叶中开出的紫色花朵如繁星满天,点缀着日本的自然之美,也摇曳出日本人与草木风景互相辉映的心灵的潇洒与跌宕。
中文导报665期 2007。6。7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2008
歪批《赤壁》
台北故宫
一休的汉诗
资本的狂骚
战争开始了?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欧洲杯惊艳
从日本看减赈灾之要
为华人社会立言
从日本看减赈灾之要
孙中山与日本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日本人的两重性
对子杂抄
渴望深呼吸
小说可以这样读
正是菖蒲盛开时
Copyright ◎ 2008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